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有一双小巧手》一、活动背景分析?在一个强调素质教育的时代,只要求学生好好学习争取高分是远远不够的,?其他方面的素质也需要一起培养的,尤其是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如今现状,父母包办生活所有,认为孩子只需要终日埋头苦读,以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很坏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认为: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只有让孩子在操作中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才能使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通过自己的小手去体验生活,体验知识,体验社会。并不是心灵手巧,而是手巧才能更聪明。创意手工正是典型的手脑并用、手眼协调,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大脑,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力。因此,开展“我有一双小巧手”综合实践活动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活动目的?1.通过手工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的手工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3.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4.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活动重难点:通过手工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的手工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三、活动形式及准备?1.准备折纸天鹅的教程PPT?,有详细步骤和视频?2.18㎝×18㎝白纸、彩纸、透明胶、胶水、剪刀、彩笔等制作材料。?四、活动过程??本活动分为四个阶段:主题生成阶段—方法指导阶段—中期交流阶段—成果展示阶段?【第一阶段】主题生成阶段?阶段目标:?1.欣赏白纸折成天鹅的过程?2.小组讨论有关天鹅的外貌、身体结构等。?让学生自主欣赏并且以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谈论一下天鹅的外形以及制作步骤,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第二阶段】方法指导阶段?阶段目标:?1.小组讨论制作步骤并开始实践;?2.调查每个小组的制作的情况。????2.活动过程指导要点:?让学生根据自己小组探究的制作过程,互帮互助,掌握折纸步骤。?【第三阶段】中期交流阶段?阶段目标:?1.以个人展示的形式来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交流,主要说自己的制作过程。?2.全班学生集体讨论说说独立完成一个手工作品的感受。??3.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完善。?活动过程指导要点:?1.指导学生整理手工制作方法(将步骤的先后顺序拍出图片整理出文字)?2.指导学生整理“我有一双小巧手”的计划表,并选择恰当的展示交流的方式。?3.引导学生在折纸天鹅的作品完成后,动手动脑再利用材料手工制作出其它作品,提出相应问题,采取策略解决。?【第四阶段】成果展示阶段?阶段目标:?1.?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2.通过展示交流能对自己和同学的实践活动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并能根据老师或组员的评价对活动进行后期的拓展与延伸。?活动过程指导要点:?1.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成果汇报,如:我有一双小巧手展示会?2.?指导学生完成评价表,并能对活动进行后期的拓展与延伸。?五、活动总结?在活动中他们体会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所以对手工的兴趣更浓了。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这次活动,他们做出的手工都很出乎我的意料,为手工展区增加了一抹亮色。?主题生成课?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天鹅各方面的知识,学会用纸折制天鹅。?2.通过收集资料、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难点:分小组制定综合活动实践方案。?活动准备:?18㎝×18㎝白纸、彩纸、透明胶、胶水、剪刀、彩笔等制作材料?一、小小魔术,诱发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从情趣入手可以捕捉学生的学习热情。?1、教师充当一名小魔术师,拿一张雪白的纸,请同学们用嘴巴吹一下,瞬间变成一只美丽的折制的天鹅。?2、用多媒体把折制的天鹅演化成一只真天鹅在湖边的图片。?3、看着图片,小组讨论有关天鹅的(外表、生活习性、种类、身体结构……)。?4、拿着折好的天鹅:你们想不想折一只美丽的天鹅呀??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1、学生观察ppt的步骤,或者根据小组交流的制作方法,尝试制作。?2、教师观察每位同学折的情况,适当的引导有困难的学生。?3、及时发现折得又快又好的学生。(表扬与鼓励)?三、团结互助,小组交流?1、谈自己折制成功的方法。?2、你还会折哪些有趣的手工作品?说说它的制作方法。?3、教师深入到各组倾听、补充、及时评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四、作品展示,分享成果?1.开展小天鹅手工制作展示会?2、学生之间进行简单的评价?3、欣赏与制作其他的手工作品。学生作品、老师作品相互欣赏、评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五、?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2、?温馨小提示(实践活动的一些要求,如:注意安全、按时记录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