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海狮顶球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海狮顶球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海狮顶球》?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世界有天然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喜欢探索与他们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产品;玩玩具和做游戏是他们探索活动的一部分。而好奇心又是他们创造的基础。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而且容易疲劳,本课设计的大量的活动内容将有助于他们学会控制注意力,有助于他们掌握精确地进行手工操作的技能。而对于一年级的他们来说,刚刚进入学校,语言技能和数学能力的发展也刚刚开始,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应该在探索简单的工具和技术产品过程中得到发展,而且他们感兴趣的一些技术技能,也应该得到充分实践。针对于此,设计了本课海狮顶球的活动内容,主要是从与他人合作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锻炼动手实践,创造作品的能力。?
教学策略:?
本课以“视觉暂留”现象为知识原理,让学生参与到创造和设计产品、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中来;技术活动的设计要充分体现趣味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在亲自制作“海狮顶球”的技术活动中,形成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再通过构思、制作、评估、反思、改进等操作活动,促进学生将各种知识和经验应用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而发展他们的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而技术课程要通过设计活动强化学生对科学和技术活动的体验和经历。促进学生在设计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进而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和意识。而本课所采用的教学形式意在说明这一理念,学生自始至终都是两人合作共同完成作品的状态,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自然促使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助精神。?
设计思路:?
本课我采用的是观察,动手操作,探究发现,改进展示等一系列的方法,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爱动手制作,但操作能力又较弱。所以我利用他们对直观形象感兴趣的特征,使用视频片段和玩具来吸引他们目光,并通过直接展示作品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观察,分析制作过程,亲自动手制作,展示作品并改进的环节使本课重难点一目了然。也就其难点,画海狮与球的定位线作为本课的突破口进行一系列活动的设定。使课堂教学目的明确,所呈现的教学环节清晰,从发现到解决,从观察到操作,从“想做”到“会做”,从展示到改进,环环相扣并层层深入。使学生乐学、好学,并真正体验到游戏中的技术,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认知目标:?
1.通过“海狮顶球”的演示活动,激发制作的兴趣。?
2.在制作“海狮顶球”玩具的过程中,能与同桌合作完成彩球、海狮的尺寸定位。?
3.在玩游戏时能体验到要让海狮顶到球,手的快速搓动及海狮与球的相对位置很重要。?
二、技能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观察并分析问题的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组装小玩具的能力。?
三、态度与情感目标:?
1.充分体验到在技术活动中分工合作会提高效率。?
2.让学生逐步形成小组合作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制作“海狮顶球”玩具,完成定位、画海狮和彩球、组合、粘贴等步骤。?
教学难点:?
确定海狮与彩球的尺寸以及他们的相对位置。?
教学用具:?
1.“海狮顶球”玩具,分别是海狮和彩球的尺寸与定位都比较准、两者相对位置脱节、两者相对位置重叠。?
2.两张16开铅画纸、细团圆木棒、胶水或固体胶,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都喜欢什么动物????
生:我喜欢海豚,???
生:我喜欢老虎……?
师:今天,海洋里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让我们看看他是谁??????
这位动物朋友是谁??
生:海狮。?
师:今天我把这位朋友请到咱们班级来了,你们相信吗??
(出示玩具“海狮顶球”并撮动木棒,让海狮顶起球来。注意速度,边撮边询问)?
看到了吗??
生:啊!看到了,看到了!?
师:谁想来“玩”一下??
(以玩来诱惑学生参与体验,从而产生想制作的学习动机)?
师:好玩吗?谁还想来试一试?(再找几名学生来尝试)?
师:如何才能玩的好,让海狮顶球的效果好呢??
(引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手撮动的越快,效果越好)?
师:大家明白了吗?那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制作这样一个好玩的玩具,好吗??(出示板书——海狮顶球)?
2、制作“海狮顶球”玩具:??
1、观察,分析制作过程:?
师:首先,我们来猜一猜,这个玩具是怎么做出来的?仔细观察,谁能说说??
生:就是画一个海狮,再画一个球,?
师:是在同一面吗??
生:不是,在卡纸的一面画一个海狮,另一面再画一个球,然后把他们粘起来。?
师:中间还要夹什么??
生:小木棒,?
