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获得什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从历史中获得什么

资源简介

从历史中获得什么》
一、教材分析:
“从历史中获得什么”这一内容是在教材改版后增加的,教材首先通过师生的对话,激发“学习历史的意义”,并有初步答案;然后通过历史中的典型人物、事件和现象,从不同层面或角度反映学习历史究竟有哪些意义和价值,其中对历史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及升华是本课重点所在。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概念,并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2、通过对典型历史资料的分析,使学生知道我们能从历史中获得什么并升华情感;
3、通过小组探究及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获得对历史角色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为什么要学历史”及“我们能从历史中获得什么”;
难点:学生对历史角色的体验及情感的升华。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呈现图片)分别为四天前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两个月前的雪灾、十年前的小孩、90年前的一战及史前地球。问:以上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都是过去发生的事实,都是历史。
教师:对,今天我们就学习新课“从历史中获得什么”(呈现课题)
(二)新课
1、历史是什么?
教师:历史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过去发生的事实。8月份举办的29届北京奥运会是不是历史?08年即将发射的神七飞船是不是历史?
学生:不是(举例:我们身边的历史)
2、为什么学历史?
教师:老师第一次和你们交流,所以很想知道你们对我的看法,比如我的年龄啊,外貌啊,性格啊等等?(认识老师)
教师:刚刚有同学说我性格和善,为什么你会这样认为啊?(感觉)事实上我的性格比较严厉,为什么你们会判断错误呢?(第一次接触,不知道过去)正是由于你们不了解我的过去,所以我在你们的眼中,其实并不完整,你们也无从知道我的性格、现状以及我可能的未来。
教师:那这样,我们现在搞一个小活动,想必你们的同桌都非常希望知道自己在你们的眼中是个怎样的人,现在,给你们三分钟时间,用语言描绘出你所认为的同桌的性格及他将来可能的成就,注意要结合他过去的经历。
学生:(三人展示)
教师:对,这也正告诉我们,对个人而言,只有先了解他的过去,才有可能认识他的现在,并为他刻画未来。好,现在将我们的目光投向整个国家,让我们看看,对我们的祖国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认识呢?(小组活动)请各位同学按照四人小组的形式,把你们所知道的中国在过去一两百年间发生的事实都说出来,并根据这些事实说说中国现在的状况,以及将来在经济、国力、科技、文化、体育、教育等方面可能的成就,时间五分钟,注意要推选出记录人和发言人。
学生:展示合作成果。(落后——伟大复兴、崛起——领先)
教师:正是因为了解历史,能帮助我们认识现实,以及观察未来,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历史,而且还要学透、学彻底,只有这样,我们对人、对事物、对社会的认识才会完整、深刻。(逐层深入,由个人到社会)
3、从历史中获得什么?
教师:刚才我们提到,认识历史非常重要,那我们到底能从历史中学到些什么呢?
下面,我们来看两则材料。(呈现培根名言)问:培根所提三个发明是什么?
学生: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教师:这些成就使得我们中国拥有了五千年的文明,并长期在世界上居于前列。(呈现鲁迅名言)你们认为这段话和刚才所说的中国的落后状况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因为中国的愚昧落后,不善于利用科技……;我们应该注重科技的利用,要加大科技的投入,要重奖科技工作者……。
教师:这些都说明了我们国家现在非常重视科技,而这也正是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最高科学技术奖、科教兴国战略、嫦娥一号(日本月亮女神号)
教师:提到日本,各位同学或许马上就联想到了六十多年前那场悲惨壮烈的战争。
让我们静静的来看几张图片,并为逝去的同胞们默哀。
教师:数据、惨案,更令人发指的是,万恶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又实施了灭绝人性的细菌战,知道我们衢州到底有多少人在日寇丧心病狂的细菌战中失去了生命吗?(……)衢州有5万多人在痛苦中绝望的死去,要知道,即使在今天,我们衢州市区的人口也仅只有20多万……。或许大家都已热血沸腾,那现在就让我们回到那炮声隆隆的旧中国,去亲身体会一番。请你们分别选择领导者、士兵、农民、学生、海外爱国者中的一个身份,设想在当时的中国你会如何去抗击日寇。(使学生获得体验)
学生:展示。
教师:评价鼓励。当然,过去的已成为事实,不可能再有改变,我们也应该正视现在的中日关系,应该认识到,现在的日本人民毕竟大多数还是比较友好的,我们的领导人也正在努力改善与日本的关系,如今年5月,胡锦涛主席就将启程前往日本进行访问。……我们又从刚才的历史材料中获得了什么呢?
学生:……
教师:对,这也正是我们从历史中所获得的教训。(呈现)
(三)小结感悟:
伟人邓小平曾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而在这,我也有一段话要送给大家:“人如果忘记了昨天,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人类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不称其为人类.现在,我们逝去的每一分钟都将成为未来的历史!劝戒各位同学珍惜每一刻,每一秒,千万不要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空白,令自己抱憾终生!”
课后反思:
3月22日在巨化中学对《从历史中获得什么》一课进行了教学,其后对课堂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并且与听课教师及各评委老师进行了探讨,对教学的得失有了比较明晰的认识。其中,最大的不足就在与对课堂结构、逻辑、环节的把握不如意,认识不够清晰。
教学前,由于该课属于教材修订后新出现的章节,所以未有任何资料可供借鉴,在参考教参之后,决定借用教参逻辑环节——“历史是什么,为什么学习历史,从历史中获得什么”。而事实上,这也是本课最大的败笔,因为二、三环节的内容其实是重合的,所以,在流程设计中,二、三环节内容出现了高度的重合,这也使得此处成为了各听课教师最不认可的设计。
而在“历史是什么”这一内容中,也存在一定争议,关键在于所谓“历史”到底是否包括“自然”历史。如果仅仅从我们所学习社会课本理解,历史应仅指人类历史,我们的课本其实也就是从史前人类社会开始的,但对于学生而言,角度不应这么单一,也应该认识到自然界也有历史,因此,设计中,我将历史概念分解成了“人类和自然”两部分。
同时在各环节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如第二环节设计中,我将为什么学习历史的原因仅仅定位为“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展望未来”,这一认识明显不足,也太过单一,容易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固化,不利于拓展。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我所设计的“认识老师,认识同学,认识祖国”三个环节,也有拖沓、多余之嫌;又如第三环节设计中,从历史中获得什么我仅仅是以两个案例进行分析概括,但在最终的结论升华中,却没有清晰的认识展现,学生仍旧无法通过所学掌握自学的方法。
如果对此课进行重新设计,我认为主要是在逻辑条理、环节设计、课堂结构等各方面进行大幅修改。逻辑——历史是什么,如何学历史,从历史中获得什么;环节——设计更为详尽,对原因、意义分析全面,同时更重视方法的授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