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本的大化改新 课件(共30张PPT)+教案+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日本的大化改新 课件(共30张PPT)+教案+导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日本的大化改新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①了解日本的古代历史发展,知道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由来;
②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学习难点: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二、课前自主学习
一、日本的兴起
1.早起国家的出现:______前后,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本州中部的______国家最为强大。
2.大和统一日本:大和不断征服扩张,______时统一了日本本土。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_,后来改称______。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1)国内因素:7世纪中期,日本的______十分尖锐。______大贵族经济实力强大,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者;政治上,______贵族反抗______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利,_____贵族权倾朝野,致使皇权旁落。
(2)国外因素:中国______高度繁荣,______上的一些国家也蒸蒸日上,这一现实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
(3)改革氛围的形成:皇室、改革派及曾经到过中国的______渴望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建立天皇制______国家和“______”的新国家。
(4)改革的前提:645年,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______,孝德天皇即位,年号“______”。
2.开始时间:_____年。
3.改革者:______。
4.主要内容
(1)政治上,改革______,实行中央集权。
(2)经济上,土地收归______,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______。
(3)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______。
5.治国基础:701年,日本参照中国的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_____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基础。
6.改革的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后,日本发展成为一个____权__的封建国家。标志着日本从_____过渡到______。
三、日本的庄园和武士阶层的形成
1.日本的庄园
(1)建立原因:大化改新时推行的由______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很多豪强贵族纷纷建起自己的______。
(2)发展情况:到10世纪,庄园的数量已相当可观。
2.武士阶层的形成
(1)原因:庄园主为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蓄养______。
(2)形成:武士的力量不断壮大,地位越来越高,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______。
(3)影响:武士阶层在此后的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问题探究
1.日本什么时候实现了统一?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
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假设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大和国谴唐使,面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你能概括出大化改新的背景吗?
3.公元645年(日本皇极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太极殿。这一天日本
朝廷正在接见“三韩”(新罗、百济、高句丽
)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随着“嘎吱吱”的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氏,在场的许多贵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
为什么会出现这场宫廷巨变?
皇室和改革派拥立哪一位天皇?年号是什么?
4.日本的大化改新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启示?
4、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是在(  )
A.公元前2世纪前后
B.公元前1世纪前后
C.1世纪前后
D.2世纪前后
2.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国是在( 
)
A.5世纪时,大和统一日本本土之后
B.10世纪
C.大化改新以后
D.1世纪,中日交往发展时期
3.710年,日本仿照中国长安的式样,建立的新都叫(  )
A.东京
B.大阪
C.平城京
D.名古屋
4.下列选项属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或原因的是
(  )
①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日益激烈
②以苏我氏贵族为代表的豪强贵族专权跋扈,独揽朝政
③中国大唐王朝的高度繁荣,刺激了大和统治者
④建立起天皇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下列关于古代中日之间的交流史实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
①公元57年,居日本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者到中国,中国皇帝赐使者印绶
②公元1世纪后的几百年间,中日之间的交流有了更大的发展
③成批的中国织工、陶工等随日本使者到了日本
④到了中国的宋元时期,中日交流达到了一个高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对贫民颁给口分田,六年一次,死后归还。受田者负担租庸调:租为田租,交纳稻米;庸为徭役,每人每年十天,也可以用绢布代替;调为贡物,交纳各种土特产品,一般是交纳绢布,每户一丈三尺。
材料二: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笃疾废疾,给田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
——唐朝武德田令
(1)材料一的规定出自哪个国家的法令?这一法令是在什么改革中颁布的?
(2)材料一中改革开始于什么时候?对该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材料一中的田令与材料二中的中国唐朝田令有什么共同点?这个共同点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
二、自主学习
(一)日本的兴起
1.
1世纪、大和
2.
5世纪、大王、天皇
(二)大化改新
1.(1)社会矛盾、世袭、地方、中央、豪强(2)唐朝、朝鲜半岛(3)日本留学生、中央集权、法治完备(4)宫廷政变、大化
2.646
3.孝德天皇
4.(1)行政制度(2)国有、赋税(3)公民
5.一
6.中央集权、奴隶制度、封建制度
(三)日本的庄园和武士阶层的形成
1.国家分配田地、庄园
2.武士、武士阶级
三、问题探究
1.5世纪时大和国统一日本。开始叫做大王,后来称为天皇。
2.内因: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3.7世纪中叶,苏我氏贵族是日本豪强贵族的代表。他们独揽朝政,专权跋扈,成为改革的主要绊脚石。于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发动这场政变。
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
4.
