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跟着节气去探究----清明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跟着节气去探究----清明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跟着节气去探究—清明(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调查活动、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资料、处理信息与获取知识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和作为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徐州清明节的节日习俗。?
2、过程与方法:?
(1)懂得清明节日的重要性,了解“清明节”节日纪念的形式和内涵,?
(2)让学生了解调查访问、查阅书籍、上网收集等是获得知识的好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研究活动中提高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继续探究营养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通过收集清明的材料,传承节日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课前准备?
1. 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清明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清明有关的习俗。?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1、播放配乐古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自然引出主题。?
2、师: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了,在这样的一个传统节日里,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和想法吗?(为接下来的探究酝酿感情基础。)?
3、预设?
生:我感到一股淡淡的哀伤,我想起了去世的奶奶。?
生:清明时节经常下雨,湿漉漉的。?
生:清明时节是春天最美的时候,是我们春游的好时候。?
生:清明节是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
?生:要吃青团子。?
生:今年的清明节要放假了。?
生:要去扫墓!?
学?习?活?动?一?
准备研究的问题??
1、开拓思路:??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看来大家对清明节是有点了解的,你对清明节还想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吗??
(2)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对清明节的问题。?
2、小组交流。先在组内交流,说出想法和疑问,由小组长将同学们的意见归纳整理,写在准备好的纸上,最后由小组长代表各组向大家展示交流。?
3、小组汇报。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下:???
为什么清明节要吃青团子?为什么叫“清明节”?清明节还有哪些风俗??
清明节为什么要放假?清明节在哪一天?为什么要过清明节?怎么过清明节??
……?
4、老师把学生的提出来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这一环节应注意:1.各小组如若有相同的问题,可提示后做汇报的小组长不必重复;2.板书时对重复出现的问题应加以标记,以示其关注度,为后面归纳子课题做准备。)??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规则。对学生的分工明确,每一组都确定好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从而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质量,也就是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活动具有目标性。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有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成功的愉悦感。?
学?习?活?动?二?
梳理问题??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子课题,师生共同梳理黑板上的问题,梳理的依据:?大家感兴趣的、有价值的,有能力去解决的。?
2、教师将梳理后的问题(子课题)重新整理后板书在黑板上,如:??寻清明来历?解清明传说?讲清明食物?探清明习俗?品清明诗歌?赏中外清明?
3、师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去研究。?
预设:可以问老师,问家里的大人,也可以上网查资料……?
4、组织各小组学生讨论并确定小组研究的问题。??
(1)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确定小组活动的主题。??
(2)教师要提醒学生仔细想想,围绕主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需要做哪些准备。??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子课题,着重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师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去研究,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鼓励学生走
出课堂,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有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参透“知识的获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课堂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这种观念。让
学生多关注平日司空见惯的事物,因为生活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学?习?活?动?三?
制定活动方案??
1、组织学生讨论小组活动的内容。??
2、指导学生制订活动方案,如图:??
活动方案?
我们的课题??
我们的成员?
研究的方法??
我们的研究内容??
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方法?
我们预期的成果和表达形式??
3、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并点评小组制定好的活动方案,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4、指导学生根据老师同学的建议,对活动方案进行修改。????
设计意图??
小组活动不仅灵活机动而且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倡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在节日活动中自主选择自已感兴趣、能胜任的活动,并在自主组合的小组中担任角色、承担任务,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探索体验、撰写报告等,从而引起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和人格的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