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下学期]

资源简介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
28.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历史转折 b(P23)
1、知识要点:
(1)了解召开的背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2)时间、内容、意义(伟大转折)、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改革开放)
2、联系内容:
本框内容复习时要和国情教育“运用实例说明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的考点及近代中国的三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相联系,能让学生说出家乡或自己家里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感受以及归纳发生变化的原因;联系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及主要的理论。
3、联系时事举例
(1)2005年10月11日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深化改革的重点做出了部署。
(2)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略低于上年的10.1%增速,我国经济已连续三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我省生产总值13365亿元,人均GDP超过3400美元。
例题:
某校课题研究小组的学生对某村78户农民进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6年以来生活变化情况的调查,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5份,经整理如下:经济收入元/人年住房面积平方米/人电 脑台/10户摩托车辆/10户电 话台/10户汽 车辆/10户电视机台/10户1978年18015000001989年5601701001.22005年7600551.57.08.20,514.5请回答:①此次调查主要采用了什么调查方法?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调查方式? ②请你为他们设计几个调查问题。(至少两个) ③从表中可以看出十六年来这个村的变化很大,你认为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④课题调查小组的学生调查后准备在学校组织一次宣传活动,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确定一个主题,并谈谈这次活动的意义。 ⑤请你也来谈谈自己的家乡或家庭变化情况吧 29、理解“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 B (P26)
1、知识要点:
①“一国两制”含义②“一国两制”的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及原来占有它们的国家)③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及香港、澳门的割让和回归祖国说明的问题。理解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性质:④“一国两制”的意义(参考政治第六册P89)⑤台湾问题:了解两岸日益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存在统一的阻力。明确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拓展内容:①新形势下解决台湾问题方针政策②中国对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和方针。③和平统一台湾的阻力④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的原因⑤陈水扁当局搞搞台独实质及危害对台独行为的看法:⑥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⑦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能做什么等等
2、联系内容:
①近代台湾的有关史实:②香港问题的由来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利机关④与政治考点“塑造良好道德”及“我们的理想和责任”相联系,特别注意爱国主义
联系时事举例:
(1)维护统一的积极活动:台商包机、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访问大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学生要了解它的作用)、连战破冰之旅、宋楚瑜搭桥之行、台湾热带水果销往大陆、赠台大熊猫等。
(2)陈水扁当局搞搞台独的活动如:陈水扁强行宣布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
(3)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例题:
材料一: “大熊猫”现在成了海峡两岸最炙手可热的三个字。1月6日,经过层层遴选,赠台大熊猫锁定了19号,16号一对“金童玉女”。同时,为两只可爱的熊猫宝宝取乳名的活动也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赠台大熊猫的乳名经投票选定为“团团、圆圆”。
材料二:面对大陆的善意和台湾民众的渴望,陈水扁当局却恶意攻击赠台湾大熊猫是“统战”,1月7日,陈水扁通过手下“放话”,称熊猫带有政治目的,要民众对大陆“死心”﹗然而岛内媒体最新民调显示,有超过七成七的民众赞成大熊猫来台。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赠台大熊猫的乳名最终确定为“团团、圆圆” 表达的共同愿望____________与我国对台湾的基本方针 是相一致的。
(2)为什么台湾当局对是否接受"团团圆圆"态度不明朗甚至称熊猫带有政治目的,要民众对大陆“死心”呢?
(3)岛内媒体最新民调有超过七成七的民众赞成大熊猫来台说明了什么?
(4)为了实现“团团、圆圆”的愿望,我们的行动有(提示:从国家、公民两个角度分析说明)
(5)现在网上有场“我与大熊猫”两岸中学生征文比赛,你来来试试吧!以“我与大熊猫”为题写一篇短文。短文内容要求表达两岸同胞对大熊猫赴台的殷切盼望,交流两岸青少年血浓于水的真情,字数在30字至100字之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a(P29)
1、知识要点:
(1)、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外交活动取得的主要成就:(P29)2、联系内容:、
(1)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2)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创始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及对联合国的贡献
(3)中美关系演变的原因及今后的走向(核心问题台湾问题)
(4)联系近百年的屈辱外交(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及得出的认识与启示
(5)用表格的形式比较中国人民不同的探索(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
(6)我国的外交政策与和平、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之间联系,如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反恐、中美关系等问题上体现出的外交政策
联系时高事举例:
(1)11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乘专机离开北京,开始对英国、德国、西班牙、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于11月18日~19日出席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8日至19日在韩国釜山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发表了题为《深化亚太合作 共创和谐未来》的重要讲话。会议的主题是“走向一个大家庭:面对挑战,追求变革”。通过了《釜山宣言》
(2)11月9日~11日,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在北京举行。各方在《主席声明》中商定尽快举行第二阶段会议。各方重申,将根据“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原则全面履行共同声明,早日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维护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持久和平与稳定
(3)11月19日至21日,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布什对中国进行访问。这是布什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第三次来华,也是他连任后首次访华
(4)12月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乘专机离开北京,赴法国、斯洛伐克捷克、葡萄牙、马来西亚五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了12日在吉隆坡举行的第九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第九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首届东亚峰会等会议。
例题:
材料一:中国致力于为国际社会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如 2005年备受关注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通过中国政府的努力终于在9月19日闭幕时通过了共同声明,使危机的最终解决走出关键的一步。
材料二:中国不断发展与世界各国良好的外交关系,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如与东盟从1967年的敌对状态到1991年开始发展关系再到今天成为全面合作伙伴,政治互信逐渐提高,东盟国家几乎全部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现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已经有40多个,总的建交国达到了166个。
材料三:2005年,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进一步加强。中国领导人走访了亚、非、拉40多个国家,并与部分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12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访问了重要的周边国家马来西亚之后,于其首都吉隆坡出席了被舆论盛赞为迈向东亚共同体“关键一步”的首届东亚首脑会议。
(1)三则材料分别体现出2005年我国的外交是什么外交?由此看出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材料一中我国倡导建立一个“和谐世界”与我国当前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有什么联系?
