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伴我长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社会伴我长大

资源简介

一、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本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说明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不仅为人们的生存,生活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和精神条件,而且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也离不开社会的环境和熏陶。针对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个人与社会及个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自我,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合格的社会成员。
(二)学习目标
1、从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的事例和故事中,体会个人与社会紧密相连的关系,进而理解什么是社会。
2、正确认识自己,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合格的社会成员。
(三)学习重点
正确评价自己
(四)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主动探究,自评互评,升华主题
(五)教学准备
教师:投影仪,刻印资料,录音机
学生:1.向同学、家长、老师征求评价2.排练小品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社会伴我长大
学生表演小品《水滴与大海的故事》
教师点拨:浩瀚的大海是由无数水滴组成的,水滴也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显示自己的力量,个人如水滴,社会似大海,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读一读,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二《狼孩的故事》
说一说:我们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作为社会的成员,在社会中成长。社会为每个人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社会为你提供了什么?(参考图册P2《社会伴我成长》)
学生各抒已见
过渡: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别人所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我们应当承认,人类胜过动物的主要优点,就在于我们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一个人的存在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还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人类社会群体的成员。每个人从生到死,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
4-6人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图6-2根据画面和自己日常学习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我们生活在哪些社会群体中?(同龄群体,学生群体,消费群体,……)
2)、社会群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你能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3)、社会群体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可能不同,你能举例说明吗?
小组代表交流讨论结果
阶段性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大量事实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不可能。”你信,你不妨试一下!
过渡:人生活在社会中,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社会成员,不但要正确认识社会,还要正确认识自己,如何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镜子,你不妨“以人为镜”来知得失!
活动一:
(一)课前,学生利用征求表分别向家长,教师,同学征求对自己的评价,并请家长、教师、同学用信封封好。
(二)自画像:___(画一种最能体现你特色的动物,并用简短的文字描绘“我心中的我”)
(三)打开信封: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进行比较。
(四)说一说:当来自周围的评价与自我的看法不一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各抒已见,教师予以归纳:要正确认识自己,就应该对自己有比较全面的评价,既要看到优点,也应看到缺点,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中不断进步。)
活动二:
认识自己的十问法:
我是谁?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
(请你把头脑里浮现出来的答案一一写10个,可以不给别人看,想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要有顾虑,每次回答的时间为20秒,写不出可以略去,继续往下写,不应再回头,事后自我分析,分析材料见材料四)
自评互判:
(1)本课时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你想要了解的知识?
(2)本课时,你在课堂上表现如何?我们今天的小礼物送给谁?哪一组?最合适?为什么?
升华主题:欣赏录音散文:《欣赏自己》(见材料五)
(旨在说明人离不开社会,社会离不开人,要正确认识自己。)
作业:过去的我:
   现在的我:
   理想的我:
板书设计:
材料一:《水滴与大海的故事》
旁白:一小水滴在大海的怀里生活了许多年,他总觉得是大海埋没了他的英姿,因此整日埋怨大海。
小水滴:我本来长的很美,是你埋没了我,我非常伟岸,有力量,因为你在,才显示不出我的力量。
大海:孩子,你还小,你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没有看到不足之处,假如你离开集体,你就不存在了。
小水滴:我才不信,没有你我会更棒,不信,走着瞧!
小水滴说完后,一跃上了岸,数分钟后,在太阳的暴晒下,小水滴消失在空气中,连后悔的时间也没有。
材料二:《狼孩的故事》
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的一小城附近,一位牧师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这两个女孩,大的约七八岁,起名卡玛娜,后来活到了十七岁,小的不到两岁,在不到一年后死在了孤儿院里。卡玛娜不喜欢穿衣服,若有人给她穿上衣服她就把衣服撕下来;用四肢爬行,卡玛娜喜欢白天缩在黑暗的角落里睡觉,夜里则像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想逃回丛林。她有许多特征都和狼一样:嗅觉特别灵敏,用鼻子四处闻寻找食物;喜欢吃生肉,而且吃的时候要把肉扔在地上才吃,不用手拿,也不吃素食;牙齿特别尖利,耳朵还能抖动。她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当于三岁半的儿童。(旨在让学生理解人离开社会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材料三:
父母眼中的我:
老师眼中的我:
同学眼中的我:
说明:1、评价者实事求是,征求者不计较他人评价;
   2、评价不一定科学,合理,仅作参考。
材料四:
附分析(要求写完后,学生自己对照进行分析)
1、答案的数量和质量,看看你一共写出几个答案,若≧9则大体上可以认为没有特别的障碍。若≦7则可以认为是过分压抑自己。
2、回答内容的表现方式,有三种情况:A符合客观的情况,如“我是大女儿”,“我是中学生”;B主观解释的情况,如“我是老实人。”“我胆子小。”;C中性的情况,在主观评价中,最好是既说到自己好的方面,也说到自己不足之处。
3、回答内容是否涉及自己的未来,哪怕只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有,则说明自己有理想,有抱负,在现实生活中充满生机;无则可能说明自己对未来考虑不多。(摘自《学校心理辅导》)
材料五:散文《欣赏自己》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只是一颗星辰;
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只是一棵小草;
也许你想成为大河,可你却只是一泓山泉
于是,你很自卑。
很自卑的你总以为命运在捉弄自己。其实,你不必这样:欣赏别人的时候,一切都好;审视自己的时候,却总是很糟。和别人一样,你也是一片风景,也有阳光,也有空气,也有寒来暑往,甚至有别人未曾见过的一棵春树,甚至也有别人未曾听过的一阵虫鸣……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做不了伟大,就做实在的自我,平凡并不可悲,关键是必须做最好的自己。不必总是欣赏别人,也欣赏一下自己,你会发现,天空一样高远,天空一样广大,自己与别人有一样的活法。走向超越的只有靠你自己。
2005-10-21
下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