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创意设计与制作——神奇的VR镜》课程分析:?本课程的主题是《走进VR世界》,VR是Virtual?Reality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虚拟现实。它是利用计算机程序生成的一种完全虚拟的三维环境,需要佩戴专业VR眼镜来感受它。?该主题基于STEAM理念设计,由两课组成:?1.?《神奇的VR镜》先是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根据自己手机的大小做个普普通通的长方体盒子;然后对普通盒子展开创意设计、加工制作,使它变成神奇的VR镜;?2.《探秘VR世界》讲解VR电影的制作技术以及VR技术的应用发展。?本课是该课程的第一课。?活动目标:?1.了解VR镜的结构,初步了解VR眼镜的光学原理;初步理解技术是把双刃剑。?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讲卡纸创新设计成为VR镜,并能对VR镜进行产品包装,会正确使用VR镜。?3.通过体验VR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探究欲望;愿意为父母和同学奉献自己的爱心作品。?活动重难点:了解VR镜的结构,初步了解VR眼镜的光学原理;初步理解技术是把双刃剑。活动过程:?一、引发需求?师生谈话:教师播放人们观看VR视频时产生恐惧反应的视频。大汉为什么会摊倒在地呢?(看VR视频)什么是VR?老师有点不太明白。(……)你们想看VR视频吗?老师这里也有一段VR视频,看完提问:你们觉得恐惧吗?为什么我们的反应和他们不一样的?我们和他们之间差了什么?(眼镜、VR镜)对,要想看VR电影就需要有VR镜。?二、探究原理?师生对话:你们了解VR镜吗?(不了解)教师出示各种VR镜图片说:看,这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观察:VR眼镜的结构包括镜盖、镜片、镜盒,还需要有屏幕。?教师谈话:你们想拥有一个VR镜吗?(想!)好,我们就来做个VR镜。?做VR镜首先要做个盒子,做盒子用到了哪个学科的知识?(数学)对(板书:数学),盒子的长宽高你们知道吗?(量出手机的长和宽)师课件出示放大镜:放大镜真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观察放大镜有什么特点。(一面平一面凸)讨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量焦距长度,比较这个长度和盒子的哪部分一样长。(高度)正是这个盒子的高度和我们刚才量得的距离一样,才保证了我们通过盒子,能看到放大清晰的像。盒子设计精巧吧?有技术含量(板书:技术)?提问:放大清晰的像有了,那立体感是怎么产生的呢??游戏:一只眼睛对手指。教师和一学生演示要领,学生做。?一只眼睛看物体立体感差,两只眼睛看物体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立体感。看来这里面是含有一定的科学原理的。(板书:科学)?三、创意制作?教师谈话:刚才我们从理论上讨论了盒子变神奇的可能性,但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才能让盒子变神奇呢?下面,小组边讨论边制作,看哪个小组能最先把神奇的盒子做出来。(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友情提示:放大镜平的一面朝外,可以保证不磨损镜片。?四、应用体验?盒子做好,该看视频了,小组长拿出手机,打开手机中的暴风魔镜软件,播放提前下载的VR视频,观看验证盒子的神奇效果,畅谈感受。(身临其境……)?VR视频能长时间看吗?(不能,伤害眼睛)对,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造福,用的不好就会对我们造成伤害。?五、产品包装?师生谈话:同学们,我们刚才让盒子变的神奇了,现在你来说说,它是不是VR镜?(是)它是VR镜,就是一个高科技产品了,我们今天的活动变成了一项工程。什么是工程?(大屏幕出示定义:工程是人们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应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我们这节课是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应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制作产品呢?(是)所以,我们做了一项工程。(板书:工程)?既然是产品,就可以产生价值了。你觉得这个盒子放在这里会有人买吗?(没有)怎么能让别人一看就有购买的欲望?(产品包装一下,写明它的功能)。小组商量讨论装饰自己的VR镜。?现在我们产品比原来漂亮多了,我们的课堂也增加了艺术色彩。(板书:艺术)?六、理念拓展?今天我们的课堂上,用到了数学、技术、科学、数学、艺术多学科的知识,这种五种学科的融合,我们称它为STEAM课程,也就是说,今天上了一节具有STEAM理念的课。?七、板书设计:?神奇的VR镜?引发需求?探究原理??数学?技术??科学?创意制作??工程?应用体验?产品包装??艺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