(3)回顾2005年丰硕的外交成果,让我们展望2006年的外交,你认为2006年我国外交工作可以在哪些方面展开?
专题十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考点要求
考点 考试要求 考试单元 考试条目
28、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历史转折 b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的年代
29、了解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a
30、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b 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
二、考点精析
考点28、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文革”后由于受“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以邓小平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时间 1978年12月
主要内容 1、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和我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决定废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3、确立了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
意义(伟大转折) 我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巨大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在我国迅速展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考点29 了解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原因 原有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和分配体制极大地挫伤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怎样地大物博也不可能应有尽有,只有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才能互通有无,促进发展
改革的简况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以安徽、四川为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城市: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开放的简况 1979年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地区开始。7月中央给福建、广东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以特殊政策和优惠政策。在广东的深圳、汕头、珠海和福建厦门建立经济特区,把它们作为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窗口,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开放格局:沿海地区——内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 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方位开放格局已形成
改革开放的实质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变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的体制。开放是改革和建设比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我们应当吸取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90年代末人民生活由温饱初步达到小康水平;顺利收回香港和澳门;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申奥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被称为“中国年”。
专题探究:感动不平凡的变化
感动不平凡的变化
深圳、浦东的变化 深圳速度快,而浦东变化大共同点:都位于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国家对这两个地区都给予了优惠的经济政策;两地都是从相对落后的地区一跃成为南部和东部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发展速度快、变化大。
生活用品的变化 计划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时代布票、粮票等————可口可乐、麦当劳、手机等
休闲方式的变化 以前————————如今听收音机为主——————逛商场、超市、旅游等
变化的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了改革开放,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的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考点30 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及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时间 外交事件 影响或成就
1953年 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与苏联等26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孤立新中国的图谋
1971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 新中国得到国际上的认可
1972年 美国总统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
2001年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001年 中、俄、哈、吉、塔和乌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新世纪以来在我国召开的重要国际会议 每年一度的博鳌亚洲会议2003年世界财富会议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先后举行的五轮朝核六方会谈 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表现,使逐个的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选择题:
1、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是————————————( )
文化大革命结束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改革开放
2、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
艰苦奋斗 爱国主义 独立自主 改革开放
3、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
党的整风运动 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邓小平重返领导岗位
4、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捷径是——————————( )
购买国外先进技术 发扬民主 对外开放 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的战略决策。————————( )
农村农业 改革开放 经济建设 城市建设
6、下列各项中属于“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的伟大创造是——( )
人民公社 走集体道路 乡镇企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改革开放以来,百姓生活十大变化(1)鼓起来的“钱袋子”(2)多起来的私人轿车(3)低下来的恩格尔系数(4)倩起来的衣着服饰(5)精起来的饮食(6)高起来的文化程度(7)长起来的人均寿命(8)热起来的假日旅游(9)大起来的住房(10)快起来的通信方式;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直观感受是——————————( )
社会文明之风随处可见 高消费以成为居民生活时尚 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人民生活水平正在提高
8、2005年10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认为过去的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你认为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 )
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了改革开放的立国之本(3)始终坚持把政治文明建设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4)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3)(4) (1)(4) (1)(2)(3) (2)(4)
9、我国经济特区在广东的有(1)深圳(2)珠海(3)厦门(4)汕头————( )
(1)(2)(3) (2)(3)(4) (1)(2)(4) (1)(3)(4)
新时期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物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据此回答10-15题:
10、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 中国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在全球争霸中美国的战略需要
11、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是——————————( )
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与苏联等26国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正式建交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2、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这表明:(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2)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3)中国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4)中国开始在联合国发挥领导作用————————————( )
(1)(2) (2)(3) (1)(4) (3)(4)
13、标志着20世纪70年代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重大事件有————————( )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美国总统访华,中美关系以开始正常化(3)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4)亚太经合组织在上海成功举行
(3)(4) (2)(3) (1)(2) (1)(3)
14、下列事件中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有(1)我国推动关于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成功举行(2)我国反对美国军事进攻伊拉克,主张和平方式解决双方争端(3)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坚持中国的发展中国家,不以牺牲国家主权为代价(4)我国重申无意参加八国首脑会议————————( )
(1)(2)(3) (2)(3)(4) (1)(3)(4) (1)(2)(3)(4)
15、近年来,中哈吉乌等六国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下列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看法,正确的是(1)它是连接中国与南亚国家的紧密纽带(2)它对于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3)它是我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外交的结果(4)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
(1)(2) (2)(4) (1)(3) (2)(3)
非选择题
材料一: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 大历史任务。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说过: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起来,孤立、闭关自守是不行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来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材料一、二共同反映出我国怎样的基本国策?这一基本国策是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试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证明材料二中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主张的正确性。
请你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至少两条)。
材料一:1971年4月6日,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 次来访的美国代表团。中美以这种方式开始接触,令世界瞩目。周恩来总理接见代表团时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史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29日,尼克松总统发表讲话,“我们已经打开了坚冰”“我希望在某个时候以某种身份……访问中国”。
材料二:2005年2月19日,美国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在华盛顿举行,并发表共同声明:鼓励对话和平解决台湾海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