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第一课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频繁受到列强的侵略掠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列强入侵面前,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为捍卫国家主权和争取民族独立而英勇抗争。怎样的时局是“一目了然”的?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蛇代表德国,蛤蟆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与虚弱19世纪末的中国被视为可以任人宰割的猎物暴露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他们一般是以八卦名目自立团号。义和团的信仰也很不一致,各团坛无统一固定的信仰,只有“神灵附体”“刀枪不入”的迷信思想基本一致。他们信仰的神灵五花八门,大都是《封神榜》《三国演义》《西游记》《三侠五义》等小说或戏曲中的人物,在“上法附体”时,想起谁就说是谁“附体”,如孙悟空、猪八戒、赵云、关羽、黄天霸、窦尔敦等人物都成了附体的神灵。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外国资本无节制地进入中国,外国商品无限制地涌入,这一方面提升了中国人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使许多中国人的生活难度在加大,许多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较之战前不是有所改善,而是进一步恶化。有了这种最直接的个人生活体验,中国人尤其是广大农村民众在将这种责任归罪于朝廷的同时,他们更直接的感受就是:仰仗洋枪洋炮而作威作福的洋教士们以及他们所豢养的所谓教民几乎没有什么好东西。他们的愤怒对准这些洋教士和中国教民。--马勇《义和团的崛起与覆灭》为什么底层人民会仇恨洋教士?他们形成了什么组织?一、义和团运动1、兴起原因:材料1:“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真欺天,不敬神佛忘祖先。女无节义男不贤,鬼子不是不所添。如不信,请细观,鬼子眼珠都发蓝······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都杀尽,我大清一统太平年。”材料2:“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怨不伸。”1、根据材料1指出“鬼子”指什么?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指出“和约”、“民怨不伸”各指什么?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鬼子”指帝国主义侵略者。“和约”指帝国主义国家与中国签定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民怨不伸”指侵略者欺压百姓,而中国人民却无处申冤。直接原因:教会势力猖獗,导致人民起来反抗。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义和团为什么会在山东兴起?甲午中日战争后(19世纪末),山东先后遭受日、德、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灾难极为深重。1895年1月,日军在荣成湾登陆1897年,德国在山东设总督府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2、兴起时间、地点:凡是信基督教的中国人,杀。戴西洋眼镜的,杀。穿西装的,杀。会说英语的,杀。留过学的,杀。和外国人做朋友的,杀。家里有外国书籍的,杀。娶或者嫁外国人的,杀。他们甚至抵制一切和洋人有关的东西如:洋楼,拆。铁路,扒。电线,剪。电灯,砸。钟表,扔。火车,烧。结合以上所学,谈谈你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义和团团民的暴行拳民正在破坏铁路团民与侵略军奋勇搏斗滥杀无辜盲目排斥西方文明 义和团仇视一切与洋人有关的东西,有用洋物者“必杀无赦,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士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对开明官绅,维新派人士,义和团更是明言打杀,要“拆毁同文馆、大学堂等,所有师徒,均不饶放”。义和团杀洋人盲目排斥西方文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资料1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山东巡抚。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1898年12月),袁世凯上任后,马上对义和团采取血腥的屠杀政策。资料2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数十万,自兵民以至与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以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为什么?剿杀招抚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义和团发展迅速,一时难以剿灭,改用“招抚”办法企图控制和利用义和团义和团运动的发展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 1900年6月起,义和团大规模进京,其强盗本性才真正暴露出来。抢教民之财物是常事,坐地卖所抢之物亦有之。7月15日开始,义和团进攻聚集在宋家河的三千多名教民;除了屠杀教民外,义和团更滥杀无辜,与教会无关的中国人被义和团杀害,数量远超被害教民,难以统计(单北京死于义和团手下的有十数万人)。3、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资料一: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二十五日(6月21日),清政府正式发布宣战诏书,给各省督抚发布招抚义和团上谕,并给义和团发放银两及粮米……在宣战上谕发布后的第四天,慈禧就向李鸿章等人解释说,朝廷这样做,实在有万不得已的苦衷,因为义和团声势浩大,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资料二:对于此次宣战的矛盾心情,慈禧在后来逃难时与怀来知县吴永的谈话中表露得十分清楚:“我本来是不想跟洋人撕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帝国主义列强决定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组建“八国联军”,顺势发动侵华战争。口号:扶清灭洋口号的核心是“灭洋”,其斗争锋芒直指外国侵略者。说明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口号体现了义和团运动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起到广泛动员群众参加反侵略斗争的作用。