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与社会第二轮复习资料[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学历史与社会第二轮复习资料[下学期]

资源简介

中学历史与社会第二轮复习资料(考纲解读)
中学历史与社会第二轮复习资料(考纲解读)
考点一:我们在社会中成长
1、社区
考点 内 容 备注
社区 含义 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共同的区域身份、相关的利益、共同的生活空间──人类生活共同体。
功能 政治功能 社区的人在进行选举;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等;社区“再就业”工程解决下岗与失业问题;解决邻里纠纷,化解矛盾;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等。
经济功能 即满足社区成员生存需求。社区通过内部的生产、分配及交换——销售体系,提供给社区成员生存和发展必须的物质产品。人们在社区内的超市里购物,在社区的医院就医。
文化功能 人们在社区进行健身和学习,还有体育比赛、文艺活动,以及各种各样的讲座和培训等,都体现了社区的文化教育功能。
管理功能 也可称之为社区行政,主要是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组织,为了维护社区的正常秩序,满足社区居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的活动。水电修理;卫生清洁;治安保卫工作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2、大众传媒
考点 内 容 备注
大众传媒 种类 第一传媒 口语、体语 应对办法:父母及老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鉴别能力。培养良好的兴趣,健康的自我意识。
第二传媒 绘画、文字、印刷
第三传媒 电话、电视、广播、电影、网络、唱片
基本功能 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
监督功能
娱乐功能
对青少年的影响 积极影响 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文化生活
消极影响 影响休息和身体健康、特别是电视和网络,长时间接触,影响视力,使他们感到孤独、颓废、困惑;虚假的不良的广告信息、暴力、色情等内容都会对青少年造成不利影响。
全真检测:
一、填空:
1、社区的含义:有一定数量的 ,居民具有相对 、共同的 、相关的利益、共同的 ──人类生活共同体。
2、社区具有 、 、 、 ;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等;社区“再就业”工程解决下岗与失业问题;解决邻里纠纷,化解矛盾,这是 功能;人们在社区内的超市里购物,在社区的医院就医,这是发挥社区的 功能;人们在社区进行健身和学习,还有体育比赛、文艺活动,以及各种各样的讲座和培训等,体现了社区的 功能;水电修理;卫生清洁;治安保卫工作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这是社区的 功能。
3、大众传媒包括 ,
大众传媒具有 、 、 、 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连接社会的重要纽带。
4、 的出现不仅使信息传递更快、内容更丰富,而且使每个网民参与到信息传递过程中去。
5、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二、材料分析:
材料一:中国互助网是为了帮助那些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而创办的网站,创办者是一个14岁的土家族女孩,叫马思健,她在一次阅读杂志时,看到失学的儿童的报道,心里受到了震动,产生了想帮助他们的愿望,在父亲的鼓励下,经过多个不眠之夜,2000年4月1日,马思健终于成功的推出了“中国互助网”,目前,此网站专门免费刊登那些需要资助的青少年的信息,已发布了大量的求助信息,马思健同学希望通过这种实际行动来帮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健康、快乐的生活。
材料二:据调查,在我国现有的网民中,大、中、小学生约占70% ,其中未成年人约有20%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曾光顾色情网站的占46% ,热衷于聊天的占76% ,选择玩游戏的占55,只有不到20的学生上网是为了搜索信息,2002年10月11日,国务院颁布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网吧不行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场所。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的马思健为什么要创办“中国互助网”?
马思健的事迹对你有何启示?
有人说网络是一柄双刃剑,请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网络的看法?
