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台湾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下学期]

资源简介

台湾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本课体现的课标
*历史与社会部分
七年级:我们生活的世界
目标2、观察、发现和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
内容目标为: 2-4、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
目标4、 通过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认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趋势。目标6、 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
内容目标为:4-2 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6-1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6-2 利用多种资料,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6-4 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6-5 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明确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九年级: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目标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历程与现代世界的发展中,认清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内容目标为:1-2 列举实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思想品德部分
八年级:我与他人的关系 (三)权利与义务
目标:──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内容标准为: 3.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九年级: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四)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目标:──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途径,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内容标准为:4.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4.2 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6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 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关于本课主题涉及的是有关台湾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教学内容,既纵向贯穿历史与社会七、八、九三个年级,又横向联系着思品八、九年级之间。应展示的教学基本线索是:1、台湾的概况,包含自然、人文、政治经济。2、台湾的历史沿革,包括台湾如何成为祖国的一部分,以及其坎坷历程。3、台湾分裂问题的由来,以及怎样认识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三)课标的实现
教学时依据课标,利用两门学科、三个年级所涉及到的相关及交叉的史料、图片和教学材料,展示教学内容的基本线索、重要历史阶段和基本制度、理论观点。试图将不同年级、相近科目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串联进行教学,节省教学时间。既将历史和地理知识,又将九年级两科中《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内容一并解决。亦可作为热点问题的专题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探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宏扬民族精神,真正体会到分裂是短暂的,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大潮流。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对台湾人文、自然、历史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2、通过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近代两次抗日战争中台湾抗争史的学习,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
3、理解公民的义务以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基本法定义务之一,深信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4、通过对台湾问题的系统学习,提高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史实。
教学难点:对“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
三、教学流程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
新课导入:
[示图]台湾风情图片一组
[提问]请猜猜:图片反映的是那里?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学生自由简要作答)
[转承]为了全面了解台湾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让我们走进台湾(引出课题)
一、今日台湾的概貌
[展示] 材料和台湾地理、旅游风景、物产等图一组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侧,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面积3、6万平方千米、人口二千二百多万,98%为汉族、少数是高山族等兄弟民族。
台湾岛素有“美丽岛、米仓、鱼仓、水果之乡、东南盐库、、东方糖库、蝴蝶王国、兰花王国、珊瑚王国、森林之海”等之称。总之,它风光秀丽、气候温暖湿润、物产富饶,堪称祖国的宝岛。
[设问] 你知道台湾当前的经济水平和政治情况吗?(学生自由作答后归纳)
台湾地区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和新加坡、韩国、香港一起经济腾飞,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举世瞩目。1996年人均生产总值已超万美元,达12752美元。2003年的“国民所得”每个人13752美元,2005年15676美元,新台币50.4万元,折人民币12万多。
政治上奉行资本主义制度。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一直与大陆呈分裂割据状态,曾为国民党蒋介石父子和李登辉相继执政。现为民进党执政,所谓的“总统”是陈水扁。
[转承] 为什么说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有它历史与文化渊源的。
二、台湾的历史沿革
[展示] 史料:“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古时台湾称岛夷、夷洲。三国时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加强了与其联系;隋炀帝三次派人去琉求(今台湾);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泉州同安(今厦门)。1683年清军入台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改设台湾省。
[提问] 你可知台湾曾两度沦为殖民地的历史吗?它又是怎样回归祖国的怀抱的?(学生自由作答后教师归纳整理)
[展示] 史料和图片一组(荷兰军队投降、郑成功雕像和作战、台湾军民自发抗日斗争、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台湾欢庆回归等图片)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建立殖民统治,1661-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895年,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签定《马关条约》,台湾再度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五十年之久,一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
[叙述] 中华民族历来不缺少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和捍卫祖国领土、不屈不绕的斗争精神。在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壮举中,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崇高爱国精神和光辉业绩,永远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敬仰。
台湾人民自日本侵占台湾那刻起,从未中断过反抗斗争。哪怕当时腐败的清政府签约割让,民众自发的组织义军在徐骧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日军,其誓言“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拱手而让台”可见其爱国精神。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终于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上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转承] 同学们,你们可知当前台湾分裂状态是怎样形成的?祖国完全统一大业能很快实现吗?
三、台湾问题的由来
[展示] 余光中作的《乡愁》一诗
[提问] 1、诗中反映了当前台海两岸怎样的状态?作者在诗中反映了什么情感?
(可集体朗诵这首诗后请学生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归纳:反映了当前分裂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血肉相连的民族意识。)
2、台湾的分裂和原来香港、澳门的分裂状态相同吗?
(不同。原港、澳是英、葡两国的殖民地,而台湾则是一个国家中的割据政权)
[转承] 你知道台湾问题的由来吗 ?
[展示] 史料: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诞生,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败退至台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兵干涉,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设问] 国际社会对台湾归属问题的态度如何?
[展示] 史料:
1、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发表了《开罗宣言》,内容规定:战后日本应将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2、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发表联合公报,结束两国20多年敌对状态;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叙述] 从上述两则材料可以看出,从国际法理上可充分证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
[转承] 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成功的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完全统一大业只剩下台湾了。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提问] “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和澳门得到了实践,实际证明了这方针正确吗?为什么?(学生答后归纳:因为“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港澳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故完全是正确的,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活动] 材料分析
材料(1)历史的重现
1681年,康熙帝已彻底平定了“三藩之乱”,中央集权空前巩固,全国统一已成大势所趋,人心所向。1683年派施琅将军率军打败台湾郑氏割据政权,收复台湾,统一中国。(此前,清朝政府也进行了十多次的和平谈判,最终都宣告失败。)1684年,清朝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材料(2)反动的“台独”主张
吕秀莲从1992年起就在国际上宣扬“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还异想天开地要到大陆宣传分裂主张。
李登辉于1999年7月公然向世人宣称台湾当局已将海峡两岸关系定位为“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这种谬论即是“两国论”。
陈水扁通过电视直播方式致词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与大陆,一边一国,要分清楚”,并鼓吹“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与李登辉的“两国论”如出一辙。
材料(3)中国人民和政府的对台政策
1995年1月,江泽民就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八项看法和主张: 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绝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和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主张,都应坚决反对…。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第八条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006年2月,胡锦涛谈到台湾问题时说,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决心。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允许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材料(4)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阅读上述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用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完成)
1、 结合材料1、2、谈谈清朝统一台湾时与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统一形势有何相似之处?
2、结合材料3、4、请你概括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解决台湾问题持什么明确态度?
3、结合材料4、谈谈我们学生应该怎样做?
[转承] 当我们基本搞清了台湾的历史与现实后,请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来展望台湾的未来。
四、台湾未来的展望
[活动] 请你预测台湾未来的命运(提示:中国将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为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结语] 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不可分割的领土!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