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看图学绣“风车”》教学设计【背景分析】?刺绣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是中华名民族智慧的结晶。而崇贤更是以“家访与刺绣”而闻名的小镇。但是,近些年来,我们对这项古老的技艺却不了解,更遑论拿起针线来亲手绣一绣。刺绣编织在我国至少有二三千年的历史,做为中华名族的传人,而我们的家乡又有着浓厚家访文化,我想这一项技艺更值得我们去了解,去探索,去发扬光大。?【学生分析】??本班共有46位学生,虽然大多数同学生在崇贤,长在崇贤,但对家访文化、编织技艺却知之甚少,且现在的孩子整天做在教室里学习文化课,在家也事事都是父母操劳,动手能力越来越差。所以,我认为加强学生对刺绣编织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自己动手试着编织手工艺品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兴趣广泛,而本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讨论、绣制、展示、比较等自主活动为形式开展,这也给了学生发展的空间,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热爱中华古老文化的思想感情。?【所需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由于《巧手生花》的教学,提倡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课程理念,突出课程的教学特色,体现“活动、开放、综合”的教学导向。?因此,课前材料准备,课中探索合作,课后实践研讨是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准备工作及各项研讨实践活动,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通过观察、比较等形式,知道风车的组成和直针的种类。?2.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了解风车的绣制步骤和绣制方法。?3.通过同学示范和动手操作,掌握风车的绣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通过学习,了解立体绣制作,培养学生对这项技艺的兴趣和热爱之情。?【重点难点】?1.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了解风车的绣制步骤和绣制方法。?2.通过同学示范和动手操作,掌握风车的绣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前准备】?教师:课件、风车杯垫实物。?学生:22×22格正方形塑料网格两片;桔色、黄色、绿色线若干;大孔圆头针一枚、安全剪刀一把。?【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发兴趣?还记得吗?你跟着妈妈到公园游玩时她给你买的哪个可爱的小风车,小风车随风转动带给你的快乐令你至今想起还会笑出声来吧。?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把漂亮的风车绣出来了哦!图片里的风车漂亮吗?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制作风车杯垫吧!(出示风车杯垫的图片,或投影风车杯垫的实物)?【设计意图】由回忆和漂亮的图片调动同学的感官,激发制作风车杯垫的兴趣。?2.初步探究,认识直针?(一)风车的组成?师:同学们,你们看了风车杯垫的图片,知道风车杯垫是由什么组成的吗??预设:生1:风车???????生2:支架?教师总结:是的,你们看,一个完整的风车杯垫就是由两个不同颜色的风车和中间的支架的组成的。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如何绣制风车。?师:再仔细看看,你知道风车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吗??预设:生1:三角形???生2:四个三角形?教师总结:风车是由四个三角形的叶片组成的。?(二)认识直针?师:仔细观察,这些长短不同的线段表示???????????预设:生1:线段表示针法。???????生2:线段表示风车的叶片。??生3:线段的行针法相是直的,所以是直针。(3)直针的种类?1、教师介绍直针的种类直短针:占塑料板材的两格。???直中长针:占塑料板材的三格。??直长针:占塑料板材的四格及四格以上。?2、请学生观察风车叶片,它由哪些直针绣成?左边起第一针占两格,是直短针。??第二针占三格,是直中长针。?第三针到第九针占四格及四格以上,是直长针。【设计意图】通过仔细观察,探究思考,了解风车的组成并学习直针针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三.深入探究,指导要点?过渡语:同学们,了解了风车的组成和直针的种类,接下来就让我们拿起工具来试着绣一绣吧!?(一)起针定位?1.出示成品图片,四人小组讨论绣第一个风车的四个三角形叶片时应该按什么顺序来绣?为什么??预设:生1:一个叶片一个叶片来绣。?生2:先绣右下角的叶片,接着绣左下角的叶片,然后绣左上角的叶片,再绣右上角的叶片。生3:先绣右下角的叶片,接着绣对角的叶片,然后绣左下角的叶片,最后再绣对角的叶片。????????????……?教师小结:绣第一个风车时,可以一片叶片一片叶片来绣,为了使我们的风车绣起来更加方便,也为了使我们的风车更加美观,可以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来绣制,当然也可以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来绣。