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是校园志愿者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是校园志愿者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我是校园志愿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志愿服务的含义,理解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参与志愿服务做出正确的分析,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料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志愿服务的含义,学生能够掌握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英国志愿者服务组织标志????????
澳大利亚应急服务组织志愿者标志?
美国抗艾滋病志愿者协会标志??????????
中国志愿者协会标志?
香港福利署义工运动标志??????????????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标志?
想一想:什么是志愿服务?(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志愿服务是指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他人生活、国家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提供必要服务的运动。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参与志愿服务”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
1.材料呈现:1938年,白求恩大夫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为八路军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帮助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1939年秋,他在抢救伤员时因受到细菌感染而牺牲,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毛泽东赞誉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想一想:白求恩大夫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什么??
提示:他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也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
总结:参与志愿服务,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志愿服务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个人而言,参加志愿服务可以增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可以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培养真诚的友谊。?
目标导学二:参与志愿服务的要求。?
1.材料呈现:约半数的英国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参与者每周平均贡献4小时,10月25日是英国的“志愿日”。在德国,1954年形成著名的志愿者行动“为别人服务一年”,大约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每月花费15小时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在韩国,从1995年起,初中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义务化,1998年以后,志愿服务活动的分数占高中成绩的8%。1985年,第4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简称“国际志愿者日”),敦促各国政府通过庆祝活动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
思考问题:参与志愿服务有什么要求??
提示:参加志愿服务,除了要有奉献精神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时间、精力、技能和经验。不同项目的志愿服务,往往需要不同的条件。?
2.教师总结:不同项目的志愿服务,往往需要不同的条件。所以,在我们决定参加一项志愿服务之前,要明白自己“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而不能仅凭一时的冲动和热情去参加。?
3.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作为未成年人,如何正确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提示: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参加志愿服务,要坚持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实实在在地为他人、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师生共同总结: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是亲近社会、奉献社会的好形式。?
5.实践作业:尝试着参与志愿者服务,与同学交流你的收获。?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志愿服务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进行了梳理,明白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要求。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本课所带给自己的思考。?
(1)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
(2)教师请班上的几位同学,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今天自己所学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