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指导,从教学分析、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学分析
1、课程分析
深入钻研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我来谈谈对课程的分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这是上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的方法论,同时,对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2、学情分析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来开展的。我本节课的教育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具备了基本的哲学思维,但哲学思维能力仍不强,不能很好的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上升到哲学高度来思考,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案例分析法、自主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教学要求,我设定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教学难点】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4、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核心素养方面:
感受并细化分析改革开放40年,增进对我国改革开放、国家发展道路的政治认同;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认识改革和正确对待人生从而培养科学精神;在开展课堂活动中,培养公共参与素养。同时也确定了具体目标。
二、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关注生活和关注社会中培养学科素养。
2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引入——教学互动探究-----教师点拨总结——课堂体验提升
3课前教学准备:
一是导学案: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梳理和延伸阅读——习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摘要和改革开放发展历程的文字材料。二是课前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布置探究任务。如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判断,量变与质变的区别;让学生结合材料探究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为什么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学生通过对材料的讨论和思考,既让学生了解了时政内容又有利于构建高校课堂。
三、教学过程
下面,我来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播时政,提素养,增能力
俗话说,好的导入等于成功了一半。改革开放是我们党一次伟大的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在这一环节,我采用创设情境的导入方式,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致敬40年》,触动学生们心理上的“兴奋点”,让同学们从中感受遂宁之变,中国巨变,深刻领会这是一个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发展的社会,启发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通过生动又直观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并从时政引出哲学思想,又寓哲学思想于时政。
并提问:发展的实质是什么,温故知新,快速进入课堂,学生对比分析,能够得出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判断标准和区别并能举例说明哪些是新事物,哪些是旧事物。
(2)小组探究:析时政,做实验,勤思考
在这一环节,我结合视频、实验和课前小组活动探究来剖析改革开放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组探究一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首先,1到4小组派代表讲述: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学生可能从吃穿用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三权分置、政治体制改革、文化科技等方面加以阐述。5到8小组派代表谈一谈改革开放之路的阻力和挑战,在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的状况下,摸着石头过河的将信将疑,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阻挠,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创伤乃至今天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考验……并引导学生从新事物、旧事物、社会层面的角度思考问题: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原因是什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进行补充和总结: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了人民的认可接受,感悟出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到今天的艰难发展历程,体会出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对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充满信心,作为青年学生自觉树立起为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志向!进而教师点拨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要求学生在教材上做好标识并提醒学生原理中易错的几个词(途径,方向和道路)。
小组探究二
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情境设置(一):观察与思考
选几名同学当堂演示吹气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气球发生的变化。直观、形象,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体验,初步感知并适时引出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
(1)气球逐渐胀大是量变的过程,当胀大到一定程度气球爆裂是质变的过程。知识迁移,让学生们自己列举生活中量变和质变的例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提问:是不是只有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PPT放映图片排列次序发生变化导致结果变化,说明能够引起质变的除了数量的增减,还有场所的变更。
(2)气球爆裂是不是突如其来的?需要不断吹气(量变)才能爆裂(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重视量的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所以要坚持适度原则。如果一直使劲吹气一定会出现什么结果?气球爆裂,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发生质变就好比摆在我们面前的某种机会,稍众即逝,所以我们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爆裂的气球长期放置于某个角落,又会不断的褪色氧化,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又会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联系改革开放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像气球的爆破不是突入其来的,它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其实,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也是如此,于是带领学生把目光投向视频《中国一分钟,跬步致远》,
每个一分钟不是一日之功,一分钟汇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想要让这个质变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就需要我们重视的积累,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教师点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四:情感升华
习大大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一棒跑下去。学完本框的知识后,我们青年学生会采用什么样的行动在新征程中为我们遂宁、我们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呢?通过一首熟悉的华为宣传曲《我的梦》,让学生领会哲学就在身边,来自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五:构建知识体系,课堂小结,生成知识网络,宏观把握教材,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六:当堂巩固,运用易错辨析考查书本知识的理解,文字题涉及华为的发展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总结,提取有效信息,提升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素养;激发学生对科技事业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责任素养。
最后我的教学反思方面:
优点:以学生为主体,贴近生活,当堂演示,气氛活跃,学生学,老师导!
不足:预设性强,缺乏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及关于改革开放问题探讨上的时间把握能否做到收放自如。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