说一说为什么要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粤考王第33面中考)
考点二:我们身边的经济、政治及文化
1、依法治国
考点 内 容 备注
依法治国 含义 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宪法、法律治理国家。民主制度中是最大的权威是:法律。依法(包括宪法、法律)治国,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宪法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依据我国宪法: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法法治国的要求 有法可依 它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必依 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 执行法律时必须严格、严肃、认真准确、不枉不纵。
违法必究 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它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它是民主的保障,法律是办事的准绳。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离开人民的参与、支持和监督,要实现依法治国是不可能的。
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公民的基本权利
考点 内 容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含义 依据我国宪法: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公民的特征 依法享有的任何一项权利,同时也必须承担法律要求的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年满18周岁,除被剥夺政治权利外,都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的自由;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不受侵犯权;通信自由权;批评和建议权;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权;劳动和休息权;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权;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法律的基本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所有的公民都平等的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都不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都不得强迫其他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对特殊群体,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是法律对公民平等权利的维护,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反映了现代法治社对维护公民平等权利和人格尊严的关注。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和方式 向人大代表反映、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向有关公职人员当面反映、通过新闻媒体反映、依法维权。
全真检测
一、填空。
1、依法治国即在党的领导下,依据 、 治理国家。
2、民主制度中是最大的权威是: 。 ,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3、 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民主的保障, ]
是办事的准绳。
4、依据我国宪法:凡具有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5、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要 、 , , ,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6、 是依法治国的主体,离开 的参与、支持和监督,要实现依法治国是不可能的。
7、现代社会的公民最重要的特征 。
8、 作为国家的主人,有积极参与政治文明建设的责任。
9、公民在 ,这是我国法律的基本制度,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10、公民年满 周岁,除被剥夺政治权利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
12、我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和方式: 、 、
13、 ,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是法律对公民平等权利的维护,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反映了现代法治社对维护公民平等权利和人格尊严的关注。
二、材料题:
材料一:《深圳市特困居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暂行办法》规定,患重病的特困市民将得到当年发生的医疗费实际个人承担部分70%的救助,救助原则上全年每人累计不超过4万元。
材料二:深圳市关爱协会是一个以弘扬人文科学精神,关爱社会困难群体为宗旨的,由各界人士自愿组成的公益性非盈利性法人团体。
材料三:《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封来信,信中说:“我叫王永春,是一名高三的学生,但我曾患小麻痹,至今拖一条残腿,小学时为了不给父母增加负担,不让他们送饭,一天只吃两顿,忍受着饥饿,为了少上厕所,就很少喝水,嘴唇经常开裂,但我也有梦想,我想考到医科大学,为更多的人减少痛苦,可是,在这即将高考的日子,我常半夜惊醒,梦见自己被大学拒绝。”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的法律文件保障了特困居民的什么权利?
2、如果你加入到材料二中提到的团体中,你会做哪些事情来弘扬此团体的宗旨?至少两条。
3、材料三中王永春同学的遭遇说明了什么?如果担心的事情最终发生了,他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三、总复习第25页选择题,第117页选择题。
3、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考点 内容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传统美德的内容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革命时期的民族精神与新时期的民族精神 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长征精神 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坚定的革命理想、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救国救民,不怕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与群众生死相依,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延安精精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于登攀,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体现
抗洪精神 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坚忍不拔、顽强拼搏;自尊自励、贵公重义;是一切高贵美好品格的交汇战火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民族精神的核心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中华美德,既要保持中华文明的特色,又要借鉴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弘扬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要在实践中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容。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考点 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监督权、最高决定权、选举权(国家主席、总理等重要政府人员),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高权力。
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依据宪法和法律,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民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各级政府、各级政府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建立和完善各项民主决策机制 在我国,一般把国家机关的总和称为政府。如:国务院、教育部、街道办事处等。建立和完善各项民主决策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如: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全真检测
一、填空: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 、 、 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
2、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 、 、 、 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 。
4、 ,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最高 、 、最高 、选举权(国家主席、总理等重要政府人员),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高权力。
5、人民依据宪法和法律,选举代表,组成 ,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民监督 、 对人民负责; 监督各级政府、各级政府对 负责。 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6、在我国,一般把国家机关的总和称为 。如:国务院、教育部、街道办事处等。
7、建立和完善各项民主决策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如: 制度、 制度、 制度。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从1840年起,至新中国诞生的100年间,中华民族深受列强的欺凌,战祸不断,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材料二: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从未中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尽磨难而信念愈坚,斗志更强,就在于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世代传承的传统美德与永不泯灭的民族精神。
材料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文明的实践者和传播者、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杰出典范——丛飞,先后捐出了三百多万元的演出收入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而自己家人却长期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还为了给那些失学儿童交学费在而欠下了17万元的外债,面对死神的威胁,丛飞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面对社会和家人,病情进入危重期后,他留下遗嘱:要求身后将眼角膜捐献给深圳眼库救助失明者。
材料四: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回答下列问题:
列举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战争的名称。(至少三个)
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哪些?你知道我国在长期的革命历程和建设中,丰富和发展了哪些民族精神?
3、请你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谈谈我们应该学习丛飞的哪些优秀品质?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