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7春秋战国复习 课件(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17春秋战国复习 课件(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考点17
1、认识分封制、战国七雄、商鞅变法
等基本概念,
2、认识百家争鸣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
《三字经》
1.夏朝建立: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夏朝后期都城:
约公元前2070年,禹


公天下
家天下
二里头
4.末代暴君:
概括——夏朝
朝代
建国
时间
开国君主
亡国君主
文化成就
在中华早期文明史上的地位
夏朝
约公元
前2070年


世袭制、
大型宫殿
国家初创
商朝
约公元
前1600年


青铜铸造业、甲骨文、强大的军队和严酷的刑罚
文字成熟、
青铜铸造业
繁荣
西周
公元
前1046年
周武王
分封制、
礼乐制度
制度形成体系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在“家天下”的社会,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卿大夫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1.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2.周王是怎样进行分封的?
  3.受封者有哪些权利?
  4.受封者有哪些义务?
  5.实行分封制有什么重大意义?
  6.分封制会不会产生对天子统治不利的影响?
说一说
(二)春秋五霸:
1、背景(由来)
a、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b、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战,争做霸主。



微,诸



(春秋时期最典型的时代特征)




齐桓公首先称霸
齐桓公确立霸主的标志: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三)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战国七雄
相比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争霸目的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是当时的某个诸侯,面对激励残酷的兼并战争形势,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
春秋晚期的铁锄和铁削
牛耕
(2)到了战国时期……纷纷掀起变法运动。
变法前的社会形势(背景)
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1、时间
2、支持者:
3、主要内容:
4、历史作用:
秦孝公
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奖励农耕
3、奖励军功
4、建立县制
?变法更加全面、彻底,使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富国
强兵
加强政治控制力
承认土地私有
公元前356年
?为后来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想一想,这个故事在今天是否还有意义。




有意义。“令出必行,取信于民”。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提倡的“诚信”完全一致,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商鞅变法:
议一议: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
1.秦孝公的支持
2.诚信、得民心
3.符合历史潮流(根本原因)
4.商鞅具有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
处于大变革时期
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
百家争鸣
文士阶层的出现
社会动荡和变革
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根本原因)
(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
政治:仁的学说;以德教化,以礼治国,克己复礼。
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孟子
战国
政治:“仁政”;“民贵君轻”思想。
道德: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
道家
老子
春秋
对立统一
;“无为而治”
庄子
战国
(继承和发扬老子的学说)
法家
韩非
战国
“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
兵家
孙武
春秋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
《孙膑兵法》围魏救赵、“事备而后动”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
孔子
孟子
墨子
韩非子
老子
孙子
以德治国、尊敬师长、全民教育 素质教育
平等博爱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廉正、廉洁、自律
依法治国
以不变应万变
了解市场行情,确定投资方向
思想渊源
礼治文明、有教无类
兼爱“非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法治
无为而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当今的思想观点
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大变革时期,推动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的发展
B.争霸的需要
C.分封制衰落
D.人民的愿望
2.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是在(

A.商朝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3.庄子代表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4.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学说比较保守,主张“仁爱”,他的思想被西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利用。这个人物是(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孔子
5.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闻讯赶回家。他首先关心的是仆人有没有烧伤,而不是询问马的损失情况。这一事例体现的思想与现代社会提倡的观念相吻合的是:(

A.依法治国
B.以人为本
C.竞争创新
D.效益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