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考点35巩固新生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史实图片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也是影响战后世界格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但是,新生的人民政权,仍面临着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着怎样的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国内:国际:国民党的残余武装仍在负偶顽抗,仍有大片国土没有解放很多地区(新解放区)的土地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美国不甘心在亚洲的失败,通过各种手段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二战结束前夕,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中达成秘密协议,决定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出兵朝鲜半岛对日作战,苏联红军占领朝鲜半岛北部,美国军队则进驻半岛南部。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南北双方在美、苏的支持下,分别建立以李承晚为首的大韩民国和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使朝鲜半岛的分裂成为现实。从此,三八线成为朝鲜半岛南北方人民不可逾越的鸿沟。导致朝鲜问题朝鲜问题的由来北朝鲜南朝鲜(韩国)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战火一直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边;美国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10月1日,所谓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无条件投降。”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向毛泽东发出了救援信…………抗美援朝的背景:1950.10——1953.7保家卫国上甘岭战役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中朝军队---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领导人彭德怀---麦克阿瑟①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②进一步巩固了新生政权。③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背景起止时间作战双方目的(原因)著名战役战争性质结果影响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成了“第一个志愿兵”。在中国海岸边架上两门大炮就能奴役一个民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1.背景:1950~1952年底3.纲领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范围及方式:在新解放区分批分期进行2.时间:5.具体做法:①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②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让他们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5.成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省外,广大新解放区约三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约七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牲畜、房屋等;农民再也不用向地主交纳地租。6.意义:①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个体私有制②人民政权更加巩固,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实现了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的革命纲领新解放区影响:1952年底,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1947.10.10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中央人民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实现土地农民个体私有制。作用:获得土地的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没收地主土地给农民彻底消灭剥削制度,耕者有其田没收、征收、分配土地;发给土地证;动员生产;十年内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1927-1937(上P60)1947-1948(上P105)1950-1952(下P39)土地改革前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及其性质、土地所有权归属的演变土地制度:性质:所有权归属:封建土地制度私有制地主所有土地改革农民土地所有制私有制农民个体所有1)封建君主专制结束:1911年辛亥革命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封建土地制度结束:1952年底土地改革平均地权;民生《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类比:2)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社会、封建土地制度的终结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私”到“公”的社会变革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三大改造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1.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成果: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840鸦片战争中国近代以来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