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跟着节气去探究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跟着节气去探究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跟着节气去探究》教学设计
一、活动名称:?
二十四节气?
二、活动目的:?
1.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气象与生活关系的进一步了解。?
2.通过活动了解气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如何适应不同的气候特征,以及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为我们服务。?
3.了解二十四节气丰富的文化内涵:知道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民俗等,拓宽学生知识面。?
4.在活动中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在学习中观察、分析自然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通过活动了解气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如何适应不同的气候特征,以及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为我们服务。?
三、活动内容安排
?一年级:了解二十四节气?
二年级:认识气象观测仪器?
三年级:参观气象局?
四年级:参观水文站?
五年级:参观佘山天文台?
四、具体实施?
【背景知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活动目标】?
1. 了解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知道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以及各个节气的名称?
2.能吟唱二十四节气歌、背出十二月花名?
【活动过程】?
1.认识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对天文、气侯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加工提炼,总结出来的。?
节气既是人们对天文、气象物候的科学总结,也是古代历法的创造之一。?
2. 学一学:
二十四节气类别?
二十四节气按照不同的性质,有六种类别,它们是:季节类:立春、立夏、??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从东方吹过来的风就叫东风,西方吹过来的叫西风,余此类推。量测风向的仪器就是风标,最主要的就是利用一个形状不对称的物体,重心摆在一条垂直轴上,当风吹过来的时候,对空气产生阻力最大的一端就一定会移动到下风处,因此另一端就可指出风向。?
3.雨量计?
雨量器是测量降雨量的仪器,是一组精致的集水筒,它是由「集雨斗」、「外筒」、「内筒」,加上「量雨量筒」所组成的。外筒是一个直径20公分的直圆筒,?内筒是一个直径?15?公分的直圆筒,就放在外筒里面,是收集雨水的部分。集雨斗平时是盖在外筒顶端,为的是防止筒内的所收集的雨水蒸发。?
雨量的单位是厘米,就是雨量器内的水的高度。但由于外筒之中还有一个口径更小的内筒,因此内筒所量出的水深是经过放大的,这样可以增加量测的精确度。量内筒雨量时必需把雨水另倒入量雨量筒中量测。当雨量很大时,内筒的雨水会满出来流到外筒去,这时候要先将内筒的水倒到量雨量筒测出雨量,再将外筒的水倒进量雨量筒中量测,最后把两个测量的结果相加就可以知道真正的雨量了。?
4. 通过参观、讲座和天文观测活动,普及天文科学知识。?
5. 了解天文观测的历史。?
6.知道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