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巧制彩虹饮料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巧制彩虹饮料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巧制彩虹饮料
活动背景:?
在进行《自制果汁》一课时,一名女生提到她喝过一杯特别神奇的果汁:竟然有三层,而且每一层颜色、味道都不一样。她很好奇为什么饮料会分层?我们能不能自己做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一杯神奇的分层果汁,不仅可以让学生喝到健康的饮料,还可以在学习、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乐学善学的学习精神,对密度的相关内容有所了解并应用于生活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理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我和学生确定了《巧制彩虹饮料》一课。?
学情分析:?
我执教的四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和新鲜事物。对制作五颜六色的饮料一定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以往的生活中,学生对于溶解、密度相关的现象、知识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这次活动有可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探究类的实验和实验材料。学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策略、方法等还在摸索阶段;学生的语言表达、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教师在活动设计中会根据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从面到点,尽量降低难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原理,并在实验方法和工具使用上给予学生更具体的指导。?
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出发,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互助的机会,通过团队合作、互帮互助的方式,帮学生克服心理上的急躁、拘谨,共同完成实验活动,达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通过视频演示,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初步了解液体分层的奥秘:液体密度差,明确根据密度滴加液体的顺序。?
2.在教师引导下,了解用不同液体,同一种溶质、不同溶质液体制作彩虹饮料的方法。根据密度相关原理和实验材料,设计并完善简单的实验。在实验中正确使用滴管,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3.能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拓展应用。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理性思维、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善于反思、自我管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等多方面的核心素养,观察、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勇于实践、积极改进的实验精神、意志品质。?
活动重点:?
与小组同学合作,利用液体的浓度差制作分层饮料。?
活动难点:?
正确使用滴管加入不同浓度的液体不影响液体分层。?
活动准备:?
学生材料:塑料杯,量筒,滴管,水,盐、搅拌棒,勺子。?
教师准备:课件、彩粉笔?
活动流程:?
环节一:实物激趣??生成主题?
时间分配:2分钟?
教师活动:出示成品及PPT,谈话导入,生成主题。?
学生活动:观察并形容液体。?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液体,你们看像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巧制彩虹饮料。(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并形容老师出示的液体,让学生直观了解彩虹饮料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唤醒学生学习内驱力,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环节二:猜测分析??探究材料?
时间分配:11分钟?
教师活动: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提出观看视频要求,并在视频播放过程中板书液体重量。?
你觉得彩虹饮料是怎么做的?在看视频的过程中,要注意老师的动作和材料。?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猜测的制作方法。根据教师问题,边看视频边思考。?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汇报发现,探究分析液体分层的奥秘并进行简单总结。深入追问,引导学生汇报三种不同液体制作彩虹饮料的方法。??
说说你的发现。视频里按什么顺序滴加的?结合重量和添加顺序,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活动:根据视频汇报滴加顺序以及自己的发现。根据教师引导,深入思考发现液体出现分层的原因。?
预设发现:?
1.滴加的速度第一种颜色快,后两种慢。?
2.?三原色。加了色素。?
3.?同样多的三种不同液体,需要称量才能知道哪种更重。?
4.?同样多的液体,越重越沉在下面,轻的会浮在重的上面。?
5.?加入液体时,按重量从重到轻添加。?
教师活动:呈现三杯液体,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实验过程。?用这三杯液体,你能做这个实验吗?怎么做??
学生活动:根据视频内容,汇报自己的实验想法。?
教师活动:它们的重量是这样的。最轻的是水,第二轻的是盐水,第三杯……还是盐水。为什么?怎样才能让普通的水变成这样呢??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观察材料并推测原因。(预设:加盐,加不同的盐;加色素)??
预设发现:?
1.加盐不加盐,加多少盐会影响液体的重量。?
2.加入的盐都完全溶解了,三杯液体看起来一样,所以老师又加入了色素。?教师活动:揭示答案。追问延伸。?
