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第一课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内容 第四课时 失去平衡的环境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首先界定了“环境”的概念,指出人类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是重点探究的对象。然后,指出环境问题即是生态系统出现不平衡所导致的结果,并列举了人类在史前时代、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所面临的不同环境问题。最后,从两方面说明了环境问题的全球性特征:一方面世界绝大多数地区都不同程度地面临一种或数种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某个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迁移性的特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转移和扩散。学情分析 由于社会多方位的宣传影响,加之学生的亲身体会、感受,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应该是不浅的,但对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相关表现,还不能进行理性的概括,另外,至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学生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因此,要选择典型而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感受,以加深理解和认识,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什么是环境,什么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知道世界上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全球性;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不同表现,理解环境问题对人类所产生的严重威胁。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收集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材料,了解当今世界的环境形势,并探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人类所带来的严重威胁;通过学习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不同表现,进一步认识人为破坏是产生导致环境形势日益严重的主要因素。培养对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环境形势的严重性,树立环境忧患意识,培养保护环境,创建美丽家园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及成因。教学难点:导致环境形势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教学方法 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中穿插调查法、讨论法等,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增强直观效果。教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准备 课前利用专题探究中的相关材料,并搜集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板书设计(一)导入:flash《梦开始的地方》引出标题——“失去平衡的环境” 解释环境的概念。通过图片归类说明(二)活动1:图片归类,并说明这样分类的理由,从而引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加以解释(三)活动2:想象:没有清澈的水或清新的空气,我们人类会怎样?这个世界会怎样?从而说明人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相协调时,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是平衡的,我们就会拥有繁茂的植被、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河水……当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激化时,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过渡: 环境问题从何时开始就有了?它在不同时期表现相同吗?(四)环境问题的变迁。讲清三个时期里环境问题的不同表现。讲到工业时期时,播放flash《中国年》,请思考它反映了哪个时期的环境问题,反映了哪些环境问题?从而引出工业时期的环境问题的表现。(五)工业时期的环境问题1、请同学们说说现实中有哪些环境问题,其成因和危害是什么。可由同桌稍作讨论,然后回答。之后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内容加以出示。2、出示两段材料,问:它们说明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有什么特征?全球化和迁移性。3、活动:小组讨论,选择任一环境问题讨论措施和建议。(六)小结:说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作业】完成作业本的相关内容。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