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PAGE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史前时代(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1、我国境内主要的原始人类及生活方式?典型人类 距今年代 发现地点 生活方式 主要生产生活情况元谋人 170万 云南 群居蓝田人 100万—50万 陕西 群居北京人 70万—20万 北京周口店 群居(杂居) 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 18000年 北京周口店 氏族群居。 使用打制石器为主,能人工取火,能使用骨针2、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村落遗址及生产生活方式。主要村落 距今年代 发现地点 主要生产生活情况 备注河姆渡村 7000年 浙江余姚 使用磨制石器、出现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种植水稻。房屋为干栏式长屋。 反映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的典型遗址半坡村 五六千年 陕西西安 使用磨制石器、能制作彩陶。出现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种植粟。房屋为半地穴式圆形尖顶小屋 反映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的典型遗址中国:关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3、中外传说时代的主要故事。 西亚:英雄史诗《吉尔加美什》中关于吉尔加美什的传说。外国:古希腊:《荷马史诗》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关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要求了解下列问题:(1)关于黄帝、炎帝——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因为炎帝黄帝是距今四五千年前,我国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那时候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后来两个部落结成了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形成华夏族的主体,所以我们自称炎黄子孙。(2)关于尧舜禹——什么是禅让制?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情况?中国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制度叫禅让制。与禅让制有关的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3)关于大禹治水——禹的主要功绩是什么?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哪些情况?大禹的主要功绩是治水。治水一事反映出黄河流域是我国人民的聚居地,说明黄河经常泛滥,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同洪水等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治水成功说明当时我们已具有了一定的改造自然的能力。第二单元 文明的起源四大文明古国的自然环境文明古国 所在地域及发源地 建立及统一年代 自然环境古代埃及 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 BC3500年(BC3100年) 水利资源丰富。2. 地势平坦,土地肥沃。3. 气候温和,有利于农作物培植、生长。(两河流域居民)古巴比伦 西亚两河流域 BC3500年(公元前18世纪)古代印度 南亚 印度河、恒河流域 BC2500年(公元前3世纪)古代中国 东亚 黄河、长江流域 BC2070年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国家的产生、文字的发明。四大文明古国的主要文明成就文明古国 文字 工程、工艺 科技 宗教古埃及 象形文字 金字塔、狮身人面象 太阳历——世界上最早的历法制作木乃伊,了解了解剖学的知识 信仰阿蒙神——王国的保护神古巴比伦 楔形文字 空中花园 太阴历,星期制古印度 发明10个数字符号 佛教古中国 甲骨文 司母戊大方鼎(青铜器)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西周礼乐制的建立(了解相关的人物、目的、作用)有关人物:相传西周礼乐制为周公所订,孔子十分推崇。建立礼乐制的目的:,用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礼乐制的作用:是宗法等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周统治阶级维持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工具。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五霸一说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为齐、楚、秦、燕、赵、魏、韩。(要求:落实在图中,按东——齐,南——楚,西——秦,北——燕,中——赵、魏、韩的方位记忆。)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作用。主要内容:(1)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2)奖励农耕(3)奖励军功;(4)建立县制;(5)编制户口。作用:使秦国强盛起来,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4、诸子百家及其主要思想。主要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儒家 孔子 “仁”,以“德”治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墨家 墨子 “非攻”“兼爱”法家 韩非子 “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道家 老子 “无为”兵家 孙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孙膑 “事备而后动”(《孙膑兵法》)5、秦一统帝国建立及原因。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建立者:秦王嬴政(秦始皇)。都城:咸阳。秦一统帝国建立的原因: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强盛,军事力量强大。秦地处关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丰富,物资充足。秦王嬴政精心勤政,有雄才大略,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和外交策略。人民渴望和平安宁的生活。6、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上: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建立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职,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修建驰道,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思想上:“焚书坑儒”,统一思想。民族关系上:开凿灵渠,南征越族; 修建“万里长城”,防御匈奴。7、汉武帝的主要贡献(1)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加强监察制度,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员进行监督,加强王权。(2)文化上: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3)边疆治理上 派张骞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与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开辟了丝绸之路。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北部边患。出兵征讨滇池地区,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8、北魏孝文帝对加快北方民族融合步伐所作的主要贡献(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内容及作用)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内容:改用汉姓改说汉语改穿汉服提倡与汉族人通婚主动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作用:大大加快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9、唐太宗时期 (1)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处理好君臣关系;帝国新政的 (2)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重视农业生产 贞观之治主要表现: (3)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10汉唐时期出现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等繁荣局面的名称。名称 朝代 有关人物文景之治 西汉 汉文帝、景帝光武中兴 东汉 汉光武帝贞观之治 唐朝 唐太宗开元盛世 唐朝 唐玄宗11、汉唐盛世文化的主要成就:主要方面 两汉:西汉、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文化 史学:《史记》,司马迁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宗教: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末年,道教产生,尊老子为教主。 