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第三课 可持续发展——我们的选择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围绕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展开。人口问题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它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要综合地全方位地解决的人口问题。教材首先通过一则新闻报道,引入计划生育政策这一主题。随后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阐述了计划生育政策的理由及其意义,最后列举了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成就,进一步论证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正确性。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人口问题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它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要综合地全方位地解决的人口问题。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理由及其意义。过程与方法 课前调查,材料分析,自主探究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成就,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正确性。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划生育政策的理由及其意义,如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教学难点:计划生育政策的理由及其意义,如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教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准备 调查自己的家庭生活情况。板书设计一、复习导入师提问:中国人口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人口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中国人口数量大和人口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加快带来哪些负面影响?生答。师承转:那么我们该如何减缓或消除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呢?生畅所欲言。师出示: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新课教学(一)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内容、目的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师出示思考题: 1、过去贫困的根源是什么?2、如今致富的原因是什么?生答,师总结并承转: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师提问: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目的是什么?根据生的回答,师超链接: 补充知识并且活动:1、算一算:如果20岁结婚生孩子,100年有几代人?25岁结婚生孩子,100年之内会有几代人? 2、人口素质的提高与资源、环境、发展有什么关系。根据生的回答得出: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重要措施?实现PRED协调发展的关键?(二)感受成就、作用生看图2-22,说明什么 看图2-23,说明什么 看图2-24.说明什么 读P70,提示说明什么 生答得出计划生育政策的直接成就。师出示材料,生思考并得出计划生育政策的间接成就。师说明:间接成就说明这些不仅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还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师提问:计划生育的作用?生答师总结: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压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教育,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注:可将本来用于消费的资金,转为建设资金积累,为现代化建设争取时间。)(三)联系自身,拓展讨论师展示一张图示。认读下列图示,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回答:1)13亿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数字,为什么?2) 13亿又是一个令人忧虑的数字,忧虑什么?3)13亿不仅仅是一个沉甸甸的数字,它还告诉我们一个意味深长的方程式: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就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就会变成一个很小的数目。从中你悟出了什么?学生思考回答。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共少生3亿人。这使我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也为世界人口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我国13亿的基数大,有限的环境资源难以承认人口的无限增长。3)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在任何时候,想问题、办事情都不能脱离人口多、底子薄这个基本国情。只有统筹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师提问:在中国的人口问题上,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做?生答师总结:1、认真学习,积极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2、积极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自觉遵守有关人口问题的法律法规。三、课堂小结生说一说本课的重点知识。师出示知识结构,加深印象。四、布置作业作业本相关内容预习和复习。知识补充: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在农村地区,确有困难的夫妇间隔几年以后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在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各个民族自己的意愿和该民族的人口、资源、经济、文化和习俗等具体情况有着不同的规定:一般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有的地方可以生育三个孩子,对人口过少的少数民族则不限制生育子女的数量。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