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第一课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道难解的题教材分析 本课从整个环境范畴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对环境有一个更为系统的了解,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进一步认识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本课涉及到几对关系:人口与发展、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资源与发展、环境与发展。教材从历史与现实的坐标中去探寻PRED之间的关系,使PRED的内涵更为丰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整个环境范畴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缺乏系统性。用理性的语言阐明它们的关系不仅费力,也完全没有必要。因此,学生只要能认识到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能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即达到了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实例展示分析,使学生感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是一道难解的题却又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学会正确看待PRED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收分析材料及图表的能力,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忧患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PRED四者的矛盾及关系 。难点:从历史、现实的角度辨证的看待PRED四者的关教学点。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探究活动法。教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长江洪灾的资料。板书设计二、导入新课[七嘴巴舌话洪灾]辅助媒体展示:长江洪灾的影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场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激发学生强烈的关注。(或让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图片等)设问1:你们能分析一下造成长江洪灾的原因吗?(学生思考后并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代表回答,并及时点拨和适当板书。并引导学生概括分析—人为因素是造成98长江洪灾的主要原因。(98洪灾的原因:)自然因素:(1)流经地区大部分为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势大。(2)98年夏季气候异常,集中降水,干支流同时进入汛期。(3)中游的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河道弯曲,又是多路来水的汇合地区。人为因素:(1)长江上游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长江河床抬升(2)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使湖泊萎缩,蓄洪能力下降。(3)不合理的水利建设)设问重点让学生概括出: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并引出主题:PRED四者的矛盾是一道难解的题,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知识拓展:何为PRED?三、新课教学设计1.[说古论今]:出示材料《昔日楼兰古国,今日茫茫沙漠》回顾七、八年级知识,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记载中考证、从现实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2。[时空隧道]:从历史的记载中考证(1)引导学生读图2-1、2-2、及其文字说明,并结合八年级学过的相关历史内容,思考问题:两副图分别反映了哪个历史时期?当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分别是怎样的?(建议学生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2-1反映的是史前时期或农业文明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有限,对自然界更多采取的是“崇拜”“顺从”。2-2反映的是我国的东汉时期,农业文明较为发达,人们开始有意识的“改造”自然。(2)让学生读图2-3,设问:该图反映了哪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这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试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一时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工业社会,人类可以比较自由的凭借自己的意志来“征服”、“改造”自然,但随之而来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化,迫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如:从北大荒——北大仓——北大荒;淮河水质的变化;乱砍乱伐——退耕还林等)3.[反思与感悟]:从现实生活中感悟(学生阅读教材资料,教师设问,学生思考并探讨后回答,教师适当点评)(1)让学生读图2-4,设问:你能分析塔里木河流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该流域在城市分布上有何特点,你能分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吗?)(自然环境特点:地处欧亚大陆深处,远离海洋,周围高山环绕,气候极端干旱少雨,地面大部分被流动沙丘覆盖。城市主要集中在河流两侧,塔里木河水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水源。)(2)多媒体辅助展示:塔里木河生态环境破坏前后的相关资料、图片设问:结合图片及课本资料,请你简要分析塔里木河萎缩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但人为因素是主要的。)(3)读教材关于治理塔里木河及其流域内生态环境治理的不同建议,设问:如果采纳了建议一,会给塔里木河的中游和下游带来哪些影响?如果采纳了建议二,又会给塔里木河带来哪些影响?你更倾向于哪种建议?简要说明理由。(建议一的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中游水资源的蒸发和流失,保证下游水量。缺点:耗资多,管理难度大,对中游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塔里木河存在的问题。建议二是一个综合了人口、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方案,从政策、工程、生态建设等多个层次着手解决问题,有利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4.[人地关系大家谈]: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讨论教材上的三个观点,让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组长做好笔记,然后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辨证地分析PRED四者之间的关系。人类要保护与合理的开发资源,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收获与体会]:通过本课的探究,你将如何解答PRED这道难解的题?【作业】完成作业本的相关内容。教学反思:九年级的学生对整个环境范畴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缺乏系统性。本课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让学生对环境有一个更为系统的了解,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进一步认识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本课是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中的一个课题,该课题与我们本次课题研究的内容不谋而合,作为学科渗透环节的一个内容,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讲,也符合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要求。RED问题是第二单元的核心问题,懂得这一关系有助益对整个单元的理解,所以我从不同角度让学生去反思。但这一节课要全部理解是不可能也没必要,同时也要注意和后面知识的内在联系,不能把后面的知识提前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