东晋书法:王羲之 被誉为“书圣”;绘画:顾恺之 擅长人物画,其作品有《女史箴图》等。 文学:诗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宗教: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为佛教传播作出贡献。统治者还特别推崇道教。绘画:阎立本绘有《历代帝王图》。雕刻:龙门石窟中最大的卢舍那佛像。书法:颜真卿创立了颜体。12、丝绸之路和大运河(落实在图中)开辟时间、人物:西汉、张骞。路线:从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直达欧洲的古罗马。丝绸之路 经过的主要国家:中国、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意大利等。东西贸易的物品:东:陶瓷、铁器、漆器 毛皮、香料、药材、珠宝:西作用: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开辟时间、人物:隋朝、隋炀帝结构:三点:以洛阳为中心,东北到诼郡,东南到余杭大运河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13、两宋时期政权并立状况与多元文化的交融政权名称 建立民族 主要统治区域 文化交融的特点北宋 汉 中原、南方各地 农耕与游牧文化在相互征战与和议中碰撞、融合辽 契丹族 北方西夏 党项族 西北南宋 汉 淮河以南地区金 女真族 东北元 蒙古族 1276年灭南宋后统一全国。15、两宋时期传统城市的新气象和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了解:(1)北宋时,居民区、商业区之间的界限被消除,都城汴梁成为商业中心。(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朝在世界上最早推行纯纸币的流通。)(3)北宋汴京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专业消防队。(4)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枚商标。(5)宋时,形成了逢年过节吃饺子、燃放烟花爆竹;使用桌、椅、凳等家具的传统生活方式。(6)城市中,大型的综合娱乐场所叫“瓦子”。16、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中国的古代科技发展达到了高峰。主要科技成就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北宋)指南针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航海能力,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也大大受惠于指南针的导航。(2)(北宋)火药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增添了人们生活的趣味,火药武器更将人类战争由冷兵器时代推进到了热兵器时代,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书籍的成本,大大促进了书籍和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4)(宋元时期)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推广,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合适的衣料,提高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棉纺织服装面料逐渐取代了价格昂贵的丝绸和质地粗糙的麻布。黄道婆是元代著名的纺织专家17、元朝的开放与交流(了解原因及其主要史实)出现空前开放和交流的局面的原因:(1)元帝国的统治的区域空前广大,扫除了诸多政权割据的局面,交通的发达和畅通为中外交流提供了保障,创造了便利;(2)朝廷容许和鼓励各国商人来华经商,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元代的空前开放和交流体现在以下方面:(1)海外贸易空前繁荣,中国的瓷器和茶叶等大量出口,远销亚非欧几大洲;(2)中外科技交流达到高峰,指南针、火药等科技发明在这个时期传播出去,阿拉伯的医学、天文等科学知识也传入我国;(3)中外人员往来和民族融合又迎来一个高潮,马可.波罗及<马可.波罗游记>,盛名中外,还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4)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各种宗教传入中国,并传播开来。作为国际性大港口的福建泉州还成为多种宗教汇合的地方。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1.工业文明曙光出现的标志与新诞生的阶层工业文明曙光出现的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新诞生的阶层:手工工场主(早期的资产阶级),雇佣工人(工人阶级的前身)2、14世纪开始与17、18世纪欧洲两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及主要概况名称 兴起时间 兴起国家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或主张 意义文艺复兴运动 14世纪 意大利 达·芬奇(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 宣传“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 17、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旗手)卢梭 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附:伏尔泰、卢梭的主要思想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卢梭: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即人民主权思想。3、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诞生类 别 人 物 国 别 时间 成 就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德国 16世纪 主张信仰人人平等科学技术 培根 英国 15——17世纪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哥白尼 波兰 提出“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布鲁诺 意大利 “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牛顿 英国 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等4.新航路的开辟与全球联系的加强(原因、条件、经过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原因:(1)西欧人渴望到东方去寻找黄金;(《马可·波罗游记》广为流传,刺激了西欧国家对东方的向望。)(2)传统的商路受阻,因此西欧国家迫切希望找到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条件:(1)已能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多桅快速帆船;(2)指南针的广泛应用;(3)人们普遍相信地圆学说,等等。经过:时间 人物 国别 航线 支持国家1487--1488 迪亚士 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 葡萄牙1492 哥伦布 意大利 西欧—美洲 西班牙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印度 葡萄牙1519--1522 麦哲伦 西班牙 环球航行 西班牙积极影响:(1)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2)为人们迁徙提供了方便,促进了新的民族的产生;(3)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4)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总之,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消极影响: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地掠夺土地和财富;野蛮地屠杀印第安人,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极端贫穷与落后。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新的政治文明的建立。革命名称 起止时间 重要领导人 开始的标志 颁布的文件 确立的政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9 克伦威尔 议会的召开 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789——1794 罗伯斯庇尔 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 共和政体(议会制)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1775——1783 华盛顿 来克星顿的枪声 独立宣言 共和政体(总统制)明清时期 政治: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发展盛世繁华 经济:当时中国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对外贸易长期出超的表现 思想:黄宗羲对君权神授思想的批判,早于西方思想启蒙运动。