“扶清”,说明义和团没有认清清政府的反动本质,从而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导致被清统治者利用和控制。而“灭洋”又包含了反对一切与“洋”有关的事物,不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外来文明,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具有明显的其局限性和落后性。进步性局限性4、口号:听命于联军的巡捕将义和团团民押往刑场慈禧下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在中外反势力的镇压下失败。慈禧颁布的“绞杀义和团”的诏令5、结果:失败原因:主观:农民阶级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1.没有统一领导、严密的组织,是自发的2.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利用迷信手段3.对封建统治这认识不清,行动具有盲目性“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义和团运动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是一场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的的反帝爱国运动6、性质:7、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2.兴起时间、地点:1.兴起的原因:3.口号:4.发展:19世纪末山东“扶清灭洋”1900年春京津地区列强划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根本),外国传教士在各地胡作非为,导致人民起来反抗(直接)。5.结果:在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一、义和团运动7.意义:6.性质:是一场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的的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1.爆发:资料“此案之初,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木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严得查办,务尽根诛。” ——慈禧太后出逃中发布上谕由资料可知,清政府是怎样对待义和团的?义和团廊坊大捷义和团在东郊民巷与外国军队发生激战沿路遭到义和团顽强阻击,被迫退回清政府被迫对各国宣战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对付列强,同时达到削弱义和团的目的2.经过:八国联军不断增兵,攻占了天津、北京。被八国联军炮毁的天津城墙被八国联军大炮轰毁的天津街市被八国联军炮火轰毁的北京正阳门(前门)。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八国联军不断增兵,攻占了天津、北京。在八国联军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狼狈西逃的慈禧1900年8月29日《笨拙》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和亲信大臣,仓皇逃往西安。慈禧逃跑途中,下令清军“剿灭”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黄包车上都是八国联军抢劫来的财物八国联军封锁街道,逐户进行抢劫听命于联军的巡捕将义和团团民押往刑场八国联军枪杀中国人民美军在天津抢劫的银子翰林院藏书室46000多册古籍被洗劫一空拍卖抢劫来的财物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入紫禁城的乾清宫,践踏清帝的宝座。“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瓦德西材料一英国人记载说:“北京成了真正的坟场,到处都是死人,无人掩埋他们,任凭野狗去啃食躺着的尸体”。材料二《庚子大事记》七月二十一日(8月15日)记载:“皇城之内,杀戮更惨,逢人即发枪毙之,常有十数人一户者,拉出以连环枪杀之。以致横尸满地,弃物塞途,人皆踏尸而行。?皇城以外地区的情况亦皆如此。于是,城里居民“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街巷“尸首堆积如山”。罪恶滔天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签订图3、结果: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清政府完全处于各国军队的影响和控制之下。中国在军事上失去了自主权,严重损害了国防安全。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鸦片战争)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4.关税协定《马关条约》(甲午战争)1.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2.增辟通商口岸;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4.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赔款白银4.5亿两;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撤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各个炮台;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允许外国军队驻守4.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行为前后条约相比,《辛丑条约》的签订使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哪些新的侵略权益?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时间侵华战争条约影响1840—1842年1856—1860年1894—1895年1900—1901年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沧桑回眸以史为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什么总是挨打和失败?沧桑回眸以史为鉴落后就要挨打!1900年-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98-1900年义和团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义和团.mp4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ptx 八国联军侵华.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