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百家争鸣

资源简介

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认识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条件);了解百家争鸣时期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典型思想;理解与掌握孔子的核心思想和教育理念。
通过具体事例,配以图片、活动,让学生自己感受、思考各家的思想主张。
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体会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等重要思想家的主张及其深远影响。
4、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孔子的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重难点突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活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使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与方法:合作学习法、问题探究法、角色扮演法
板书设计:
学与教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一位其貌不扬,但却闪烁着哲人那智慧的光芒,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影响着无数的人,至今我们仍然在享受着他智慧的结晶,他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康熙皇帝亲自书写了“万世师表”匾额挂到他的庙前。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他创立了什么学说?儒家学说产生于什么时候?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
3、春秋战国时期仅有孔子一家之言吗?有很多家。我们把这种局面称作百家争鸣。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百家争鸣。
二、新授
1、看一段视频,说说什么是百家争鸣?
2、百家争鸣为什么会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真的有一百家吗?百家指的是什么:很多家。书中介绍了比较重要的五家,分别是哪几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各家的主要代表是谁 有哪些主张
自主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主要的学派、思想家及其代表思想
学派 代表者 所处时代 主要主张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思想教学:
除了思想贡献和教育贡献,孔子还编写了什么?五经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什么是“仁”呢?
儒家学说着重解决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他希望通过儒家学说让人与人之间能和睦相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儒家的思想去处理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我相信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而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道家思想教学:
什么是无为?
如果说儒家着重解决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话,那么道家着重解决的是人与什么的关系?自然。他希望用自己的理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法家思想教学:
我们前面学过的商鞅也是法家的人物,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法家还有什么主张
孙武和孙膑的介绍。
孙武写了一部什么兵书 里面有一句世界都有名的话是什么
孙膑也写了一部兵书,叫什么
从各派的各自思想主张上可以看出,各派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下面我们看这些流派的思想在今天表现为哪些观念呢?
5、古今链接 连线题
6、可以说,百家争鸣的智慧精华,惠泽千年,那么百家争鸣的影响是什么呢
从现实可以看出,儒家、法家、道家都对中国社会发展发挥着作用。说明在百家争鸣中,各派的主张都有合理的一面。并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共同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接下来让我们走近这些思想大家,运用他们的观点来处理一个社会问题。
7、角色扮演
分组讨论:
一个少年因国家赋税过重,家里生活困难,偷盗了邻居的钱财。假如你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兵家的代表,面对窃贼,你会怎样评价这件事?
刚才我们扮演了一个流派的代表,现在我们来转换一下角色,当一位君主。
8、学以致用
当时各派思想家都四处游说,假如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君主,你会采用哪家的思想来治理你的国家呢?为什么?
当时各派思想家都四处游说,孟子到处劝说诸侯实行仁政,争取民心,结果,同孔子一样,始终未被重用。老子的思想则备受冷落。而法家却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青睐。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适应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如废除“无功受禄”),强化国君专制权利(如,商鞅变法中“国家直接任免官吏)。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只有法家的思想才能使各诸侯国的政局稳定。
9、结束语
百家争鸣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化高峰。先代哲人们的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一系列智慧早已深入人心,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回首历史时发现,百家争鸣的地位不可超越,这些思想和智慧必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维。
三、作业
1、为一位学派代表人物设计一张名片,班级开设专栏展览。
2、完成自我测评第二题。
3、完成作业本相关练习。
教学后记:本课的教学由于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能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加上课堂设计了能让学生发表意见的环节,所以学生发言比较踊跃,学生有话讲。不足是课堂中对学生发言的评价鼓励性评议不够丰富,对个别学生的参与情况没有很好地掌握,今后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练习。
何文胜
儒家:仁礼 教育 五经 人与人
人与社会
道家:无为 辩证 人与自然
墨家:兼家 非攻
法家:法治 集权 变革
兵家: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事备而后动
百 家 争 鸣
促进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