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的足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权的足迹

资源简介

课 题 人权的足迹 课 时 总第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设计者 吕建忠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对过具体史实、了解西方国家人民争取人权的奋斗历程,知道西方国家人权的内容与特征。感悟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过程与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处理、归纳知识活动中,培养学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学会运用全面发展、历史辨证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人权足迹的探索,使学生体会到人权斗争的艰辛和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艰苦奋斗精神,从而树立为人权事业而的信念。
教学重点 感受与概述近代世界人民争取人权的奋斗历程。
教学难点 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
教具准备 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导入新 课 【新课导入】 导入: 6月1日是什么日子?看看的小朋友是怎么过节的。为什么设立呢?你还知道哪些节日?为什么设立呢?(引导认识是对人的权利保护)那么,我们这么多的权利是否从人类产生就得到保护呢?(不是)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人类、尤其是西方人们争取人的权利的历史进程,标题叫—— (板书:人权的足迹 【授新课】先看古代社会人民争取人权的斗争。(板书:古代)先来欣赏一个片段,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视频:角斗片段)。(起来讲):为什么要角斗?角斗的人是什么身份?看台上坐的观众是什么身份?说明什么权利得不到保障?(生存、自由)有没有反抗?——介绍影片《风云群英会》(斯巴达克起义)刚才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判断也不错。下面请同学看83页剪影二,知道布鲁诺被处于火刑的事吗?发生的时间?反映了当时人们什么权利得不到保障?(言论、信仰)请同学以结合视频片段和对布鲁诺被处于火刑的了解,小组讨论问题(讨论1分钟,回答)所以,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先后出现的王权和神权压制了人 运用学生熟悉的事件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权的发展,整个社会把眼光集中在王和神身上,很少考虑人的权利。因此,在古代社会,人权“极其有限”。(板书:有限)那么西方历史上人们什么时候开始把眼光从王和神的身上转移到人的身上,开始关注起人的权利呢?请同学们阅读书本找答案(学生答文艺复兴)你怎么看出来文艺复兴关注人的呢?(引导认识哈姆雷特的台词)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进行朗诵,朗诵的同时,大家结合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的话和八年级学过的相关内容,体会这一时期著名学者对人的认识。(朗诵台词,不要上台)大家掌声感谢!看,这是什么图?最吸引人的是什么?(神秘微笑)。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和以往画像中呆板的人物表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当时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对人性之美的赞赏。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17开始兴起了一场启蒙运动,第一次提出了“天赋人权”。天赋人权是什么意思?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也标志着人权观念的真正诞生。特别是启蒙运动,更是人类争取人权斗争的新起点。下面我们就来回顾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影响下,近现代人民争取人权的斗争和成果。(板书:进现代)先请大家自学84页剪影4-6,了解近现代有代表性几个争取人权的重大斗争,并回顾他们所体现的人权内容。(自学1分钟)(假如前面没有涉及或讲完整五一)五一劳动节的来历明白了吗?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什么权利?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人权史上几个“第一次”的填写。美国《独立宣言》提出了哪些人权内容?(生存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的权利法国《人权宣言》提出了哪些人权内容?(回顾八年级)——自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 那么,现在我们讲的人权到底包含了多少内容 通过对图片所反映的事件的讨论,帮助学生认识对古代人权有限性的了解近代人权的内容是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的,感悟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呢?1948年的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对全世界人民不断努力的所获得的人的权利做了总结,我们拿出《世界人权宣》节选,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总结人权的具体内容,专门让一位同学记录。(小组活动)(2-3组发言,鼓励认为自己最多的组讲)好,大家都对人权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来看屏幕。(简单点到有两大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很多)由此可见,经过近现代人民的不懈努力,人权的“内容不断丰富,并扩展到全世界”(板书:丰富、扩展) 历史的脚步继续前进,走到了1963年的8月28日,这是西方人权史上重要的一个日子,你知道这一天在美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吗?(答:我有一个梦想)为了纪念马丁·路德·金先生发表其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42周年,我们的小朗诵家们准备了一个经典片段的再现,大家想听听吗?(想)好!欢迎!(朗诵)回答(个别):1、马丁 路德 金的梦想是什么?2、马丁 路德 金的梦想是他个人的梦想吗?想一想:马丁 路德 金在发表演讲几年后就被种族主义者杀害了。从《独立宣言》发表到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已经历了漫长的近200年,这说明什么问题?(可和同学交换意见,回答)所以,在那时,“真正实现人权仍然是个梦”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如今的2005年,我们来看看当代的人权现状和展望。(板书:当代)(大声,富有感染力)经过了40多年,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实现了吗?(停顿,给同学思考机会)有人说实现了,看图片(奥尼尔等),或者还有别的事例。有人说没有实现,也会举出一些材料,可能还有人持第三种观点,下面请同学思考仔细,同意正方观点的到左边,同意反方的到右边,持第三种观点的留在中间。不拘泥于位子,可站可坐,我们旗帜鲜明的辩,好不好。请大家换位,快。谁先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辩论) 了解当今世界实现充分人权仍然是任重道远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讲授新 课 总结:“种族隔离制度虽然已取消,但种族平等的梦想仍然没有实现”。所以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从美国现存的种族歧视,我们可以进一步延伸到西方国家人权的种种方面,大家看图片(展现相关图片)。在西方国家人权得到充分发展的今天,还有很多侵犯别国人民人权的事例,说明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真正人权,还任重道远(板书:任重道远)课堂小结:人权历程的图示
作业设计 1.经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撰写政治小论文: 世界人权的昨天、今天和明
板书设计 西方国家人权的历程 古代 近现代 当代 有限 丰富、扩展 任重道远
教 学 反 思
1.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人权问题确实比较陌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权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人权观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感性材料,通过实际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从理性上去认识和理解人权发展,帮助学生透过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2.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这些素材对于已经初步具备一定分析能力的九年级学生来说不难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权观。
作 业 评 批 记 录
上交情况 全部上交 批改时间 11月27日
讲评时间 11月27日课间
典型问题记录 学生对于有小论文的撰写比较随便。
纠改措施 对这种作业主要体以个体学生进行指导来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