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自然环境——地形多样 课件(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2自然环境——地形多样 课件(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考点2
常见地形类型的特点,
世界主要的高原、平原、盆地和山脉的地理分布,
地形对河流、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总述
1.认识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的两个最基本的着眼点:
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
人类生活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自然环境的构成:
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山川、气候、河流、动植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地形、河湖、气候。
3.自然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是生活的基本条件,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
阿尔卑斯山脉
西西伯利亚平原
珠穆朗玛峰
埃塞俄比亚高原
东南丘陵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天山山脉
读图2-13,我们可以发现陆地地形可分为哪些基本地形类型?
盆地
丘陵
平原
高原
山地
山地
海拔一般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峭
丘陵
海拔一般500米以下,起伏和缓。
丘陵
平原
海拔一般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起伏小。
高原
海拔一般5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边缘陡峭。
海拔一般500米以上,地表山峦起伏,凹凸不平。
盆地
四周被群山环绕。
山地
平原
高原
盆地
丘陵
500米以上
200米以下
500米以上
500米以下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海拔高,起伏不大,边缘陡峭
四周高,中间低
(群山环抱)
地面平坦,起伏较小
海拔高,表面山峦起伏,凹凸不平
地形种类
海拔高低
地表起伏
(A)山脉
(B)平原
(C)高原
(D)盆地
(E)丘陵
地面起伏小
平原海拔较低(200米以下)
高原海拔较高(500米以上),边缘较陡峻
高原
VS
平原
对比
相同点
不同点
平原
高原
地面崎岖不平
海拔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峭
海拔500米以下,起伏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山地
VS
丘陵
对比
相同点
不同点
山地
丘陵
1)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青藏高原
3)平原:亚马孙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盆地:刚果盆地
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以下山脉、
高原、平原和盆地,并说出各自所在的大洲。
世界上的重要地形单元
落基山脉
(北美洲)
安第斯山脉
(南美洲)
阿尔卑斯山脉
(欧洲)
阿特拉斯山脉
(非洲)
喜马拉雅山脉
(亚洲)
巴西高原
(南美洲)
东非高原
(非洲)
南非高原
(非洲)
青藏高原
(亚洲)
亚马孙平原
(南美洲)
东欧平原
(欧洲)
西西伯利亚平原
(亚洲)
刚果盆地
1.海拔高度一般在500米以上的,地表起伏不大,但边缘处比较陡峭的地形是(
)
A.山地
B.丘陵
C.盆地
D.高原
巩固训练
8.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高原的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丘陵的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平原的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
D.盆地中部是平原,四周是山地或高原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
亚洲
南美洲
北美洲的“脊骨”
落基山脉
北美洲
欧洲最高大的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非洲
阿特拉斯山脉
欧洲
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
亚洲
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一般可以从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三个方面来描述。
合作探究——亚洲的地形
亚洲地形的特点,即以山地、高原为主,且山地和高原集中在亚洲中部,地势呈中部高四周低的特点。
在地势的影响下,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亚洲的地形
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亚洲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部地势较低
B.四周地势高耸
C.中部地势高耸
D.四周低中间高
5.亚洲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自东向西流
C.自西向东流
D.四周汇聚到中间流向海洋
4
5
D
A
影响气候(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
纬度位置
气温一般随纬度由低向高而降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降水一般随纬度由低向高而减少;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
海陆位置
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
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地形海拔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降水先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达到一定高度后,则逐渐减少
地形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
(1)地形影响人口分布:
平原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
(2)地形影响村落(农村聚落)形态:
平原上的村落,一般呈团状分布
山谷中的村落,一般呈带状分布
平原、高原、
山地、丘陵和盆地
世界上的重要地形单元
亚洲地形多样,但以山地、高原为主,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五种地形类型
地形多样
亚洲地形及特点
14.世界各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阅读下列两幅世界典型区域的地形图,回答问题。
注:乙所在区域的粮食商品率居该国首位,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
(1)从全球范围看,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_____方向,两者经度大致相隔_____度;从相对位置看,甲区域位于所属国家的____部,乙区域位于所属国家的______部。
(2)根据图1、图2分析甲、乙玉米带共同具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
(1)东南,145,中,东北
(2)平原广阔,地势低平,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适合于大规模经营和机械化作业;流经的河流水源充足,便于灌溉;地处于中纬度、北温带,热量较充足,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
15.观察“沿北纬40°的亚洲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1)请按自西向东的顺序写出北纬40°纬线穿越的亚洲三大地理分区的名称。
(2)写出图中A、B两处相应的地形区名称,并概述北纬40°纬线附近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1)西亚、中亚、东亚。
(2)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地形种类多样,地表起伏很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