外交:郑和七下西洋,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6、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巩固与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地区 主要措施西藏地区 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西北地区 平定回部贵族叛乱北方地区 粉碎准尔贵族的叛乱东北地区 粉碎沙俄武装侵略台湾地区 设台湾省明清时期的经济、政治发展的特点,与同时期的欧洲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相同点:手工业发达;商人地位逐渐改变或者可以说是商人资本十分雄厚;都出现了近代进步的思想。不同点:政治:明清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而西方国家则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思想:中国的思想控制十分严密,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西方国家则在手工工场产生和工商业发展的基础上,诞生了新的阶级,从而引起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诞生、启蒙运动都是这一时期出现;外交;中国的闭关自守,西方不断向海外探索,开拓海外殖民地。9、中国在19世纪面临的巨大挑战?(1)从国家体制看,中国仍是皇权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皇权得到高度的强化,人民没有民主和自由;(2)从思想观念上看,掌握国家命运的上层统治者仍以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自居,不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从对外政策看,坚持闭关锁国;从经济发展来看,中国虽一度处于盛世繁华,但旧有的体制与观念,没有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机制等。因此当西方国家先后进入革命的时代,国家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寻求向外拓展时,中国仍按照自己的轨迹发展,这不可避免地使古老中国面临着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双重挑战。第六单元 席卷全面球的工业革命的浪潮两次工业革命概况类别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 18世纪中期 19世纪后半期主要技术发明成果和发明人 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蒸汽机(瓦特)/蒸汽机车(史蒂芬孙) 电动机(格拉姆)/电灯(爱迪生)/汽车/飞机(莱特兄弟)/电话(贝尔)工业发展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主要工业部门 纺织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 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特点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影响 形成了工业文明 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全进入工业社会整体世界形成(原因、表现、时间、影响)原因:(1)工业革命后,市场全球化;(2)铁路、远洋巨轮、电话、电报等新型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表现:(1)经济:整个世界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各国商品在巨大的市场中流通;(2)交通:铁轨在世界各地延伸,一批港口城市在各国发展起来。(3)人口:人口流动加速,出现了海外移民的热潮。(4)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工业文明的先进思想,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传播。(5)体育:出现了一些世界性的活动,如奥运会。形成时间:20世纪初。影响 积极影响——工业文明在全球传播。消极影响——使亚非拉地区遭到了空前的殖民掠夺,使民族危机加重。面对挑战,亚非拉国家的回应:武装起义。典型国家——海地改革。典型国家——日本(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唯一的工业强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所受的主要屈辱(近代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侵华战争名称 时间 侵略国 签订的条约 影响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国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 1894-1895 日本 《马关条约》 大大加重了民族灾难,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英俄日法德美意奥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1)《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比较割地 赔款 通商《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 2100万银元 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2亿两白银 杭州、苏州、沙市重庆2)《辛丑条约》的内容:(1)赔款白银4。5亿两;(2)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3)拆毁大沽炮台;(4)游戏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5)在北京划定使馆界,也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6、中华民族悲壮的抗争(抗击列强侵略的民族英雄)侵略战争 民族英雄 抗击地点或战役鸦片战争 关天培 虎门葛云飞 定海陈化成 吴凇甲午战争 邓世昌、林永升 黄海战役7、中国近代各阶层的艰难求索历程(救国策略)阶级 救国策略 典型事例 政治目标 失败的启示农民阶级 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起义、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革命都不能拯救当时的中国。地主阶级 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 洋务运动 挽救封建统治危机资产阶级 维新派(改良) 戊戌变法 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革命派(革命) 辛亥革命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8、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一再失败的原因政治上:中国仍是封建专制国家,清政府腐败无能,而西方已走向民主共和;经济上:中国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国力贫弱,而西方列强已先后进入工业革命;军事上:清政府国防空虚,武器装备落后,而西方已是船坚炮利;(4)思想上:清王朝自大无知,仍沉浸在古代的辉煌中。9、中国向西方学习屡受挫折的原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而是希望中国成为他们的殖民地;封建制度对社会经济和人民思想的严重束缚;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相对较弱;中国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等。10、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奕訢、李鸿章等口号---自强、求富内容---- 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军事上兴办新式民用工业——工业上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教育上11、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生(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12、欧洲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三大工人运动法国 里昂工人运动——历史上最早的工人运动英国 宪章运动德国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简表一战 二战主要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冲击时间 1914——1918 1939——1945交战双方 同盟国(德、奥)---协约国(英、法、俄) 法西斯轴心国(德、意日)--反法西斯同盟国主要战役 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偷袭珍珠港、中途岛海战、诺曼底登陆战、柏林战役新式武器 坦克、飞机、潜艇、毒瓦斯等 原子弹、生化武器等结果 德、奥集团失败 法西斯集团失败影响 死伤人数3000多万经济失3400亿美元 死伤人数8000多万经济失5万亿美元性质 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战争2、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及主要影响: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实质 “生产过剩”的危机开始地点 美国特点 1、时间长(1929-1933)2、范围广(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3、危害大(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值下降三分之一,国际贸易下降三分之二。)