2、同桌之间讨论,在绣第一个风车叶片时,第一针从何绣起?(利用数格子,确定具体位置)?预设:生1:右下角为第一针。?生2:右下角第一行第三格为第一针?(二)绣制第一个风车叶片?1、绣制叶片时是否有一定的规律?一片叶片需要绣几针?预设:生1:叶片是从低到高的,一共绣九针。??生2:直针是越来越长的。?????????生3:直针是紧挨着的。???????……?教师小结:绣第一片叶片时,要从右往左绣,一针挨着一针绣,且一针比一针高出一格,绣到第九针为止。?????2.风车反面的绣制?师:为了使反面更加的美观,在绣完第九针时,剩下的线尾怎么办??生:隐藏线尾。?师小结:如图7所示,把线尾从叶片的最末端穿过叶片的最前端,多余的线头减掉。这样一片风车叶片就完成了。第二、三、四片叶片何以按照第一片叶片的方法来绣制。?【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和学生的想象探究,了解绣制风车的步骤、起针定位以及线尾的隐藏,有针对性的领会技巧,突破重难点。也有利于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课后参与的欲望。???(三)同学示范?在了解风车的绣制方法及步骤后,请一位同学上台示范,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如有错误可以举手指出来,老师也可在旁边进行适当的指点。?设计意图:请学生示范操作,再一次的熟悉绣制风车的方法和步骤,加深同学的印象,在他们真正开始绣时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拓展实践,动手操作?看了上面同学的演示,我想你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动手试一试了吧,那么现在就拿起工作,尝试着绣一绣吧!(播放音乐)?教师提醒:1、注意绣制的步骤,线尾的隐藏;???????????2、注意针与剪刀的使用安全;???????????????3、线头不要扔在地上,爱护环境;???????????????4、互相帮助、合作学习。?【设计意图】请同学们动手绣制,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团队意识,并为“风车杯垫”展做准备,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立体绣的欲望。?五、交流展示,作品欣赏?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学生说说作品的优点和缺点,以便课后再进一步的改进。???????【设计意图】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做事认真,完善自己及审美能力。??6、课堂总结,布置作业?(一)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直针,学习了风车杯垫中风车的绣制方法及步骤,并亲自动手秀出了美丽的风车。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完善这个漂亮的风车杯垫,下课!?(二)评价单?根据自己绣制的作品,课后小组内完成评价单,选出优秀作品,进行班级内“风车杯垫”展示会。?【设计意图】请同学们评价自己绣制的作品,培养孩子欣赏美的眼光,也调动了孩子们继续学习立体绣的兴趣。?七、课后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师生双边活动,了解了风车的组成,认识了直针的种类,学习了绣制风车的步骤,并动手实践绣制了风车。二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立体绣,在这一课之前,从没有真正的动手完成过一件作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由易到难,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进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都让学生自己先去琢磨、探究再一起讨论交流,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踏实的走,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本节课主要想让学生了解直针的种类和绣制风车的步骤。课前自己做了很多准备,把同学可能想到的,或想不到的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上课胸有成竹,有条不紊。从开始到最后都是比较满意的,在不经意间就把问题解决了。学生对本课的教学模式也很感兴趣,好象鸟儿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让他们同学之间讨论该如何绣制一个风车,他们个个思维敏捷、发言踊跃。最让他们高兴的要数让他们自己动手绣制并展示自己的作品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都能很顺利的完成自己的作品,这些都让我深受感动。深刻体会到了改变已有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让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他们才能体会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令人比较遗憾的是,本节课的时间有点紧凑,我想以后对课堂上一些细节问题要考虑周到,尽可能做到既节省时间又把重难点都讲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