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我们的选择中考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我们的选择中考解析

资源简介

初三人教实验版历史与社会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我们的选择
中考解析
一、命题规律和趋势
1、根据近几年中考试题分析,本课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
  (1)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对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的贡献。
  (3)我国应对资源危机的举措。
  (4)我国对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的措施。
  (5)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本课试题设计题型选择题与材料分析题并举,其中以材料题居多,主观题考查知识点集中在(2)(3)(4),选择题在各考查的知识点中都会出现。
3、学法点津:
  (1)运用相关图表、数据等资料,感受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就,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2)运用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解决资源危机的措施,树立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3)列举身边的实例或相关资料,说明国家为解决环境问题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4)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典型示例
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开源”的是( )
A.在农村建房时要把平房改建成楼房     
B.在宜林的荒地、荒山进行植树造林   
C.将居民住宅迁移到荒坡   
D.把可垦荒地辟为耕地
答案:BD
解析:
  自然资源的“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从题面上来看,BD属于“开源”问题,而A、C属于节流问题。
2、下列做法符合“变废为宝”原则的是( )
A.一水多用     
B.旧轮胎一律丢弃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C.成立废品收购站  
D.废电池、废玻璃一无是处,不必回收
答案:AC
解析:
  通过读题,可知A、C两项符合。B项旧轮胎可以视情况而进行再加工,并不会造成安全事故。D项废电池、废玻璃等都可以变废为宝。
3、关开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少     
B.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为:自东南向西北减少,我国耕地的分布也是东多西少,因此我国水、土资源配合良好  
C.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配上的特点为:夏秋多冬春少  
D.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长江,其次是黄河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我国水资源的特征及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南多北少,而我国的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不选;我国水资源的河流分布:由河流的径流量来决定,长江水资源最丰富,其次是珠江,故D不选。
4、下列地区中,能源资源相对短缺的是( )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答案:D
解析:
  我国许多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衡的。A地区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B地区的能源主要有水能、地热能等,C地区煤、石油资源丰富,南方地区除水能资源丰富外,其他能源相对短缺。
5、关于“三北”防护林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绿色万里长城”     
B.“三北”是指东北、华北、西北  
C.“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整治环境、改造自然的一项伟大创举
D.“三北”防护林工程覆盖大半个中国,中国不会再有水土流失问题
答案:D
解析:
  “三北”防护林工程约占国土面积41%,是解决北方风沙危害、水土流失等生态灾难的,尽管如此,中国的水土流失问题不会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
6、下列不属于我国基本国策的是( )
A.实行计划生育     
B.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C.加大经济发展的力度
D.保护环境
答案:C
解析: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B项是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D项是环境方面的基本国策。
7、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世界国力最强的国家
②中国地大物博,人均资源丰富
③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④在世界各国中,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
  考查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掌握,对我国人口、资源等要素加以综合,并联系世界地理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综合国力跃居到第七位而不是首位,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
8、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美期间发表演讲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下列说法中与这句话的意思不相符合的是( )
A.中国人多,家大业大
B.从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来看,中国根本谈不上地大物博  
C.中国人口形势十分严峻
D.中国人口过多,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阻碍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答案:A
解析:
  温家宝总量的一席话并没有直接说出我国人口多带来的一些问题,而是以算帐的形式,暗示了人口的问题。
9、2008年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透露,2007年广东常住人口约9449万,三年间增加了1145万,加上广东人口结构、素质等问题仍然没得到根本性改变,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广东省仍然要实行计划生育,其目的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民素质
C.控制男女比例,改变失衡状态
D.实行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答案:A
解析:
  题目考查的识记性内容,即:计划生育的目的。
10、材料一:据统计,生产1吨塑料,需消耗3吨石油。在中国每天大约用掉30亿个塑料袋。全国塑料废弃量每年超过300多万吨,而塑料的降解一般需要100到200年时间。
  材料二:2007年底,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中分别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下发“ 限塑令”的目的是什么还有哪些有效方法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请你为“ 限塑令”的实施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通知发布后,一些市民认为是否使用塑料袋,是我自己的事,他人无权干涉。对此,你是如何看的?请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加以说明。
解析:
  材料题注意归纳出材料意思。
参考答案:
  (1)材料一:能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材料二:国家对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进行了必要的干预和管理。
  (2)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塑料袋的生产和消费量,减缓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起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加强的塑料袋回收利用,发展“废弃物资源化”、研发塑料袋替代品等新兴产业。注: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角度写宣传标语即可。
  (3)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它公民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1、2008年3月10日,香港商报刊发了题为《咸宁争当“两型社会”建设排头兵》的文章,全方位推介了我市在融入武汉城市圈过程中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对接等方面的探索。作为我市加速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咸宁大畈核电项目前期准备已经启动,咸宁成为中心内陆首个建设核电地区。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材料及九年级本课相关知识,回答:
  (1)“两型社会”具体指什么?