师:对了,现在我们来看制作步骤。?
(展示书中的制作步骤图,边看边讲解。使学生了解整个制作的过程)?
首先在一张卡纸的一面靠上的位置画一个球,再在另一张卡纸的下面位置画一只海狮,然后背对背粘贴在一起,中间夹一木棒,注意一定要粘牢。那大家请看,我这还有两个玩具,看看有什么问题??
(出示两个玩具,分别是海狮与球的位置重叠和脱离的,意在告诉学生海狮与球的位置是制作这个玩具的关键。)?
生:没顶着。球画高了。?
生:海狮顶到球里了。?
师:大家说的都对,这个球与海狮的位置离的远,而这个则重叠在一起了,所以效果都不是很好。可见,画海狮与球的位置是最重要的。下面我们同桌两人一组,共同完成这个玩具的制作,每人拿出一张卡纸,跟老师来画定位线。?
2、制作“海狮顶球”玩具:?
(1)分工合作,画定位线:?
???师:大家仔细观看,跟着我一起做,首先我们把这张卡纸竖着对折,注意不要压实,而是在两边的位置轻轻压一下,能看见折痕就可以了;接着再横着折三下,也在两边位置轻轻压一下,展开这张卡纸,我们会看到横和竖的折痕,下面我们用铅笔用尺子沿着这两条折痕处分别打出两条虚线,相交处点一个点,其余的线擦掉。这一点就是海狮与球的定位点。?
(巡示学生找定位线的情况,采取个别纠正指导。)?
(2)制作玩具:?
???师:两人分配一下,一人画球,一人画海狮。(学生商量分配情况)?
首先我们来画彩球,从定位点出发向上画出一个圆形,注意大小,海狮与球哪一个要更大些??
生:海狮。?
师:对了。海狮大约是球的两倍那么大。画好球后,里面可以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巡示学生画的情况并做个别指导或集体纠正)?
接着同桌跟我来画海狮,先画海狮的头和身体,然后是大大的肚子,接着是翘翘的尾巴和鳍,画好的同学可以涂色了。(每画一笔要下去查看学生绘画的情况,给予指导帮助,个别画不好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要求他自己完成。而画的比较合理,颜色涂的美观的更要突出表扬,以激励更多学生认真绘画的态度。)???
?师:(根据时间剩余,提醒学生快速画好。待大部分学生都已经画完后,与学生组装玩具)下面我们来组装玩具。两人合作,共同完成作品的制作。把两张卡纸背对背粘贴,中间放一细圆木棒,强调一定要粘牢。?
(老师示范动作,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到学生之间查看粘贴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和帮助)?
?三、玩“海狮顶球”玩具:?
???师:大家都做好了吗?谁愿意上前面来展示你的玩具??(请完成的同学上前来玩玩具,给予评价与鼓励)?
还有谁完成了,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大家看这个玩具有什么问题??
生:海狮没顶到球。?
师:为什么没顶到??
生:球画小了,?
生:定位线没画好。?
师:没关系,希望你们回去改进,做出更好的作品。不要气馁噢。?
师:这个怎么样?老师觉得非常好,球与海狮的位置很合理,而且颜色也很好看,视觉效果也很明显,一目了然。你们两人的合作很默契,很成功,老师祝贺你们!(给予贴纸奖励)?
(在整个演示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督导作用。要求其他学生认真观察,看看哪个作品的效果好,哪个有问题,并说说原因和改进措施。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所在,并学会如何改进作品,达到成功的目的。)?
小结:看来一个好玩的玩具制作不但需要画的好,还要学会观察和组装,而制作过程中连接的先后顺序则更是重中之重。只有严格按照要求制作,才能完成一个成功的作品来。?
四、课后延伸:?
?(1)师:没有成功的同学不要气馁,回家对玩具进行改进,下节课我们来继续展示作品。或是发挥你们的创造力,看谁能制作出相同原理的玩具,好吗??
(2)(出示“海狮顶球”球能一上一下动的玩具,快速撮动木棒,让学生看到明显的效果)?
(结尾的升华不但能起到延伸课后的目的,让学生继续持有极大的热情在课后创作玩具,更是对学生兴奋点的再次点燃,而且对下次课抱有更大的期盼和热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