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课 时 总第 课时课 型 新授课 设计者 吕建忠 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人口问题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它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要综合地全方位地解决的人口问题。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理由及其意义。过程与方法 课前调查,材料分析,自主探究等。说明我国存在严峻的人口问题,要求学生初步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看待人口问题,用联系的观点认识人口问题的危害,学会利用图片、数据和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人口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成就,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正确性。教学重点 如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教学难点 计划生育政策的理由及其意义。教具准备 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导入新 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材料:朱镕基总理致“世界六十亿人口日”大会的信同志们、朋友们: 世界人口总数已经达到60亿,这是我们人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人口增长过快的警钟。联合国将今天定为 “世界60亿人口日”,并把“人类对生育的选择将决定世界的未来”作为它的主题,这充分说明国际社会对于解决人口问题的关注。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变化,人类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出现了人口剧增和严重的环境问题。针对这种态势,联合国多次召开会议并作出相应的决议,各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也为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面对人口的巨大压力,中国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近30年来,中国大约减少了3亿多人口的出生,这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也使“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在这、 通过朱总理的信引起学生对人口问题的重视。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讲授新课 个过程中,我们成功地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正确道路。 中国政府清楚地看到,虽然我国育龄人群的生育率已降到较低水平,但每年净增人口的绝对数仍然很大。到下世纪中叶,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6亿,老龄人口、劳动就业人口将逐步进入高峰,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迁移等问题也将更加突出。为此,我们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还将制定“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行动计划”。我们坚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一整套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和措施,中国一定能够解决好人口问题,协调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为在新世纪的发展创造一个较好的人口环境。同时,我们也希望在人口与发展领域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广泛交流与合作,为稳定全球人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谨祝“世界60亿人口日”的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总理 朱镕基1999年10月12日设问:从信中看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哪些成就?我国目前的人口形势怎样?[资料分析] 展示一则材料:13亿人口的来临为什么会比预计的整整推迟了4年?学生自由发言。[知识拓展]关注13亿人口日。学生阅读了解。[相信我能行] 阅读教材第68页第一自然段的案例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它的基本要求和目的分别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是由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决定的。 (数量大、素质低)是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选择。“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知识园地]展示晚婚、晚育与优生、优育资料。学生阅读了解。 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存在严峻的人口问题。同时明白人口问题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看图回答]展示一张图片。1. 如果20岁结婚生孩子,100年有几代人?25岁结婚生孩子,100年之内会有几代人?2.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什么意义?学生讨论回答。[思考填空] 除此之外,说说计划生育对社会其他方面的积极贡献 人民的预期寿命▁▁▁▁▁▁▁▁▁▁ 婴儿死亡率▁▁▁▁▁▁▁▁▁▁▁▁贫困人口▁▁▁▁▁▁▁▁▁▁▁▁▁人均拥有病床位数▁▁▁▁▁▁▁▁▁……学生畅所欲言。填表调查]项目我的消费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服装费 学杂费 书费 文具费 交通费 文娱费 餐费 医疗费 [问题思考] 如果还有兄弟姐妹的话,子女的消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会有什么变化?这对你的家庭消费会产生哪些影响?学生思考回答。(家里的子女越多,个人的消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会减少,整个家庭的消费支出将上涨。)展示图片。对国家而言,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如果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水平会有什么变化?学生自由发言。(人口越多,整个国家的消费支出将增多, 通过小调查让学生们懂得人口问题是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解决人口问题刻不容缓。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但个人的平均消费水平将降低。)[材料分析]展示一则材料——人口问题制约着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过快增长,又制约着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这种作用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降低了人均拥有的社会财富水平;二是直接增加了人口投资,间接降低了人均社会财富水平。导致贫困的原因虽然是多重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相对生产要素显得过多,人口增长较快。扶贫攻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可忽视的是人口因素吞噬了部分奋斗的成果。正因为如此,贫困地区面貌虽然有所改观,但目前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相当明显,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走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怪圈”。人口素质较低是贫困地区深层的“贫困”。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地区,最好的梦想变为现实也不过“温饱”而已。低素质人口多,必然影响到人们对现代生产技术的承受能力,以致经济效益差,劳动生产率低。可以说,低素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比人口数量过多的制约作用更大。这一点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业已清晰地显现出来。思考:根据资料谈谈如何解决材料反映的问题?[归纳总结]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讨论总结。(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节省了大量资源和资金;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给人民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等带来的压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教育,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图示分析]展示一张图示。认读下列图示,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回答:1)13亿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数字,为什么?2) 13亿又是一个令人忧虑的数字,忧虑什么?3)13亿不仅仅是一个沉甸甸的数字,它还告诉我们一个意味深长的方程式: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就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就会变成一个很小的数目。从中你悟出了什么?学生思考回答。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共少 通过讨论贫困地区与经济发展情况,让学生更明确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带来的阻碍。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讲授新 课 生3亿人。这使我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也为世界人口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我国13亿的基数大,有限的环境资源难以承认人口的无限增长。3)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在任何时候,想问题、办事情都不能脱离人口多、底子薄这个基本国情。只有统筹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小结:当今有四大环境问题,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这些问题中,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不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就无法解决其他三个方面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的增长对世界影响很大,所以中国应该、同时也能做到控制中国的人口增长。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这个自身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 通过小调查,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作业设计 1、根据课本中的材料,说说计划生育政策对控制我国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所做的贡献。2、教与学第三课第一部分作业。板书设计教 学 反 思本课主要围绕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展开。人口问题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它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要综合地全方位地解决的人口问题。教材首先通过一则新闻报道,引入计划生育政策这一主题。随后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阐述了计划生育政策的理由及其意义,最后列举了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成就,进一步论证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正确性。作 业 评 批 记 录上交情况 全部上交 批改时间 月 日讲评时间 月 日课间典型问题记录 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对控制我国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所做的贡献。纠改措施 以个别学生辅导为主。目的实行计划生育危害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成就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