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讲 社会探究技能与方法(一)复习目标:1、知道地球仪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2、知道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功能3、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复习内容考点1 知道地球仪的主要特点和功能一、认识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球体 而且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2、地球仪上有经纬网——帮助我们确定地球上某地的位置二、经线和纬线含 义 形状 方向:经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等长的半圆 指示南北方向纬线 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 圆圈——纬圈,纬圈的长短不一,赤道最长,两极为零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思考:纬线的长度都相等吗?有等长的纬线吗?举例。有例外吗?例:思考 :A BC DA点的经纬度 经 度, 纬 度。B点的经纬度 经 度, 纬 度。经纬度的判读:经度从左到右越来越大的,为东经度;经度从左到右越来越小的,为西经度纬度从下到上越来越大的,为北纬度;纬度从上到下越来越大的,为南纬度三、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1、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2、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中国位于东半球。考点2 知道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功能一、地图的“语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⑴含义: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例:比较下列比例尺的大小,指出最大的和最小的。A:1/200000 B: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0千米 C:0 50 100米D:一千万分之一 E:1﹕25000⑵表示形式A、文字式: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千米。B、线段式:0 50 100 150 200 250千米1厘米C、数字式:1﹕5000000,1/5000000或五百万分之一。⑶比例尺大小的比较:跟数学的分式一样,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所以在比较比例尺大小的时候,大家最好将所有比例尺都化成分式。⑷用途:例:同等图幅,下列哪个比例尺表示的范围最大,哪个比例尺的地图最详细?A:1/200000 B: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0千米C:0 50 100米 D:一千万分之一 E:1﹕25000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描绘的地理事物越简单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描绘的地理事物越详细2、方向⑴一般定向法: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⑵指向标定向法: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但必须标注出方向⑶经纬网定向法:最准确,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3、图例和注记⑴含义: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对地理事物进行的文字或数字说明叫注记⑵常用的图例符号二、常见地图1、政区图⑴内容:着重表示国家领土范围、行政区划、行政中心等,图上只画境界线、大河、大湖、海岸线和海洋及重要铁路、公路等交通线;⑵类型:世界政区图、大洲政区图、国家政区图和地区政区图2、地形图⑴含义:表示地物、地形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地图⑵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⑶等高线地形图①等高线是地图上陆地高程相等的连线,等深线是地图上海洋或江湖水深相等的连线②等高线地形图采用等高线和等深线表示地表的实际高度和起伏特征③表示法:等高线较密处为陡坡,较疏处为缓坡,重叠处为峭壁,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呈很小的封闭曲线出为山峰(或洼地、小岛),两条等高线的凸侧互相对称处为鞍部④特征:内容丰富,精度较高⑷分层设色地形图①含义: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底图,然后在不同的等高线、等深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表示地表起伏的形态②表示法:一般用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海洋、河流、湖泊的深度,用绿色、黄色、褐色和白色分别表示平原、丘陵、高原、山脉及高山顶部的积雪和冰川;③特征:立体感强,鲜明易读3、旅游图⑴作用:可以向人们提供旅游项目、旅游景点数量和特征、交通路线、旅游服务设施等信息⑵特点:色彩鲜明、直观易读、印刷精美、装帧考究,被誉为“旅游顾问”、“无声向导”巩固练习:一、选择题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图示地球仪,完成1—3题。1、地球仪中“地轴”与球面交点称为两极,其中北极指向( C )A.太阳 B.北斗七星 C.北极星附近 D.月球2、图示地球仪上A、B、C、D四点所在的大洲或大洋分别是( C )A.欧洲、大西洋、太平洋、非洲B.亚洲、太平洋、印度洋、非洲C.亚洲、印度洋、太平洋、非洲 D.北美洲、大西洋、太平洋、南美洲3、将图示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C )A.A点 B.B点 C.C点 D.D点读杭州市某中学平面图,回答4、5题4、在该学校平面图中,量得办公楼之教学楼的直线距离为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200米,则该平面图的比例尺为( D )A.1:200 B.1/500C.0 2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5、该平面图中学校大门的朝向为( B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读右图,回答6,7题6、图中四地,地理坐标为北纬40°、东经20°的是( B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7、图中丙地在甲地的( C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正东方向 D.正西方向8、2005年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从青岛起航。根据计划,它将沿右图所示路线,完成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大洋一号”此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C )A.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9、中国交通图的比例尺是1:2500万,北京到乌鲁木齐的水平距离是9.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B )A.2450千米 B.2350千米 C.2250千米 D.2150千米10、暑假小明准备到杭州游玩,他最需要的地图是( B )A.杭州市人口分布图 B.杭州市交通图 C.杭州市水系示意图 D.杭州市地形图11、下列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的是( A )A.西湖导游图 B.杭州市交通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二、非选择题12、读经纬网,回答下列问题:⑴在图中用黑点标出赤道与180°经线的交点。⑵A点的地理坐标是 30°N,150°W⑶B点位于C点的 东北 方向。