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与文字和书籍打交道》教学设计谢锡柱一、教材分析:在内容选择上,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文字、书写材料等,使学生感受到,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关注生活的历史,借助历史的眼光来认识今天的社会。二、学情分析: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较干兴趣,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多让学生讲。学生会有话说,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三、教学目标:(涵盖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根据不同种类的图片和资料的描述,在观察比较中分析和感受身边正发生着的变化。过程与方法:学生能选择自己身边的各方面的事例,描述它们的历史发展的过程,能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以历史的观点来理解身边的一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介绍我们身边事物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传承文明,设想未来,开拓创新的精神。四、教学重点:学生能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描述身边熟悉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体会从某个事物的历史演变看出社会的发展的进步,体会历史变迁对生活的影响。五、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描述身边熟悉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体会从某个事物的历史演变看出社会的发展的进步,体会历史变迁对生活的影响。六、教学方法(或难点突破):小组合作探究、讲述法等。七、教学准备:收集相关图片八、教学过程:(含各教学环节及其意图说明)【导入新课】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奇特的“礼物” :据说,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在和敌人作战时,敌人派使者送来一份“礼物”:一只鸟、一只鼠、一只青蛙和五支箭。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礼物,而是一封信,一份措辞极其严厉的“最后通牒”。意思是说:波斯人啊,你们应该像鸟那样赶快飞走,或是像老鼠那样藏在地里,或像青蛙那样跳入水中,否则我们就要万箭齐发,绝不留情!今天我们就走进包括结绳记事木刻记事在内的故事,感受它的变化。【新课教学】氏族成员:报告首领,今天狩猎打到了一头野猪,三只羊,五只兔子。我要借一只羊,二只兔。氏族首领:知道了,记下吧。结绳记事借据,每结一结代表向某人借包谷一斗,还债主一斗,则解开一结。木刻记事一块3000年前的小孩子脚印。主人留下这个脚印并刻字,表示主人占有仆人。古代两河流域亚述帝国的书吏在泥板上记录他们的战利品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腓尼基文—欧洲文字的始祖注:腓尼基是古代一个城邦国家,位于叙利亚沿岸,西临地中海,东倚黎巴嫩山,北接小亚细亚,南连巴勒斯坦。由于腓尼基地处西亚海陆交通的枢纽地区,所以航海和商业特别发达。1、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是什么?甲骨文1889年,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翻地时,挖到了许多甲骨,中医称其为“龙骨”,他们将这些甲骨卖给药商。第二年,在北京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药店配方的龙骨上刻有文字,他断定这是商朝的遗物,就循迹去安阳高价收购甲骨。王懿荣被公认为“研究甲骨的第一人”。2、 汉字字体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看课本89页回答。甲骨文由来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3、汉字呈现出什么样的演变特征?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 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 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目前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的甲骨,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 甲骨文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 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比较成熟的文字资料。简便易写阅读了课文中的“学富五车”,你还能说出跟古书有关的词语和故事吗?[汗青]:古时在竹简上记事,采来青色的竹子,要用火烤得竹板冒出水分才容易书写,因此后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又称史册。[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充栋:充满屋脊。形容书籍极多。[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见于《史记 孔子世家》)。后来用‘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阅读了以上材料后,你知道中国古代的书跟什么有关吗?古代中亚和欧洲等地写在羊皮上的古兰经古埃及的纸草古代巴比伦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龟甲、甲骨汉代的竹木简汉代的帛书你觉得这些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吗?竹木简过于笨重;帛书写成的文字难以修改,而且帛价昂贵,老百姓用不起。蔡伦到了汉代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以上的情况得以改变纸 书书 籍电子书籍中国的书写材料的演变:竹木简—帛书—纸书—电子书籍书写工具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关系?书写工具的进步促进了人类对社会经验积累和文化的记录,能够使后人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始发展,减少了所需要的时间,加快的发展的速度,对扩大文化的影响范围同传承起到很大的作用 。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有什么影响?纸张作为文字,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传播更加方便,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你知道世界上其它文明古国是用什么来记载文字的吗?请连线:古埃及 泥板文书苏美尔人 羊皮书和牛皮书中亚和欧洲 甲骨、丝帛、竹木简、纸古代中国 纸草书卷埃及的纸草书卷 在公元前3500年,埃及人就发明了象形文字。书写材料是一种纸草。他们把纸草的茎逐层剖成薄片,然后再一张 张粘起来做成大张纸,再用菜叶汁加上烟渣,调成墨水,用芦苇秆制笔,在纸草上写字。然后把纸草卷成卷,用细绳捆扎起来,即成为纸草书卷。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 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建立了国家,创造了楔形文字。他们用粘土做成一块块长方形泥版,用细绳打上方格,然后用削尖的小木棒在泥版上写字。由于他们写的字的笔画像楔形,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写了字的泥版晾干或烤干,就成了泥版文书。羊皮书、牛皮书 是盛行于欧洲、中亚地区的早期书籍。羊皮(牛皮)纸可以折叠、耐用、便于保存和使用。到了公元4世纪,羊皮(牛皮)纸全部取代了莎草纸,这是书籍史上的一次跃进。当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古代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如今躺在博物馆里成为考古学家的研究对象,而我们仍然在使用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文字时,你应该为我们的祖先而骄傲,同学们,请爱护祖国的文字吧!请同学们在生活中寻找错别字,并把它纠正过来。4.启示身边的一切都有历史,他们都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5.畅想未来以变化的眼光畅想未来事物的变化、世界的变化。6.课后探究当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古代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如今躺在博物馆里成为考古学家的研究对象,而我们仍然在使用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文字时,你应该为我们的祖先而骄傲,同学们,请爱护祖国的文字吧!请同学们在生活中寻找错别字,并把它纠正过来。【课堂小结】变化是永恒的,不变的是人类对于变化的探索,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可以感受到每一件事物的历史趣味,每一件事物的变化故事。九、板书设计:二、与文字和书籍打交道1、文字变化2、书籍的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