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 重建我们的家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时 重建我们的家园

资源简介

第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第三课 可持续发展——我们的选择
教学内容 第三课时 重建我们的家园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三框。本单元主要论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其中前两课强调问题,第三课重在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本框内容主要讨论我国区域环境问题的治理和保护,承接前两框我国人口和资源问题的解决,为第四框可持续发展做了铺垫,是第三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环境问题对城市学生并不陌生,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每个学生都深有感触,但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学生了解和思考得并不多,需加强探究和讨论。另外,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环保观念,但演变为自觉的行动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和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方针及主要措施。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周围环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永嘉楠溪江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为例,通过课堂辩论、讨论、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形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国家和社会为解决环境问题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培养学生环境环保意识,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价值和意义,增强环保意识,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爱护自己的家园,从自身做起做环保卫士,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方针。教学难点: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教学方法 以情境式教学法为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思考,以达到自我教育之目的。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永嘉楠溪江存在的环境问题。
板书设计
一、导入新课,播放动画《家园》后提问:仙鹤的家园怎么了 为什么会这样?可能会飞往哪里?二、回顾我国环境现状,感悟治理环境的紧迫性。过渡:仙鹤的家园也是人类的家园,我们的家园,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家园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播放沙尘暴视频及相关图片资料后提问:我们的家园怎么了?(榜书)我们身边有破坏家园的事吗 学生列举。三,重建家园的措施方法1、面对遭到严重破坏的家园,我们国家非常重视,采取了很多措施,谁能来介绍一下呢?(学生回答,幻灯展示)效果如何?展示一张幻灯“北京的蓝天”。2、家园重建好了吗?破坏家园的行为消失了吗 那么,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4-8人一组,推选一名组长。(讨论时提示角度科技、法律制度、投入、宣传、个人行动等)3、学生展示讨论的成果。挑一组在幻灯上展示,其他组补充。四、关注身边,如何确保楠溪江水为"天下第一水" ?我们找到了那么多的措施方法,已经是一个小小的环保专家了,现在我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展示图片及资料,了解楠溪江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确保楠溪江水为"天下第一水" ?(从政府、相关企业和沿岸居民三个不同的角度谈)五、欣赏一段视频——同在一片蓝天下,加深印象。六、课后作业:以环保小卫士的名义,写一份《环保倡议书》。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履行自我环保义务的同时,宣传环保,倡导环保,让更多的人参与环保,使环保行为社会化,公益化。
教学反思:《重建我们的家园》一课,成功之处(1)课堂架构较好,始终贯彻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课改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导课比较成功,由动画欣赏到辩论热身到正式进入主题,十分自然流畅。(3)有效利用了本土资源,重新开发课本教材,使难点更易突破,重点更易掌握,激起情感共鸣。(4)教学注重了情感体验和德育渗透,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激发他们更热爱深圳,爱护家园。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观看多媒体,欣赏多思考少。(2)课前、课后查阅资料探究问题,一些学生没有查阅。(3)讨论时间把握不好,影响到教学任务未能全部完成。面临困惑:(1)开发、整合教材内容,花费时间和精力太多,每课如此很不现实。(2)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不够强,一些学生仍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3)教学目标实现和中考考试目标的实现存在落差,该如何处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