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说话──从数据图表看我国经济发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让“数据“说话──从数据图表看我国经济发展》

资源简介

《让“数据”说话──从数据图表看我国经济发展》
教学设计
东浦中学 翁素玲
【复习目标】   
1.归纳并运用数据图表题的解题技巧;能正确理解图表中数据的含义并通过比较分析数据归纳、提炼相关知识(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2.通过数据图表的比较分析,系统总结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发展迅速但综合指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逐步归纳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科技水平低,地区发展不均衡、单位能耗高、人口众多等)。
【设计理念】
  新课标复习理念对复习课教学提出了“四化”要求,即:知识系统化、方法具体化、题型类别化、解题规范化。本专题复习的预设过程,是努力实践这种复习理念的一个思考过程。首先,本课定位为专题的复习方法指导课,怎样引导学生归纳出数据图表题的解题方法并提供相关材料予以运用实践,这是本课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其次,所有的数据图表均以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要素为内容,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快但综合指标低于世界水平。围绕着“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这个核心问题,逐一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科技问题、人口问题、资源与环境问题、区域不均衡问题等,从而系统梳理了我国面临的PRED问题及相关对策。从整体设计上看,图表数据题的解题技巧引导运用的是明线,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及问题的探讨是暗线,两者结合,落实复习教学知识系统化、方法具体化、题型类别化的要求。从能力培养上看,解题技巧的引导主要是归纳能力的训练,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分析,是方法的运用和演绎,是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
  【复习过程】
  【导入部分】 呈现:课题──让“数据”说话
师:数据会说话吗?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通过一组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数据,共同探讨数据图表题的解题技巧。
  呈现:副标题──从数据图表看我国经济发展。
【环节1:以“发展速度”引导解题技巧】
  师:既然数据会说话,请你告诉大家,屏幕上的数据要告诉我们什么?
  呈现:①孤立的数据:0.36(孤立的数据,意义不明确)
  ②一组数据:0.36,1.87,9.92,30.07。(意义仍旧不明确)
③表格:1978-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
师:表中的数据0.36代表什么?你是如何获知的?30.67呢?
  由此图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师:结合平时解题经验,说说你是如何读懂数据图表的?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一一呈现)
  关注标题,了解图表内容。 纵横联系,明确数据含义。 比较数据,分析内在特点。
师:除了表格外,我们还可以用统计图来反映我国1978-2008年GDP的变化情况。
呈现:1978-2008年中国GDP的统计图(柱状图)
师:与表格相比,统计图在反映数据变化方面有什么优势?
呈现:1978-2008年中国GDP及增长速度的统计图(柱状与曲线图)
师:与前面只反映GDP变化的统计图比较,读懂这幅统计图还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呈现)关注图例,补充说明图表。
师:请各位同学用1分钟的时间来理解我们共同归纳的解题技巧。
【环节2: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运用解题技巧】
(一)资源环境问题  
1.呈现:2008年四国GDP能耗比较图  
以“能耗单位”来理解单位能耗的概念。 我国经济发展能耗高(能耗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破环生态)
分析比较:
(1)由图可知,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
(2)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二)人口问题:
1.呈现2008年四国人均GDP比较图
(1)由图可知,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
(2)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运用解题技巧,分析:中国的人均GDP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过渡语:GDP和人均GDP的区别涉及到我国人口总量。下面,我们看一幅有关我国人口情况的数据图表──
2.呈现1962-2007年中国人口变化统计图
 运用方法读图并分析: 数据告诉我们什么?你是看样获知的 (总人口增加,增长率降低)
链接中考:(2010宁波)
(1)左图呈现我国哪些人口问题 (2分)(我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大)
(2)上述人口问题对我国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4分)(生态失衡(或环境恶化); 资源人均占有量减少;就业压力增大;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经济的发展等)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左图中折线图与柱状图形成的原因.(4分)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经济发展,人均寿命延长,人口数量大;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下降; 人口出生率下降,使人口增长速度减缓.(一点2分) )
师:以上两张图表反映的都是人口问题。根据平时所学,你认为我国还有那些因素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
过渡语:同学们列举的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很多,我们将逐一让数据图表来说话,来证明。接下来,我们来看──
(三)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呈现:2009年中国各省GDP所占比例示意图
  分析比较:
(1)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获知的?(在分析过程中强调方法运用)
(2)针对图中不足,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
变题:(3)针对图中不足,西部应采取哪些措施 (4)针对图中不足,东部应采取哪些措施
  注意:饼形(扇形)图读图注意事项(强调方法)
(四)科技水平 呈现:中国与世界创新型国家比较表(2008年)
比较分析:
1.问题:科技贡献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自主研发能力差。(要求学生用表中数据陈述)
2.对策:科教兴国战略,尊重人才,尊重知识
【总结与归纳】
1.利用板书提问:资源与环境、地区差异、人口、科技水平、经济发展五者,相互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在学生发言中,总结,板书:
3.结束语:一系列的数据图表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也有很多不和谐的音符。因此,我国要借助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科技水平,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追求绿色GDP。
让我们再次回顾数据图表题的解题技巧,希望大家能学以致用,在学习与生活中能从数据中获取信息。
【课堂练习】(2009杭州)
材料一:浙江省及省内部分大市GDP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年度地区 1978年 2000年 2007年
浙江省 124 6143 15649
杭州市 28 1382 3441
台州市 13 822 1722
丽水市 5 136 433
材料二:浙江省是江南水乡,但是如今“水乡竟闹水荒”。为缓解“水荒”,浙江省努力打造节水型社会,并提出目标:争取到2010年,全省万元GDP用水量要降到130立方米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从而初步建立起节水型社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你能从材料一的数据中发现哪两条信息?(2分)
(1)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4分)
(2)请从人口、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浙江省闹“水荒”的原因。(6分)
(2)浙江省人多地少,人均水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利用不科学,浪费损失严重;由于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水资源的污染,从而引发“水荒”;(能从三方面合理表述均可得6分)
(3)请你针对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浙江省情,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以促进浙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4分)
(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均可。如:针对材料一,遵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发展原则等;针对材料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等(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