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学堂乐歌》微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学堂乐歌的概念、艺术特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情感与价值:通过欣赏作品,感受学堂乐歌音乐风格,树立民族责任感、爱国主义精神,初步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思想。21·cn·jy·com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讲(?http:?/??/?www.21cnjy.com?)授以及对比等方法,能充分聆听并简单演唱歌曲旋律,能运用音乐要素分析李叔同代表作品学堂乐歌的风格与特点,并尝试用书本中的熟悉旋律依曲填词。www.21-cn-jy.com三、通过欣赏作品,感受学堂乐歌音乐风格,树立民族责任感、爱国主义精神,初步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思想。【来源:21·世纪·教育·网】教学难点了解学堂乐歌创作特点以及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及意义。教学过程【导入】师:(学生进教师播放《同桌的你》)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音乐课堂,刚才同学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教师,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首歌曲的名字,并且说出这首歌属于什么类型的歌曲?2·1·c·n·j·y生:民谣、通俗、流行..师:同学们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首《同桌的你(?http:?/??/?www.21cnjy.com?)》是一首校园歌曲,其实校园歌曲在一百年以前就已经产生了,它反应校园生活,在校园中传唱,并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近代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21·世纪教育网【新授】师:请听这首曲子,请同学们思考,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师:同学们,通过领聆听,你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不错,它由美(?http:?/??/?www.21cnjy.com?)国作曲家奥德威作曲,由我国著名音乐家李叔同填词,歌曲的旋律取自于美国民谣,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长亭、古道,朋友依依惜别的场景。www-2-1-cnjy-com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试着为歌曲分段在表达情感时,《送别》用了三段式的结构(?http:?/??/?www.21cnjy.com?)。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歌曲的旋律,首先在第一段以长亭古道等具象描摹来展现“送别”的场景,引人遐想;其次,在第二段直抒胸臆,唱出知交零落在天涯的感慨;最后,用第三段进行重复,将送友离别的意蕴加以升华,隐约表达出人生如落日一般短暂易逝的深切悲凉之感。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情感,这首歌曲距今以跨越百年的历史打动你我,书写了音乐的魅力。那这首歌曲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2-1-c-n-j-y师:清末民初,在变法维新的思潮影(?http:?/??/?www.21cnjy.com?)响下,“创办新式学堂,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开展现代科学教育”的思潮逐渐兴起,出现了大量的新式学堂,在学堂中开设“乐歌课”,他们教唱的歌曲广为传唱,后来,人们把这一时期的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21cnjycom在这一时期,有一批有识之士不断发展和创新学堂乐歌,其中以李叔同、沈心工最为代表。那同学对这他们有什么了解呢?嗯,对了。【来源:21cnjy.com】李叔同:音乐家、戏剧活动家。189(?http:?/??/?www.21cnjy.com?)8年入上海南洋公学学习,1905年在日本学习西洋画和音乐,并创办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他创作的歌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祖国歌》《春游》、《早秋》、《西湖》、《送别》等。【出处:21教育名师】被李叔同高度赞善称为“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沈心工:中国音乐教育家,从日本学校的音(?http:?/??/?www.21cnjy.com?)乐教育中得到启发,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曾在日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创作,所编歌曲题材广泛,内容浅显易懂,其代表作品有:《体操-兵操》,《黄河》等,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多数师采用国外歌曲的曲调,也有采用中国传统民族填词或专门作曲,为学堂乐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版权所有:21教育】师:刚才我们领会了李叔同的婉约唯美《(?http:?/??/?www.21cnjy.com?)送别》,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沈心工自主填词谱曲的《体操-兵操》,聆听歌曲,思考歌曲节奏和旋律有何特点,试着哼唱出出现最多的一句旋律。2/45566|553|师:同学们各抒己见非常不错,在(?http:?/??/?www.21cnjy.com?)歌曲中,大量运用了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节奏型,整个主题乐思也是在此基础上形成,此旋律一共出现了六次,歌曲的旋律有这两小节发展而来的。师:这首歌曲旋律简单明了(?http:?/??/?www.21cnjy.com?),节奏朗朗上口,号召儿童来做兵体操,强身健体,保家卫国.这首师:刚才我们欣赏到了由李叔同填词的《送别》,接着领略了由沈心工填词作曲的《体操兵操》,随着学堂乐歌的不断发展,涌现出更多的形式,接下来请大家聆听两首学堂乐歌,并说说他们的异同。第一首(佚名词《夕会歌》)第二首(李叔同词《祖国歌》)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聆听,你们找到他们的异同了吗?并出示谱例总结:相同点:填词歌曲所选曲调为《老六板》不同点:填词和速度不同,所表达的题材不同师:经过刚才的聆听和学习,我们试着从这三首歌曲,总结学堂乐歌的特点,曲调结构题材《送别》采用国外音乐旋律填词篇幅短小精炼、旋律优美、传唱度高内容朴实、富有正能量。