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思想的牢笼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冲破思想的牢笼

资源简介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第二课时
课程标准
1-4 列举历史上的有关言论,体会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2-4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教材分析
“近代科学的诞生”是上一课时内容的延续,本课题以培根、哥白尼、布鲁诺、牛顿为代表,阐述了这一 时期人类在认识自然方面的系列突破,让学生知道近代科学的诞生对解除宗教蒙昧以及重新塑造人们世界观、价值观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在本课时的教学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了解科学史上代表人物的理论贡献,感受近代科学的诞生对欧洲中世纪思想产生的冲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举科学史上代表人物的理论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书籍、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辨证分析历史上有关人地关系的言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哥白尼、布鲁诺、牛顿事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史上代表人物的有关言论,进一步体会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向学生传播科学思想,激励学生认真学习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的图片和史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闪亮登场 活动设计,展示图像5-18、19、20、17、16(要求最后一个必须是培根)等其他当时科学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总体上对当时近代科学家的认识,认识他们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成功引入本课课题
提问:猜猜看他们都是谁?并用一句话说出他们的最大贡献。
新课教学
三、近代科学的诞生
1、原因: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自然观念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15、16世
纪以来,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念出现了。
2、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人高于自然,能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①利用自然:“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是英国近代哲学家。他认为,人类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在认识上获得真理,在行动上得到自由。由此,他尖锐地批判经院哲学脱离实际,揭露经院哲学隔绝人和自然的关系,堵塞认识自然的道路,禁锢人们的思想,号召人们从盲从权威中解放出来。
○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辩论的方式。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者辩论时,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中去把握这两种观点,认识它们各自的合理性,特别是对征服自然思想的历史合理性给予必要的解释。
活动设计中两种对立的看法代表了两种对待人地关系的态度。第一种观点强调人地关系中人的主导地位;第二种观点强调人地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第一种观点是人们从畏惧大自然的年代中觉醒,开始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就其产生的时代来说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但是随着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人类滥用自己的知识,盲目开发、破坏自然,给人类乃至整个地球上的生灵带来诸多的灾难,(温室效应、沙尘暴,水资源)由此人们开始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课文把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纵向发展转换成共时性的不同观点,使历史问题以学生现实关怀的形式体现出来,拉近了历史与现实、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表面地理问题—人对自然迷信愚昧—这是教会想要的)
②科学家研究探索自然
○布鲁诺在刑场上对那些刽子手说:“你们对我宣读判词,比我听判词还要感到畏惧。”结合图片,让学生思考布鲁诺这句话的意义。为什么他们会感到畏惧?(主要从科学必将战胜宗教迷信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思考:一方面突出布鲁诺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突出近代科学诞生对中世纪神权思想的冲击。)
○让学生比较托勒密、哥白尼以及布鲁诺的思想,明白人类的科学探索是循序渐进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图片或者科教片,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宇宙观,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托勒密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通过系统的几何学证明,提出了自己的宇宙结构学说,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地心说”。地心说后来成为基督教的重要理论支柱,统治了欧洲一千多年。图5-18不仅向学生展现了中世纪神学的宇宙论基础,同时也交待了近代科学诞生的思想背景。
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他对托勒密的地心说产生了怀疑,以毕生的精力建立起一个新的宇宙体系,即“太阳中心说”。后人常常把科学上的重大的发现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由此可见哥白尼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哥白尼懂得自己学说的革命意义,害怕教会的迫害和研究成果被扼杀在摇篮里,迟迟不敢公开全部研究成果,直到年近古稀的时候,才决定出版《天体运行论》。由于日心说与基督教义相违,该书曾受天主教会查禁。课文选取哥白尼这个案例,主要向学生说明,科学与宗教神权是对立的,科学每取得一次进步,都是对宗教神权的一个挑战。
布鲁诺是意大利著名思想家,他热情宣传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通过《论原因、本原和统一》《论无限宇宙和世界》等著作,从多方面补充并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进一步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思想。他的这种思想促使人们从有限的封闭世界走向无限的宇宙。布鲁诺的行动激怒了教会当局,宗教裁判所将他投入监狱,最后把他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图5-19是一幅想象画,说明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有时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活动]
虽然哥白尼的观念在今天看来是错误的,但是,他的观念不是武断的,他不依据权威、不迷信权威,把自己的观点建立在观察和证据的基础上,而不是直观和想象的基础之上。哥白尼的假说从客观上动摇了中世纪神权统治的思想基础,对人们冲破神学思想的束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否定了教皇的权威,鼓励人民去探索自然现象,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的贡献主要在物理学领域,其中最突出的成就就是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虽然是一位彪炳史册的科学家,但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牛顿出世前三个月父亲已经去世,出生时牛顿身体非常虚弱,这给了牛顿渴望父亲的动力,当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父亲原型时,上帝(天父)便是牛顿追求的父亲的替代品。因此牛顿一生都醉心于神学的研究。在1687年,牛顿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后,在世界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从此揭开了人类认识宇宙的新纪元。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在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贡献!因为它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但那时,牛顿也碰到一个爱钻牛角尖的人,向他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地球为什么会自转?又为什么会公转?”牛顿当时回答道:“这是被上帝踢了一脚。”牛顿在其晚年已钻研神学了,正因为如此,才回答得这么可笑。
4、科学的作用
可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者阅读过的科普读物,举例说明科学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说明科学的作用。而科学史上类似的事例,可以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查找。
[活动]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很多,比如,1846年发现海王星后,许多人猜测它的轨道外面可能还会有行星。洛韦尔和W.H.皮克林详细算出这个未知行星的位置。经过多年寻找,1930年初汤博发现了这颗行星,证实了洛韦尔和皮克林的推断,这颗行星就是冥王星。这个事例说明,科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
课后小结:“近代科学的诞生”以培根、哥白尼、布鲁诺、牛顿为代表,阐述了这一时期人类在认识自然方面的系列突破,让学生知道近代科学的诞生对解除 宗教蒙昧以及重新塑造人们世界观、价值观方面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