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国家的主人 课 时 总第 课时课 型 新授课 设计者 叶岁花 授课时间 11月28日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知道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各种民主形式,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过程与方法 学会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对比,讨论本地特别关注的问题,体验公民的主动参与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具体事例,体验公民的主动参与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事例,体验公民的主动参与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 讨论本地特别关注的问题,体验公民的主动参与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教具准备 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导入新 课 问题导入 教师可直接提问:“你们知道课本89页上面的图标叫什么吗?谁能说说它的来历和象征意义?”(见“内容点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简要解说,然后导入课题。1. 对反思历史周期率的教学建议 可先让学生快速阅读一下黄炎培与毛泽东的对话,然后提问。回顾中国近代历史,说说1945年7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1945年7月,抗日战争就要取得胜利。) 黄炎培和毛泽东的这番谈话的中心内容与当时的形势有什么关系?”(对于战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在胜利前夕就成为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国共和谈也已经摆上日程。) 在学生了解了这一历史背景之后,教师可以用表格形式来引导学生举例印证历史周期率(课前可以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比如,王安电脑公司的兴衰、秦帝国的灭亡、苏联的解体等等)。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事例 运用学生熟悉的华表的知识入手,让学生思考华表的由来,华表的内涵等等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个人 家庭(族) 团体 企业 地方 国家 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不必局限于教材提供的这三个事例,教师可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举出更多的反映人大代表其他方面职责的事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句话,可以通过“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活动展开,可以让学生扮演人大代表,进行一番自我介绍。让学生按照下面几个步骤来进行: ①确定自己代表的单位或团体; ②明确这一团体或单位对自己的期望;③ 说出自己要履行什么职责; ④ 自己能够行使什么样的权力; ⑤ 如果你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个人利益受到冲击,你会如何做;⑥ 如果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该怎么办。崔:听说前几年你还被选为人大代表,到省里面去开会了!然后,让学生讨论:假如我是选民,我将选举什么样的人当选人大代表?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并要求学生适当说明考虑或不考虑的理由。 ① 要不要考虑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 ② 要不要考虑学历? ③ 要不要考虑民族? ④ 要不要考虑职业和收入? ⑤ 还应该考虑什么? 这几个问题的回答可以是比较开放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和阐述加以适当的评价。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偏离有关“历史周期率”的思考去写寄语,尤其不能写成一个向人大代表反映某一具体事情的信件(比如反映小区出现的治安问题、环境问题等等,这是下一课时的内容),其中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假如我是人大代表的活动展开,让学生体验人大代表的由来、职责、素质等,让学生知道了人大代表的责任所在。通过假如我是选民的活动展开,让学生体验选民的职责、素质等,让学生知道了选民的责任所在。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对“历史周期率”的认识;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对人民代表的期望;自己的抱负与理想。将写好的寄语进行交流和评选,由同学投票选举大家认为最出色的寄语,将推选出的寄语制作成展板在班级展览。课后小结人亡政息,语出《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执政者活着,他所定的政治措施就能得到推行;执政者死去,他所定的政治措施也随之停止。在专制制度下,政策随着执政者的变化而变化,人亡政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由此可见,民主制度对于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作业设计 1.教与学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2.作业本相关的作业。板书设计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事例 个人 家庭(族) 团体 企业 地方 国家 教 学 反 思这节课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通过课下、课上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网络、报刊资料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都感到十分新颖,一直都很兴奋,无论是课下的调查还是课堂上的介绍、讨论,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去,注意力非常集中,大家资源共享,动手又动脑,在活动中轻松地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使全体学生领悟到了一份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增加了学习兴趣和热情。 这节课,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以后我一定会根据教学内容实际,更灵活地安排活动课,既要体现“活”更要“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真正使活动课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作 业 评 批 记 录上交情况 卓翔宇没交 批改时间 12月1日讲评时间 12月1日课间典型问题记录 学生对于材料分析的观点阐述较为模糊。纠改措施 对这种作业主要体以个体学生进行指导来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