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变废为宝》教案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2、通过垃圾怎样变废为宝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活动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活动难点通过垃圾怎样变废为宝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活动准备: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怎样变废为宝?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3、废旧的垃圾物品?活动过程:一、计算导入:“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1、出示题目: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珠海市会有多少垃圾呢?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海宁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2、学生计算。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怎样变废为宝?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二、观看录象:????“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某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某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1、学生观看录象。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三、研究方案:要求:(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3)、小组设计废品制作小制作方案。随机补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四、动手操作:1、小制作:根据小组活动方案,小组分别带自己制作作品的废品材料,制作小制作的工具,小组合作制作完成,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安全。2、作品评比:评比出有创意的作品,废品利用的有价值的作品,综合利用废品的作品。五、活动延伸:“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怎样变废为宝?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怎样变废为宝的设计写下来,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