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进入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时 进入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进入社会主义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阐述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之后,通过“三大改造”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背景。从1953年到1957年,中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教材通过专题探究“激情燃烧的岁月”,通过大量真实丰富的背景材料,图文并茂,再现当年轰轰烈烈的激情岁月,以及创下激荡人心的成就和在此程中涌现的一大批优秀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学会收集反映历史特征的素材,提高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展示、回顾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优秀人物为祖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崇敬之情,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感悟“搞好经济建设需要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并体会在和平的年代里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充分感知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取得的瞩目成就以及重大意义。难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教学方法 用探究性学习方法,通过历史资料的再现和感受去了解历史,并且可以在课前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拜访家长和长辈,有条件的可以收集一些反映关于本课时相关内容的资料,可以是语言录音、书籍、报纸及访问记录等等)。结合课件制作的准备和及时调度,充分发挥学生的感知能力,采用讨论、分析归纳、总结或者发表个人观点等多种形式,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感觉“历史就在身边,生活就是历史”的观点,也充分利用本课时引导学生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课前通过拜访家长或者长辈、上网查询等方式收集有关反映在“一五”经济计划期间的资料(可以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真实的历史故事或者对于历史的感受)。
板书设计
历史的回顾出示幻灯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你了解吗(幻灯片)中国在什么时候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学生回答(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专题探索——激情燃烧的岁月出示图片 提问:图片所标记的人物是谁呢?学生回答(孟泰)教师再提问:孟泰精神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即可。教师再提问:孟泰精神在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呢?学生分组讨论。 出示图片知识探究出示材料材料一:鞍钢的历史影像资料以及图片展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前后鞍山钢铁公司的情况对比)。材料二:毛泽东曾经这样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看完了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一五”计划之后,毛泽东对于当年的感慨是否有了新的希望?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进行指导。活学活用说说“一五”期间的建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看看这些建设成就主要集中在哪些地方。(向学生展示一五期的主要成就图片使学生对其有一个更直观的理解。)课堂总结作业布置:1、完成作业本本节课内容2.完成填图册的相关内容。
教学反思:围绕“一五”时期的建设成就展开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对祖国和民族的自豪感,并且感受人们在那个时代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激情,培养学生爱国的情绪和激发报国的激情,充分感悟到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深刻道理,也深刻领悟经济建设需要良好的环境,包括经济环境和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拓展延伸,结合当今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说说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
农村合作社的成立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公私合营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
农村合作社的成立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公私合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