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与经济成长、科技进步同行 第一课 置身于市场经济教学内容 第三课时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围绕发现区域条件差异、领悟因地制宜地发展、实施区域交流互补、服务家乡建设的思路主线来展开,选择具体案例去领悟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通过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条件差异、经济发展差异,运用市场规律来调节各地经济发展,并为家乡经济发展服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理解优势互补和由此而来的“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了解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些区域特点,能够举例说明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与方法 在计算优势互补的活动中,提高分析典型案例和归纳出一般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区域发展必须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发展观。教学重难点 1、发展区域经济的两条原则,即因地制宜发展各地优势产业,各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2、如何确定各地区的优势。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教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准备 了解温州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板书设计导入新课展示几组图片 请你说说: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今天的贸易和传统的贸易有什么不同 区域分工和贸易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学生观看回答。展示地区优势的归纳总结。展示几组各地的资料与图片及地图。温州有哪些区域发展优势和劣势 学生讨论并总结。优势:地处沿海温州人有经商的传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已经形成了一些产业基地,生产的成本比较低.大量的温州人在全国\世界各地,有广阔的销售渠道.………劣势: 资源缺乏 缺少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 科技人才不足 ………合作探究 。计算:如何优势互补材料。学生思考自由发言。【活动答案】A地的电脑产量是5 000台,B的电脑产量是8 000台,两地的总产量是13 000台;A地的摄像机产量是10000台,B地的摄像机产量是4 000台,两地总产量是14 000台。 A地的摄像机产量(即两地总产量)为20 000台,B地的电脑产量(即两地总产量)为16 000台。两地相互贸易,都发挥了各自的生产优势,彼此都能够获得最大收益。 就A地而言,2台摄像机才能换1台电脑,但与B地交换,1台摄像机就可以换1台电脑;对B地而言,2台电脑才能换1台摄像机,但与A地交换,1台电脑就可以换1台摄像机。贸易双方的交易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经济利益而不是有无的满足。我们国家为了促进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哪些重大的资源调配政策?这充分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什么原则?学生思考回答。(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南水北调。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展示西电东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图片与资料。播放西气东输的视频。学生观看了解。展示“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2005年7月,新疆伊犁召开的“东西部旅游合作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我国东西部旅游资源差异大,适游期互补,应加强旅游业合作共谋“钱景”东西部旅游业分别有何优势与劣势?东西部加强旅游业合作的意义?你的家乡在发展旅游业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学生小组讨论回答。东部经济发达,观光购物游,历史文化游等热流汹涌,西部游客纷纷“东南飞”。西部地区沙漠、雪山、草原等自然景光丰富民族风情多样,令众多游客神往。东部旅游资源种类多,开发水平较高,但规模较小。请你为温州的发展出谋划策:兴建大型钢铁企业和炼油企业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继续加大建设鞋类\眼镜业等轻工业基地的力度,发展出口型轻工业.积极建设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扩大产业门类,引进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把温州建设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大型工业城市.对于上述建议,你认为哪些的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并说明理由. 学生畅所欲言。课外作业:完成作业本及填图册的内容。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