《体操-兵操》自主填词谱曲《夕会歌》《祖国歌》传统中国曲调填词师:随着学堂乐歌的不断发展,形式内容不断多样化:有了富国强兵、热爱祖国为题材:《黄河》、《中国男儿》解放妇女、男女平等为题材:《女子体操》、《勉女权》勤奋读书、校园生活为题材:《春游》、《夕会歌》、《勉学》等学堂乐歌。学堂乐歌也给当时留下了深厚的影响。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1.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贡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开“新音乐”创作之先河。使“集体歌唱”这一形式深入人心,为后来的群众歌用运动打下了基础。通过乐歌的传唱和学校音乐教育,西方基本音乐理论和技能开始系统地、大范围的在中国传播。培养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传播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才,为后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拓展】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仿照学堂乐歌的创作方法为这段旋律填上新的歌词来感受一下。?(课件出示乐谱《山居秋暝》并指导学生用《送别》曲调演唱)?播放两遍:第一遍学生试着往旋律上填歌词。第二遍唱。21教育网【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利用课(?http:?/??/?www.21cnjy.com?)余时间,对李叔同、对为学堂乐歌的推行倾注了热血和汗水的有识之士们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我们平时生活中也有像“经典咏流传”等节目,让我们感受我国经典音乐的魅力,让我们一起用行为去热爱我们泱泱大中国的民族文化吧!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第十五单元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叁说出歌曲名字,歌曲属于什么类型?《同桌的你》校园歌曲学聆听歌曲并思考,歌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那这首歌曲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送别》这首歌曲借用国外民间曲调填词而成,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旋律以及真挚的情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长亭、古道,朋友依依惜别的场景。学歌曲简介学聆听歌曲,思考问题。送别—影片《城南旧事》插曲1=C44(美)J.奥德威曲李叔同词5351-|615-|512321|2-00|5351.7|615-|5234.7|1-00|611-|7671-|67166531|2-00|5351.7|615-|5234.7|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ABA‘学聆听歌曲,思考问题。送别—影片《城南旧事》插曲1=C44(美)J.奥德威曲李叔同词单三部曲式ABA‘长亭古道等具象描摹来展现“送别”的场景,引人遐想。将情绪推向高潮,直抒胸臆,唱出知交零落在天涯的感慨。将送友离别的意蕴加以升华,隐约表达出人生如落日一般短暂易逝的深切悲凉之感。“创办新式学堂,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开展现代科学教育”。学历史背景历史背景学“学堂乐歌”学堂乐歌代表人物李叔同:音乐家、戏剧活动家。1898年入上海南洋公学学习1905年在日本学习西洋画和音乐,并创办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他创作的歌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祖国歌》《春游》、《早秋》、《西湖》、《送别》等。堂学堂乐歌代表人物沈心工:中国音乐教育家,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启发,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曾在日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创作,所编歌曲题材广泛,内容浅显易懂。其代表作品有:《体操-兵操》,《黄河》等,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为学堂乐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堂聆听《体操-兵操》,思考下列问题。乐聆听歌曲,思考歌曲节奏和旋律有何特点,试着哼唱出出现最多的一句旋律。5566|553|24这是我国第一首学堂乐歌,由沈心工自主填词谱曲完成,旋律简单明了,节奏朗朗上口,号召儿童来做兵体操,强身健体,保家卫国.主题乐思XXXX|XXX|24典型节奏聆听两首学堂乐歌,并说说他们的异同。乐《夕会歌》《祖国歌》聆听两首学堂乐歌,并说说他们的异同。乐《夕会歌》1=F佚名词243362|1-|561|3216|5-|光阴似流水,不一会课毕放学归。《祖国歌》1=F李叔同填词443362|1-56|1-32|165-|.....纵横数千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不同点:歌曲的节拍速度以及表达的主题不同。.....聆听两首学堂乐歌,并说说他们的异同。乐《夕会歌》1=F佚名词243362|1-|561|3216|5-|光阴似流水,不一会课毕放学归。《祖国歌》1=F李叔同填词443362|1-56|1-32|165-|.....纵横数千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3362|1-|561|3216|5-|.....《老六板》1=D24学堂乐歌创作特点歌歌曲曲调结构题材《送别》《体操-兵操》《夕会歌》《祖国歌》随着学堂乐歌的不断发展,形式内容不断多样化:富国强兵、热爱祖国为题材:《黄河》、《中国男儿》解放妇女、男女平等为题材:《女子体操》、《勉女权》勤奋读书、校园生活为题材:《春游》、《夕会歌》、《勉学》等学堂乐歌。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歌拓展歌请同学们试着用《山居秋暝》这首诗,填入送别的曲调演唱。山居秋暝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总结歌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单元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胡慧洁.doc 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单元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pptx 《送别》弹唱.mp4 祖国歌---李叔同词曲(瘸马画社制作)_标清.mp4 祖国歌_标清_标清.mp4 纯音乐 - 老六板.mp3 群星 - 祖国歌.mp3 老狼-校园歌曲《同桌的你》(90年代经典歌曲)_高清.mp4 高晓松 - 同桌的你.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