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有一双小巧手——手工纸艺做相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相框的结构和作用。?2.学会用纸质材料制作相框。?3.学会用不同的材料装饰相框,增强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相框的结构,能运用纸质材料制作出美观实用的相框。?2.外框粘贴牢固,底板上确定照片插口的位置及大小。?3.根据照片制作粘贴支架。?教具准备:已制作好的相框,示范作品,相关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纸工制作的部件、垫纸板、美工刀、双面胶、装饰材料、一张5寸照片。?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认识相框。?出示带有学生照片的各种相框图片,学生欣赏,揭示课题。?师:冯老师教的学生很可爱。看,他们来了。(播放用不同材质的相框装饰的学生照片。)你们看,他们的照片放在各种漂亮相框里好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一个纸质的相框。(板书:相框)?2.?观察结构?学生仔细观察相框,思考:相框由几部分组成?(出示图片:外框、玻璃、底板、支架)思考:透明塑料片有什么作用呢??3.?复习纸工符号,出示纸工符号图,提醒学生看清山线和谷线。?师:今天我们制作的纸质相框,上面的纸工符号很多,老师要提醒你们看清山线和谷线,千万别折叠反了哟。你们想不想亲手做一个呢?下面我们就开动脑筋把技学。(点出下面的小任务。)?【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带有照片的相框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观察相框的构成部分,并通过抢答的形式来复习纸工符号,在交流中自然导入新课,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2、小任务:开动脑筋把技学?1.生自学书上图解,出示任务。?任务:学习书上P22——23的内容。?要求:(1)理解各种纸工符号?(2)根据图解,思考制作一个相框需要哪几个步骤??2.小组讨论制作步骤,交流。?(1)小组讨论:要做好相框有哪几个步骤??(2)生交流,师板书:制作外框。制作底板。组装。?3.分工制作自己负责的部分,思考哪些地方比较难??【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自学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清楚整个制作的步骤,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制作,发现制作过程中的难点,这样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三、小交流:你言我语把计献。?交流:在每个制作的过程中哪些步骤比较难或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预设1:底板照片插口的位置确定要在底板的中间,插口位置要适中。(生说师演示,师指导,板书:安装准确)?预设2:长短外框和卡口的粘贴要对齐线,用手捏牢固。(观看视频,板书:粘贴牢固)?预设3:支架的折叠符号要注意,根据照片的横竖来确定支架的位置。(生上台演示,师板书:造型美观。)?【设计意图:通过看录像、交流、示范制作等形式来突破几个难点的学习,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了制作的重点和难点,这样能更准确地为下面的制作铺垫。】?四、小尝试:大家一起来实践。?小组合作,动手制作一个相框,师巡视指导。?出示温馨提示:使用工具?注意安全?讲究卫生?废物入筐?实践操作?动作迅速?【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实践制作,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制作中及时点拨。】?五、小展台:你争我夺把桂摘。?对学生制作好的相框进行评价,说出优点和不足。?评价标准:(1)安装准确。(2)粘贴牢固。(3)造型美观。(粘贴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制作的热情。通过关注评价标准,学生能更加准确地制作。】?六、小创意:开动脑筋巧装饰。?师:老师想改一改,让我的相框变得更漂亮有新意。(师动手改一改。)你们看,我增加了外框的装饰,样子马上就不一样了。(板书:创意新颖。)?对相框上进行装饰,拓展创新。?1.交流其他创意方法(其他类型相框展示。)?师:其实,我们还可以开动脑筋,制作出更精美的相框。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看,这是其他同学开动脑筋采用画画、张贴、甚至改变制作的材料等方法,做出的不一样的有创意的相框。?2.小组继续合作制作一个有创意的相框。?3.展示台:作品展示,评选出最佳作品。?【设计意图:通过激发学生思维想象,让学生开动脑筋,制作出有创意的相框,学以致用。】?七、拓展总结?1.介绍支架可以360度旋转的数码相框。(出示图片介绍)?师:同学们刚才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让相框的支架、外形等都有了新意。老师告诉大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相框的支架还可以360度的旋转呢,这就是数码相框。?2.总结:只要用心观察生活,发挥想象,肯定能创作更多更精彩的作品,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3.回家作业:回家自己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个相框,装上自己喜欢的照片送你最爱的人。?板书:?相框?1.制作外框??安装准确?2.制作底板??粘贴牢固?3.?组装???作品展示造型美观?创意新颖????????????????????教学反思:?本课旨在使学生通过了解相框的相关知识,学习如何制作纸质相框,并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实现“学以致用”。在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本课是通过师生共同的观察、分析和讲解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星期,启发学生了解、探索相框的各种设计方法。?设计本节课时,我适时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如各种形式的相框导入,然后分小组合作,利用比赛、抢答等形式,这样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在制作之前,我先给学生制作了相框模板,让学生自己拆一拆来观察。首先,让学生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并观察教室带来的实物相框,再在小组内交流相框的步骤。让学生从相框的外形特征、制作难点、装饰方法等方面来学习。不仅让学生对相框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自我总结知识和主动表达的能力。其次,让学生欣赏各种相框的不同图片,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相框的不同装饰方法,从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更加美观、精致的相框。运用观察、讨论、小左合作、抢答、比赛等方法,引导学生制作出不一样的相框。?美中不足的是这次的制作比较难,费时比较多。有的学生做得太慢了,没有完成作品。还有在课堂上,因为时间的关系,学生对相框的装饰比较局限,如果能有充足的时间,相信学生做出的成品会更好。?一节好的课堂,只要教师能抓住制作中的重难点,利用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突破,学生的学习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劳技技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