  (2)咸宁建设“两型”社会体现了我国什么发展战略?
  (3)请列举我们在坚持这一发展战略过程中具体可行的例子。(至少两例)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弄懂“两型社会”的含义。
参考答案:
  (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可持续发展战略。
  (3)答案示例:①大力发展核电。②利用风能、太阳能。③发展循环经济。④植树造林。
在线测试
一、选择题
  2008年1月10日以后,我国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出现了持续二十多天的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交通、电力、通信、农业等部门造成严重的损失。请回答1~3。
1、下图阴影部分是这次冰雪灾害最严重的省份。这些省份绝大部分处于哪个地理单元?( )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2、上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省份名称分别是( )。
A.①贵州②湖南③湖北④江西 B.①湖南②湖北③江西④贵州
C.①湖北②贵州③江西④湖南 D.①湖南②贵州③湖北④江西
3、这次冰雪灾害造成了南北交通中断,使北煤无法及时南运,导致广东地区许多以煤发电的电厂能源告急。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我国资源的( )问题。
A.人均占有量少      B.优质资源少
C.分布不均衡        D.利用不科学
4、“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的宣传画反映了我国的一项政策是( )
A.晚婚             B.晚育  
C.优生             D.少生
5、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有利于( )
A.改善生活环境质量       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扩展资源开发空间       D.改变资源时空分布
  某林场原来靠大量砍伐树木赚钱,每年的效益却很低。后来,林场领导改变思路,通过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来发展。两年下来,一棵树没砍,却实现综合经济效益近千万元。据此回答6~7两小题。
6、该林场的举措体现了(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法制意识增强
C.科教兴国战略        D.资源人均意识增强
7、该林场没有砍树,综合效益却反而更高,这说明( )
A.经济发展无须开发利用资源  B.其他林场都应全部模仿这个林场的做法
C.只有发展生态旅游才是出路  D.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更加促进经济发展
8、既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  
C.节约保护资源        D.依法保护环境
9、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欲要取之,必先与之     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     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节油、节电今年将成为中央和国家机关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2008年6月20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计划使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车全年油耗降低20%,办公区用电减少5%。据此回答10~11题。
10、这一要求( )
①有利于节约能源         ②有利于减少环境的污染
③有利于减少公用经费支出     ④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列规定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①外出办公包括出差,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②倡导干部职工尽量使用私家车 
③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夏季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高于20摄氏度 
④办公室白天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12、材料一:下列一组图代表某区域环境随时间推移而变化。
  材料二: 2007年,北京进入4月已是草木葱绿,而沙尘暴今年还没有光顾京城,包括北京在内的北方地区遭受沙尘暴侵袭的时间较常年大大推迟,同时全国也只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沙尘天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给材料一中的这组漫画取个合适的标题。
  (2)导致材料一所绘地区环境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善该地区已破坏的环境?请用文字描述图4中我们应看到的情景。
  (3)材料二出现的现象,主要得益于我国哪一防护林工程?建设该防护林网体系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4)两则材料,启示我们应该走怎样的发展之路?
13、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及与世界水平的比较表
资源总类 总量 占世界储量 世界人均水平的 世界排名 主要分布地区
石 油 1145亿吨 2.6% 1/15 41位 东北、西北、华北
天然气 47万亿立方米 0.9% 1/9 35位 东北、西北
  根据上表说出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基本国情。我们应对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 " \l "# )]
DACCCADAAAA
 12、答案要点:
  (1)符合题意即可得分,如“变迁”等。
  (2)人类不合理地毁林开荒;植树造林;(情景描述应朝环境改善的方向阐述,否则不得分)
  (3)三北防护林工程;防风固沙。
  (4)两则材料,启示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3、答案要点:
  (1)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均匀。
  (2)措施:开源节流、跨区域调配(资源空间调配)、加强立法管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写出其中三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