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黄河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母亲河-黄河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第二课 山川秀美
第三课时 母亲河—黄河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上中下游的分段点等基本情况
2.能运用地图说出黄河流经的省区、地形以及支流
3.能根据地形的特点说出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以及各河段的特征
4.了解黄河目前的开发利用现状及面临的生态危机,说出治理黄河的措施
[重难点]
重点:黄河流经的省区,地形以及拥有的支流,黄河每个河段的特征
难点:治理黄河的措施,利用地图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教学媒介]多媒体
[课前准备]桌子摆成“几”字型
[教学设计]
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黄河黄》
师: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这一堂课-《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时代,黄河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以及宜人的气候,孕育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祖国的母亲河。那今天就让我们亲临母亲河,一睹母亲河的风貌,让我们走进母亲河。
展示ppt:第一篇:走进黄河
二、教学过程
黄河诗句知多少
请同学们说出关于黄河的诗句。
师:关于黄河的诗句还有很多,其中李白有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黄河之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
生:不是
师:请同学们结合书本和图册找出黄河的源头和入海口。
生:黄河的源头在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入渤海。
师:黄河的干流自西向东流,和我们中国汉字中的哪个字形状比较接近呢?
生:几字
师:对,黄河呈现了一个大大的几字型,我们今天在教室里坐的位置也是一个几字型。
请同学们用笔描出黄河的干流
师:那黄河全长多少?是我国的第几长河?
生:5400多千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师:黄河可分为三个河段,请同学们找出黄河的分段点
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的孟津。黄河可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并在同学当中找到源头、入海口、河口、孟津这四个同学。
分组讨论
把学生按照自己所在的河段分成上、中、下游三队,讨论所在的队流经的省区,地形以及支流分别是什么,每队完成以下表格:
流经省区 支流 流经地形
上游
中游
下游
填图比赛
出示三张空白地图,请三个小组来抢答,看哪个小组既抢的快,又说的正确。
最后出示表格的答案
流经省区 支流 流经地形
上游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 洮河,湟水 青藏高原,宁夏平原,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
中游 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 渭河,汾河 黄土高原
下游 河南,山东 ? 华北平原
欣赏黄河美景
请同学们欣赏黄河的美图。
视频展播
请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要做好记录,在这个视频中尼能了解到黄河的上、中、下游分别有怎样的特征,以及我们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治理黄河。
请同学根据视频说出黄河上游的特征
出示上游特征:峡谷多,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黄河中游的特征
出示黄土高原图片,并请同学结合图片说出黄河中游可能具有的特征
出示中游特征:含沙量大
黄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
黄河下游的特征
出示ppt,一般河流的图片和黄河下游的图片,请同学们比较这两张图有什么区别?并想想为什么会这样
讲解:因为黄河下游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平原的特征是宽广地平,流经黄土高原到地势平坦的下游,水流速度减慢,黄河中的泥沙就会慢慢的沉积下来,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又叫“地上悬河”
 出示动态图片,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提出:黄河下游没有支流的原因(水不可能从低处流到高处)
出示下游特征:地上河
黄河存在的问题
黄河除了下游有地上河这一问题之外,还存在断流这一问题,出示断流的漫画以及凌汛的图片,解释这是由于到了三四月份,南北方气温相差大,在几字型中段河水就会结冰,产生凌汛这一现象。
师:除了地上河,断流,凌汛这些自然问题外,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黄河还存在着河水污染这一问题,这些问题使我们的母亲河在哭泣。
第二篇章:拯救黄河
请同学们说说在刚才的视频中提到了哪些治理黄河的措施。
上游:修建水力枢纽,引水灌溉
出示黄河上中游水电站示意图
中游:植树造林,进行水土保持工作
下游:加固堤坝
师:但是堤坝不可能一直加高,怎样才能使下游的泥沙沉积量减少?
 所以治黄的关键是――治理泥沙
母亲河在微笑
出示治理后的黄河流域图片
身边的母亲河
诸暨人的母亲河――浦阳江,说说浦阳江的现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