主要影响 1、银行、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2、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德意日等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战争策源地在欧亚形成。3、俄国十月革命、土耳其凯末尔改革、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概况与突出特点突出特点 典型国家 主要事件 主要概况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开展武装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走社会主义道路 苏俄 俄国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地点:彼得格勒领导人:列宁结果:成立苏维埃政府,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2年,成立苏维埃联盟)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人民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胜利,进行资产阶级改革,走上独立道路。 土耳其 凯末尔革命,凯末尔改革 1922年赢得国家的独立与自由。摆脱了“西亚病夫”的困境。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通过加强政府干预,走出经济危机的道路。 美国 罗斯福新政 目的: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实现经济复兴。特点: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措施:1、规定工人的最长工时和最低工资。2、国家承建许多公共工程,以工代赈。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结果:使美国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意义:新政的措施,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4、五四新文化运动(包括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新文化运动背景: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的改变,复古尊孔的潮流盛行。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口号:民主——德先生 科学——赛先生性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2)五四运动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 发动者:学生 主力军:工人成果:北洋政府1)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3)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意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3)五四新文化运动如何显示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进一步觉醒的表现:思想上——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政治上——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的三次重要会议(一大、二大、三大)主要会议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中共三大时间 1921年7月23日(建党节7月1日) 1922年7月 1923年7月地点 上海、嘉兴南湖 上海 广州主要内容 1)决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2)决定党的奋斗目标为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3)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4)确定党成立后的重点工作是开展工人运动。 制定的最高纲领: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确定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2)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内涵:中国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两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间 1924-1927(大革命时期) 1937-1946(抗日战争时期)合作实现的主要过程 中共“三大”确定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国民党“一大”同意与共产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主要成果 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取得了北伐的胜利。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合作破裂的原因及后果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等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合作失败。国共两党陷入长达十年的内战。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合作再次失败,中国再次陷入三年内战。启示 合则对中华民族发展有利,分则有害。7、1927——1936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间的主要大事:重大事件 要求掌握的主要知识点南昌起义 时间:1927.8.1领导人:周恩来、贺农、叶挺、刘伯承、朱德等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名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创立者:毛泽东意义: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的革命道路。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长征 时间:194.10——1936.10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中央根据地出发 突破四道封锁线 突破乌江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过草地 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意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初内容: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意义:挽救了当和红军,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备注:革命根据地的共同特点:在几省交界处。 优点:地处偏僻,环境险要,易守难攻:敌人力量薄弱,革命基础较好,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发展。8.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主要事变事变名称 时间 地点 结果或影响“九一八” 事变 1931.9.18 东北沈阳柳条湖 日本开始发动侵华战争,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不久东北全陷。“七七” 事变又称“卢沟桥” ~ 1937.7.7 北平卢沟桥附近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了。3.国共第二次合作和全民族抗战的形成名称 时间 经 过 影 响“一二九”运动 1935.12.9 北平学生反日救国示威游行 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高潮。东北抗日义勇军 自发起来抗日西安事变 1936.12.12 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发动“兵谏”,联共抗日。 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7 “七七”事变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正式开始了。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培养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5、重庆谈判 时间:1945、8结果:签订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影响: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6、 解放战争的胜利重大事件 主要内容 结果或影响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共歼灭和改编敌军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渡江战役 1949.4 解放南京 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政治协商会议 1949.9 北平,通过《共同纲领》,国号、首都、国旗、国歌,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