追问延伸:如果把盐换成糖,会不会也这样?如果一杯加糖,一杯加盐呢?怎么判断哪个重??
学生活动:根据提示推理、理解材料的组成,了解加入不同的盐可以改变水的重量进而拓展到多种溶质液体的配制。(加入的同一种物质从数量上就可以控制,但如果是不同的物质,则要通过称量来判断。)?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本次活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学生猜测实验过程、观看视频、汇报发现的活动步骤,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实验有个整体直观的认识。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通过有依据的推论,学生结合重量和加入顺序,一步一步发现并理解同体积液体的重量差导致不同密度的液体能分层。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对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理性思维、探究意识和乐学善学的能力,为后面的实验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准备。第二层次,教师通过呈现三杯液体的重量及内容、追问的方式,引导学展开新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加入同一种溶质、不同溶质也可以制作彩虹饮料。为学生理解实验材料、配制溶液和进行后面的实验活动做出必要的铺垫,也为学生课下继续研究提供相应的基础。学生经过理性的逻辑推理,打破惯性思维,对液体的变化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体现了学生勇于探究、理性思维等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综合实践相关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活动:??
环节三:学习器材??配制液体?
活动一:了解器材?学习操作?
时间分配:8分钟?
教师活动:呈现实验材料,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讲解及微课演示实验材料的使用要点。?学生活动:根据材料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学习使用各种材料。?对于各种不同液体的处理方法大家已经了解了。老师的这些实验材料,你都认识吗?会用吗??
预设:学生回答都认识——提问了解学生学习实际情况。?
不认识的有搅拌棒、量筒;?有疑问的有四个杯子里的材料;?需要明确用法的有勺子、塑料滴管。?
学生活动:提出自己不会使用的材料并学习用法。微课学习并汇报滴管使用方式。?
教师活动:用这些材料能进行实验吗?还有没有你认为需要的材料??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构思实验,提出自己的想法。?
预设:什么都不需要了;需要多个材料(合作完成);需要纸巾(卫生);?
【设计意图】学生要想进行实验活动,需要两方面的准备:知识和技能。在第二环节中学生已经对于实验中的液体和流程有所了解。本节课涉及多样实验材料,有些实验器材是学生从来没见过、没用过的。因此,本环节的设计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针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薄弱点加以突破。而其中滴管的使用对于实验是否能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学生预判、微课呈现滴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在直观学习的同时,反思方法,还能再次将实验过程重温。注重了对学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培养。?
活动二:学生合作??展示成果?
时间分配:17分钟?
教师活动:出示活动提示,明确小组分工。鼓励学生分工合作。?
课前,每位同学都有一个号码,在实验活动中,将负责监督对应序号的活动内容。老师相信每一组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比比看,哪一组能够更好地合作,实验完成的又快又好。表现好的小组将获得额外材料的奖励。?
学生活动:阅读活动提示,了解活动要求,明确活动分工。?
教师活动:出示实验步骤。讲解后分发材料。?
学生活动:明确活动流程,材料员领取材料后检查材料。?教师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配制溶液。?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学生对于实验相关的知识、技能已有了足够的了解,对于实验活动正在跃跃欲试之时。但因为对实验活动过于关注,本次活动小组成员比较多,很可能出现争抢器材、不能人人参与的现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合作活动,教师将任务分解到人,让学生各负其责。通过活动提示和实验步骤提示,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活动。通过组间竞争,促进学生的合作,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小组合作过程中,通过集体的力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实验活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以致用,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合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环节四:拓展延伸??生活应用?
时间分配:2分钟?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作品。鼓励学生课下延伸。?学生活动:思考下次活动的改进点。?今天成功配制了三层的盐水。课下可以利用这种原理尝试更多液体和层数。可以制作一杯多彩的果汁或者饮料献给你最喜欢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师生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教师以语言激励学生,根据课堂学到的不同液体的制作方法,在课下大胆实践更多层数和液体。激发学生课下研究的兴趣,将课堂上的内容延伸至课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