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考点30新民主主义革命之二1、中国共产党开辟新道路历程中的重要史实,2、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基本内容。3、遵义会议的概况及其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2119261927192819351949新阶段新道路五四运动新政党中共一大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新军队创建革命根据地和红军遵义会议新核心1945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新合作幼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启了国民革命时期中共三大的召开(1923年6月):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1月):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2.国民革命的高潮是1926年的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的成果是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观察右图,回答以下问题(1)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北伐的主要对象有哪些?(3)北伐开始时的主战场是哪里?有哪些重要战役?被称为铁军的是谁?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主要战场:湖南、湖北;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和贺胜桥战役?;铁军:叶挺第四军独立团国民大革命时期3.结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4.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建立。1949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19--------1921)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国共第一次合作)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国共第一次分裂)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国共第二次合作)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国共第二次分裂)1.南昌起义1927.8.1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秋收起义▲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起义。10月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汉口1927年8月7日1、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时间地点:内容:2、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八七会议3、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时间: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地位:内容: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会师意义:井冈山会师探索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走日本的路”“走美国的路”“走俄国的路”“走自己的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第一阶段康有为、梁启超君主立宪制第二阶段:孙中山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第三阶段:中共成立初期城市中心暴动,武装夺取政权第四阶段: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材料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材料二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材料三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曾想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在大城市发动起义,建立政权,但接连遭到失败……国民党新军阀在全国建立了反动政权,控制着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并且建立了一支十分强大的反动军队。1、材料一中“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2、结合二、三则材料,分析选择这条道路的原因是什么?3、对这条的道路选择,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怎样的优秀品质?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农民数量庞大,是重要的革命力量;反动派力量主要集中于城市,且实力强大。“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冲破四道封锁线红军损失过半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掌握作战主动权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确立新核心——遵义会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4.10-1936.10)材料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摘自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根据材料指出“分水岭”的事件是什么?如何理解它改变了“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4.10-1936.10)经过(长征路线):①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缴计划)②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③强渡大渡河④飞夺泸定桥⑤爬雪山⑥过草地⑦吴起镇会师(1935.10)⑧会宁会师(1936.10)胜利结束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6.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7.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十年内战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2119261927192819351949新阶段新道路五四运动新政党中共一大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新军队创建革命根据地和红军遵义会议新核心1945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新合作幼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