⑷A、B、C、D四点中既位于热带又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C 点。⑸有人报告一艘海轮在纬度30°,经度165°的海面上需要紧急救助,你能准确在图上准确找到其位置吗?为什么? 不能找到,因为没有告诉纬度是北纬还是南纬,经度是东经还是西经13、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⑴该地形图的等高距为 200米⑵山顶甲和丙地的相对高度是 1600 米⑶图中A处的地形是 鞍部 。14、“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假期即将来临,家住杭州的小明打算好好领略草原风情、沙漠风光、大城市的繁华,体验趣味盎然的山区生活,感受渔舟唱晚的渔港诗情。爸爸让他自己设计一条旅游线路,可以只去一地,也可以去多个地方。⑴请你帮小明选择旅游地,并设计一条旅游线路。(要求:目的地可以选一个也可以选多个,但要说明选择的理由;线路须说明往返目的地、中间停靠地、所选择的交通方式)目的地:云南元阳 选择的理由:领略梯田风光 交通:铁路 线路设计:⑵说明你所选择的一处目的地在区域生活上可能与我们有哪些不同。(可以从衣食住行或生产方式等角度思考。)元阳的房屋建在向阳开阔的山坡上,房前屋后均为稻田;修梯田,种水稻,以手工劳动为主;山路曲折,骡子和马是主要交通工具;人们以山寨为单位居住,人际关系融洽,互助合作⑶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不同的自然条件造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1讲 社会探究技能与方法(二)复习目标:1、知道社会调查的常见方法; 2、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复习内容:考点3 知道社会调查的常见方法一、作社会调查的原因1.向社会作调查研究是研究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2.意义: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帮助我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二、社会调查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要有明确目的 2、要有周密、详细的调查提纲3、按照调查提纲,列出需要进行调查的对象⑴被调查对象的覆盖面一定要广 ⑵被调查对象必须是真正了解情况并有经验的人4、按照调查提纲,确定调查方法⑴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走访当事人、开座谈会、查阅资料⑵功能:5、做好归纳整理工作对调查得来的原始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归纳、分析、判断、推理、改造,使之上升为理性的东西。范例:九年级(1)班学生在老师带领下组成一个调查小组,对某校初中学生的流失情况进行调查。①调查目的:掌握该校初中生流失的情况,分析流失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流失的办法。②调查对象:该校学生、家长、老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③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开座谈会、查该校学生管理的有关资料、访谈④将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归纳、分析、判断、推理、改造,使之上升为理性的东西。⑤调查完成后的去向:通过人大代表向人民代表大会提交议案;通过媒体引起有关部门重视;通过信访部门递交调查报告。考点4 学会设计调查问卷一、问卷调查的特点优点:简便、省时;调查面大、样本多、收效快;由于不署姓名,可以获得开调查会、实地考察、访问等方式不容易获得的某种有价值的资料。缺点:发出的问卷往往无法收回,如果收回的问卷少,就会影响材料的代表性;回答问卷的人如果捏造事实,无法核实;如果部分调查对象不作回答,难以了解其原因,影响问卷的效果。二、设计调查问卷的一般步骤1、不打无准备的之仗,做好问卷调查前的准备⑴明确课题,分解成问题,理清问卷调查的项目 ⑵确定问卷对象 ⑶预期的结果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计调查问卷⑴了解问卷的基本结构:问卷通常由标题、问卷说明、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主体等部分组成:问卷说明:包括①自我介绍(让调查对象明白你的身份或调查主办的单位);②调查的目的(让调查对象了解你想调查什么);③回收问卷的时间、方式及其他事项(如告诉对方本次调查的匿名性和保密性原则,调查不会对被调查者产生不利的影响,真诚地感谢受调查者的合作,答卷的注意事项等)。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和年收入等主体,即问题,一般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①开放式问题就是调查者不提供任何可供选择的答案,由被调查者自由答题,这类问题能自然地充分反映调查对象的观点,态度,因而所获得的材料比较丰富,生动,但统计和处理所获得的信息的难度较大。可分为填空式和回答式。②封闭式问题的后面同时提供调查者设计的几中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既可能相互排斥,也可能彼此共存,让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答案中选择。它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调查问卷,便于统计分析,但提供选择答案本身限制了问题回答的范围和方式,这类问卷所获得的信息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卷设计自身的科学性、全面性的程度。⑵设定提问的形式、内容、语气、措词用字、提问顺序和回答形式①问卷中所提的问题,应围绕研究目的来编制,力求简单、明了,含义准确。不要出现双关语,避免片面和暗示性的语言。②问题不要超过被调查者的知识、能力范围。③问题排列要有一定的逻辑次序,层次分明。问卷的目的、内容、数据、卷面安排标准答案等都要认真地推敲和设计。④调查表上应有留给供人填写答案的足够空间,并编有填写调查单位的名称、填表人的姓名和填表年月日的栏目。⑤问卷形式可以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问题数量要适度,一般应控制在30个问题以内,最好在20分钟内能答完。⑥为使调查结果更为客观、真实,问卷最好采用匿名回答的方式。⑶初步走访部分被调查者,反复修改设计的问卷,以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并便于对结果进行处理。巩固练习:1、下面属于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的是( A )A.2003年发现的日军遗留的毒气弹 B.胡绳编著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C.二十世纪末拍摄的电影《铁道游击队》 D.现在我们使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2、据报道,今年以来我市雨量偏少。截止5月初,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已达318万亩,有30万人、9万头牲畜发生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为了解我市水资源情况,某中学九年级(1)班学生要进行一次关于水资源利用方面的调查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根据本次活动完成下面的调查报告。(要求:题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及地址)⑴调查题目: 关于市民节约用水(或水资源利用)的调查⑵调查方案①调查目的:通过对居民生活用水(或工农业用水等)的调查,了解用水的实际情况,增强全民节水意识②调查对象:自己家庭或居住地附近的居民、企事业单位、农村等③调查方法:观察记录、走访、座谈、查资料等⑶调查结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浪费严重⑷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建议:广泛宣传节水重要性,增强人们节水意识;采取改装抽水马桶、水表等节水措施;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2010根据经纬线指示方向的性质来判别图中各点的位置关系:A点在B点的 方,D点在C点的 方A点在D点的 方10 20 30PAGE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