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课 时 总第19课时课 型 新授课 设计者 吕建忠 授课时间 9月28日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事业经历的几个阶段;通过具体事例,领会我国外交取得的重大突破,以及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所取得的成就。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对中美关系进行列举。2)实施师生互动、小组探究式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被认为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的影响。2、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中美关系的变化,我国外交所取得的成就。教学难点 认识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特点及原因。教具准备 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导入新 课新课教学 (一)新课导入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北约与华约的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对立、美苏争霸是主要矛盾。)“那么,美国对亚洲采取了什么政策?其结果如何?”(抑制中国,发动了朝鲜战争,扶植台湾;结果以失败告终。)中美关系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政策。 (二)新课教学一、新中国外交三原则1949年春夏,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对国民党政府与各国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外国使节只当侨民看待;对旧中国与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进行重新审查处理,进一步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指的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中美双方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 用复习第一课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一上课就集中注意力,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讲授新 课 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从此,中美关系出现转机。二、中美关系让学生观察图1-39至图1-42,阅读图片说明。然后,提出以下问题。○ 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出图片反映的核心内容。(50年代:美国在外交上孤立并遏制中国,中美关系敌对、紧张;1971年:美国代表团访华,双方开始接触,关系出现转机;1972年:关系改善;1979年:中美建交。)○ 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有所转变?中美关系出现好的势头?(从美国方面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已经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尼克松在一份报告中曾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从中国方面看,与美国关系正常化可起到牵制苏联,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的作用。因此,改善两国关系是双方的共同要求。) 图一:略 图二:“乒兵外交”是中美关系史乃至世界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1971年3月底,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中国和美国都派出代表队参加。4月2日上午,19岁的美国运动员格伦·科恩在一个训练馆门口向一辆经过的大轿车招手要求搭车。车停下后科恩上了车,没想到车上全是中国人,科恩一身当时西方流行的打扮,还留着长头发,全车人都吃惊地望着他,他觉得很尴尬。在车上的世界冠军庄则栋对他很友好,站起来对他表示欢迎。临下车时庄则栋送给科恩一块中国丝绸作为纪念,科恩则回赠了一件带有和平标志的短袖衫给庄则栋。当天下午,美国代表团领队向中国代表团负责人提出了美国运动员访问中国的请求。中国代表团领导们连夜开会讨论对策,并向国家体委发了电报,请示是否同意美国运动员来华访问。毛泽东、周恩来认为,美国运动员已来到中国的近邻日本,咫尺之遥,这是一个打开中美关系局面的非常好的机会。时机难得,稍纵即逝。经过考虑,毛泽东于4月6日晚作出批示:邀请美国运动 运用这一历史图片入手,使学生很快把注意转移到课本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员来华访问。他委托周恩来亲自抓这件事。周恩来决定同时邀请加拿大、英国、哥伦比亚、尼日利亚的乒乓球代表团访华。 中国人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一消息把美国惊呆了,把世界轰动了!成了举世瞩目的重大外交事件! 4月7日上午十点半,美国乒乓球队的副领队拉福德·哈里森遇见了中国代表团的负责人宋中。宋中向哈里森转达了正式邀请。惊喜的哈里森当即从下榻的宾馆往东京美国驻日大使馆打电话,询问有关护照问题。接电话的使馆官员当场表示,建议他接受邀请。但同时又告诉哈里森,他要向大使汇报,并向华盛顿请示后才能给他确切的答复。国务卿连夜送白宫,尼克松看到这个电报后喜出望外,马上批准美国乒乓球队接受邀请。有关代表团访华的所有具体安排,都在周恩来的直接掌握之中。有关美国代表团在华活动的消息发布,《人民日报》的版面安排、《参考消息》的报道篇幅都由周恩来安排,甚至连美国客人下榻的宾馆、用餐的方式,周恩来也亲自过问。旅游、比赛、看戏,所有的日程也都是周恩来最后决定的。当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们想一睹当年中国皇帝居住的紫禁城的风采。而故宫在“文化大革命”中已经关闭了几年。周恩来为此批示:“故宫可在14日开放参观。”重新开放的故宫,首先接待美国客人。美国运动员们对中国政府的接待十分满意。他们在中国的情况也源源不断地传到大洋彼岸,传到全世界。最后几天,运动员们又向中国接待人员提出见一面久负盛名的周恩来总理的请求。三、上海合作组织2003年8月6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和塔吉克斯坦五国参加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进行了反恐军事演习。演习着眼于当前国际反恐怖斗争形势,借鉴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反恐怖斗争的成功经验,共同探索联合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这一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演习对于加强各成员国在军事领域的互信与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提高联合反恐作战指挥协调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难度大的问题,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加深了每个学生对中美关系的感受。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本课小结 ○ 这一组织的成立对国际形势产生了哪些影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 “上海合作组织”对我国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标志;组织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活动答案】○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每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世界财富论坛;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中美建交;同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作业设计 作业本作业及教与学的练习。板书设计 毛泽东的三条外交原则新中国的外交原则 和平外交的成就 周恩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教 学 反 思本课时主要想让学生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感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想的应用及产生的意义。要注意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知识的引入和应用要切实联系个人生活和社会实际;知识的讲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本课时教学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感悟的过程。作 业 评 批 记 录上交情况 全部上交 批改时间 9月15日讲评时间 9月15日课间典型问题记录 和平统一为什么还要照顾到它们的历史怀实际情况。纠改措施 个别学生以课间指导为主,下节课对学生解题的指导应有所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