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 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

资源简介

第四课 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
课程标准
1-4 从历史和地域两方面,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1-5 认识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国际比较中感受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要求
1.运用史实,说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以及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任务。
2.通过地图、图片等材料,说明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多极化趋势;通过具体案例,认识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是威胁和平的主要因素,体会和平对世界发展的意义,树立热爱和平的情感。
3.比较、分析相关数据和资料,知道南北问题的渊源、表现,认识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对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作用。
4.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中国的现状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树立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激发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
教学重点
1.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和平”展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最后,总结了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
2.阐述了当今世界的另一个主题──发展指出当代世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点出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在勾勒了当代世界的两个主题后,回到中国自己的现实问题上中国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同在,最后,指出青年一代应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学难点
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多极化趋势;
2.认识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对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作用。
3.树立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激发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
教学方法
1.讲授法为主,穿插学生探究。
2.探究式教学为主,对一些难解的问题加以讲解。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展开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冷战”后的和平主题
导入新课
出示北约轰炸南联盟、9·11恐怖袭击的图片。这些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发表看法。再继续提问:这就是今天的世界的主题吗?学生继续发表看法从而导入新课。
新课活动
你了解吗?
提问:你知道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吗?这在国际上引起怎样的影响呢?
板书: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格局终结。
教师请学生介绍这一巨大的历史事件所引起的消极影响(原来所隐藏起的矛盾日益公开,并导致局部的动荡)。
请学生分析当今世界总的格局是怎样的?
板书: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请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格局
教师进行总结并板书。
板书: 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日益状大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民的教训
原因 核大国的核震慑所起到的作用。
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
专题探究:关注世界和平
苏联解体
出示教材图1-44地图,请学生简要分析一下苏联与今天俄罗斯在地理区划上的区别。
请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前苏联包括现在今天哪几个国家?其中哪个国家是核心地位?
苏联的解体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它对我们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政治改革有什么样启示?
你认为今天的俄罗斯还拥有像前苏一样同美国对抗的能力吗?理由是什么?
北约东扩
出示材料
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国家加入北约后,美国的军事基地已直抵俄罗斯北部边境,中东欧地区也不再是美俄双方的军事缓冲地带,而如果格鲁吉亚能在2007年成为北约正式成员国,北约的军事触角将伸向俄罗斯“柔软的腹部”。由此,被北约紧密包围的态势使俄罗斯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请学生分组探究
北约组织自50年代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对哪一国家影响最大?
根据教材图1-45图分析最近加入北约国家哪些?
比较“冷战”时期与“冷战”结束后欧洲版图的变化,说说世界格局有些新的特点?
祈盼和平与挑战和平
出示图片
(1)请你分析,在上述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2)中东问题如何来解决,请你献计献策
(3)伊拉克战争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学反思
学生懂得没有和平就难以发展
图片教学生动有趣,并结合媒体让学生关注世界局势
若有视频效果会更好了
第二课时 “南北”关系与“发展”主题
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在美国,每15人就拥有一台计算机,加拿大为24人,欧盟为55人,日本为91人,而在拉美,每1120人才有一台计算机,在非洲(队南非除外,每189人拥有一台),平均25127人才有一台计算机。
请同学们思考这一数反遇了什么问题,你认为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进行分析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发展问题(板书)
出示材料:材料1:加蓬总统奥马尔·邦戈说:你们利用了非洲,而当你们吃饭了肚子的时候,你们却要非洲不要那么别扭。
材料2:赞比亚总统说:发展中国家受到他们所欠的千百亿美元的债务,以及对他们的出口的限制和为改善他们的经济而实施的国际计划的束缚。
材料3:古巴主席卡斯特罗指出:虽然这里的与会者们有着崇高的理想,但是在一个原材料贱买工业品贵卖因而富有者愈富、穷者愈穷的世界上,是不会有社会发展的。最需要人才的国家,人才被掠夺;利率越来越高;外债高达1·5万亿美元,造成严重恶果;资金从穷国流向富国。他指出,在存在妇女和种族歧视的地方,是不会有人权的。在自私自利的地方,是不会有团结的。他还揭露了霸权主义和任何借口对第三世界小国干涉。他说,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有社会发展的。
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会议上有不同的声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南北矛盾?
问题与思考:你能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些宝贵的建议吗?
南北问题的根源(不公正的国际秩序)
你能分析出南北问题出现的历史根源吗?
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侵略。
不公正的国际秩序没有改变
八国峰会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的材料分析当今的国际秩序的实质
数字的对比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资料设问:这些数字反映了什么?
这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的影响?(课堂讨论)
非洲:苦难的延续
分组讨论:教材上的三种观点。
教学反思
认识到造成贫富的原因是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设置大量的思考性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如果引进一些时事内容就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了
第三课时 新世纪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导入新课
教师可提问:我们政治课已学过了我国的国情。那么我国情最大的国情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分析然后引入新课
我国的国情(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请学生分析为什么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科学技术水平不高
民族文化素质不高
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
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请同学们分析我们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呢?
有着良好的国际环境
科技革命突飞猛进
国内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请同学分析我们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呢?
国际竞争激烈
经济、科技同发达国家差距还较大
国际还不太平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出示中国小康社会的标准。请同学们根据现实分析目前我们的小康社会还存在着哪此问题?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请各小组按课前预习的要求出示自己所搜寻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所存在的差距。)
教师要进行点评,对一些认识不全面的观点进行分析纠正其认识。
课堂大讨论:
我们应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作哪些事情。
教学反思
理解我国当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落实情感目标
一个巨大的坟墓:世贸中心南部塔楼结构解体。
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迪纳市中心一条街道
美军轰炸伊拉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