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熟有道——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活动设计活动设计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学生们也出现了更多娇生惯养,挑食偏食的现象。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孩子不吃蔬菜,有的孩子不吃鸡蛋,有的孩子不吃粗粮......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本节课就是基于这样的现象,通过实验,让孩子们了解生熟食物的变化,对多种类型的食物产生兴趣,从而科学膳食。?方案设计对象:四年级??活动目标:?1.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2.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3、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4、有积极探索的愿望,乐于操作实践。??教学重点、难点?1、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和鸡肉,了解生与熟的不同。???2、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活动准备???1、给每组学生准备:生、熟马铃薯,生、熟鸡肉,镊子,小刀酒精灯、石棉网、火柴。?2、老师准备好生吃和熟吃的食物图片???活动过程?1、设置悬念,揭示课题,提出本课研究的问题。?1、出示各种食物图片引起学生兴趣。?2谈话: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吃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事了。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又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食物该怎样合理食用呢?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吧!?二、合作探究,感受生熟之道。?(一)活动一: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归类。?1、出示图片,说说哪些食物可以生吃?哪些食物必须烧熟了吃??2、你还能举出生吃和熟吃的食物吗??3、展示交流,教师点拨。?生吃:水果、部分蔬菜?熟吃:肉类、水产品、粮食?4、小结:有些食物经过烹饪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营养。?(二)活动二: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我们平时看到的食物不是生的就是熟的,今天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它们由生到熟的过程。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马铃薯,咱们先来观察一下马铃薯什么样。?1、说说你知道马铃薯可以怎么吃。?2、小组合作观察生的马铃薯。?(1)可以怎样观察?(看、捏、切、尝、闻、剥皮)?(2)你们是从哪几个方面观察的?(颜色、软硬、味道、气味)?(3)交流观察结果。?3、观察熟的马铃薯。?(1)说说用到的材料。?(2)教师演示加热马铃薯的方法。?(3)说一说注意事项。?(4)用刚才的方法观察熟了的马铃薯。?4、教师巡视指导。?5、讨论:马铃薯的营养会变化吗?把马铃薯烧熟了吃有哪些益处??6、小结:熟的马铃薯和生的马铃薯一样富有营养,但熟的马铃薯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三)活动三:观察比较生、熟鸡肉。?1、谈话:鸡肉适合生吃还是熟吃?在我们家经常用哪些方法把鸡肉烧熟了吃?(煮、蒸、炖、炒、炸、烤等方法)?2、观察活动看一看(颜色)、闻一闻(气味)、撕一撕(软硬)生熟鸡肉。?(1)观察生的肌肉。?(2)加热鸡肉,观察熟的鸡肉。?讨论:烧熟的鸡肉与生的鸡肉有什么不同?生的鸡肉为什么不适合直接食用?(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并带有细菌,人吃后容易得病。)?3、教师小结: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但是食物在这样的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三)总结收获,学以致用。?1、食物的种类很多,食用方法也很多,只有合理膳食,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在合理膳食上,你有什么建议吗??(1)?食物要粗细搭配。?(2)?不能挑食。?(3)?要荤素搭配。?(4)?不同的身体状态需要不同的食物。?2、希望大家可以通过今天的研究。对食物有更多的了解,合理膳食,也可以给家人和自己制定一个科学膳食方案,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希望同学们都能在食物的帮助下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