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巩固新生政权教材分析 “巩固新生政权”──主要讲述抗美援朝、肃清反革命、土地改革等问题;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阐述,说明中国是如何“进入社会主义”的。学情分析 我国现在相对稳定,但政权仍需大力巩固,例如腐败问题就长期困扰党和政府,所以,本课与现实具有一定的联系。生初中已学过中国现代史,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而所讲述的历史与现在时间相距不远,资料较齐全,影视作品也不少,学生具备学好本课的客观条件。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及在这一历程中经历的曲折,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正确认识抗美援朝史实,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保家卫国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巩固新生政权:抗美援朝。教学方法 讲授法为主,穿插学生的讨论探究。教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对整一节课有一定的总体认识。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相关资料。板书设计导入新课: 想一想: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摆在中国领导人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全面解放中国的任务没有完成,国民党旧政权的残余武装、土匪,反动派潜藏的特务,经济凋敝,百废待兴,解放区的有效管理,农民渴望得到土地。新课学习:(一)抗美援朝1、背景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军于1950年9月15日在朝鲜中部的仁川登陆。10月1日,所谓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无条件投降。”美国把战火烧到我国边境,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的城市,还派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2、抗美援朝的原因这是由当时新中国面临的周边形势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新中国采取“遏制”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军就越过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如果让美军占领整个朝鲜,强兵压到鸭绿江边,新中国势将难以安定地从事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国际国内的反动势力的气焰势必更嚣张。因此,抗美援朝不仅与新中国的国家安危密切相关,也与全体中国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相关。3、为什么说中国的抗美援朝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美帝国主义的进攻已经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安全,中国出兵是迫不得已,既是为了支援朝鲜的反侵略斗争,也是为了巩固政权,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所以是一场正义的战争。4、抗美援朝的经过指导学生读图1-13及其文字,让学生了解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进攻阶段:五战五捷,将美国侵略军赶回 “三八线”附近相持阶段:边打边谈,上甘岭战役签订停战协定,取得战争胜利5、结果:中朝军队取得了胜利。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6、面对如此强大的美国,我们是怎样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的?(取胜原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抗美援朝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是胜利的主要原因。7、为什么说中国的抗美援朝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美帝国主义的进攻已经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安全,中国出兵是迫不得已,既是为了支援朝鲜的反侵略斗争,也是为了巩固政权,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所以是一场正义的战争。8、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如黄继光、邱少云等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课堂小结:新中国诞生后,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用巩固新生政权的胜利,证明了新中国的强大生命力。作业布置:1、完成作业本本节课内容2.完成填图册的相关内容。教学反思: 1、 情感目标做的较好,能引进时事进行教育。2、 运用地图显的直观,学生容易理解。3、 由于时间关系,很多历史事件只能是皮毛,如果给学生一些课外时间去了解相关历史内容将更好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