①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制度和文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②要正视自己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四、课堂检测
1、1.C
2.C
3.C
4.A
5.A
7.答:(1)日本。大化改新。
(2)646年。这次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逐渐过渡到了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共同点: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说明日本大化改新其实是仿效唐朝的制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社八上2-3日本的大化改新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日本的古代历史发展,知道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由来;
②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认识到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教学重点】
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一衣带水”。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中国隋唐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日本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次改革叫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二、新课学习
一、日本发展历程
1.日本概况
观察古代日本地图概括“日本”与中国的地理关系。
一衣带水、一苇可航
>>>
多媒体课件播放古代日本地图
民族:大和民族
国花:樱花
国旗:日出之国
国徽:圆形,绘有16瓣黄色的菊花瓣图案
国服:和服
国名:东瀛、东洋、扶桑
>>>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本国旗国徽
2.古代日本历程:
前21世纪
夏朝建立→前3世纪
秦朝统一中国→1世纪
日本出现早期国家→5世纪
大和统一日本
落后于中国
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
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尊称,是由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日本史书记载第一任天皇是被神化的神武天皇,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明治维新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天皇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在当今日本,天皇依然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本平成天皇明仁
3.中日交往
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据《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公元1~2世纪时,日本列岛上已有100多个小国,同中国交往的就有30余国。公元57年(东汉初),九州北部的倭奴国曾谴使向东汉进贡,汉光武帝赐给其“汉委奴国王”金印。
>>>
多媒体课件播放汉委奴国王金印
二、大化改新
1.大化改新的背景:
(1)国内背景:
(2)国际背景:
(3)推动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
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假设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大和国谴唐使,面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你能概括出大化改新的背景吗?
内因: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教师总结:
国内背景:7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经济上:世袭大贵族经济实力强大。
政治上: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豪强贵族专权,皇权旁落。
国际背景: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朝鲜半岛上一些国家蒸蒸日上。
推动力量:皇室和改革派渴望仿隋唐制实行改革,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日本留学生力倡改革。
公元645年(日本皇极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太极殿。这一天日本朝廷正在接见“三韩”(新罗、百济、高句丽
)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随着“嘎吱吱”的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氏,在场的许多贵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
>>>
多媒体课件播放中大兄皇子刺杀苏我氏
为什么会出现这场宫廷巨变?
7世纪中叶,苏我氏贵族是日本豪强贵族的代表。他们独揽朝政,专权跋扈,成为改革的主要绊脚石。于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发动这场政变。
皇室和改革派拥立哪一位天皇?年号是什么?
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
2.大化改新的内容
经济上:唐:均田制:将国有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
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物(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
交地方土产(调)。
日本:废除豪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每六年按人口把田地分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受田者死后,田地归还国家。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政治上:唐:地方分为道、州、县三级,由中央任命官员.
日本:设省、郡、里,官吏由中央任命。加强中央集权。
>>>
多媒体课件播放中日服饰、书法、铸币、文字、城市布局等图片
公元8世纪,中国唐代服装传入日本,对起源于日本本土的和服产生了影响。
日本仿唐朝第一次铸造的铜币,“和同开珎(宝
)”,即“开元通宝”的简称。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楷书的偏旁创制的。
探究:比较一下,平城京与长安街在城市布局方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朱雀大街名称与走向相同。【唐招提寺是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后主持兴建的】。
3.大化改新的影响:
(1)积极性: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后,日本成为依靠律令....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2)局限性: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
庄园和武士阶层的出现:
大化改新时推行的由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很多豪强贵族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庄园。
庄园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蓄养武士,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在此后的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本武士图
日本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精神内容有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等。武士腰间常佩利刃,作为勇武的象征。“明治维新”后,军队战士仍被长期灌输武士道精神,强调效忠天皇、绝对服从,军人在必要时必须勇于拨刀"切腹"(剖腹自杀),以示忠勇、义烈。
日本的大化改新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启示?
①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制度和文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②要正视自己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三、课堂练习
1.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的时间是(
B
)
A.公元前1世纪前后
B.1世纪前后
C.5世纪时
D.7世纪中期
2.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来改称为(
C

A.皇帝
B.国王
C.天皇
D.首相
3.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建立法西斯专政
D.战后社会改革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第二单元
中世纪的欧亚国家
第三课
日本的大化改新
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上
新知导入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一衣带水”。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中国隋唐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日本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次改革叫什么?
新知讲解
一、
日本概况
观察古代日本地图,概括“日本”与中国的地理关系。
一衣带水
一苇可航
新知讲解
大和民族
樱花
日出之国
和服
东瀛、东洋、扶桑
圆形,绘有16瓣黄色的菊花瓣图案
民族:
国花:
国旗:
国徽:
国服:
国名:
新知讲解
古代日本的历程
1世纪
5世纪
前3世纪(前221年)
前21世纪(前2070年)
夏朝建立
大和统一日本
秦朝统一中国
日本出现早期国家
落后于中国
新知讲解
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
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尊称,是由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日本史书记载第一任天皇是被神化的神武天皇,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明治维新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天皇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在当今日本,天皇依然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新知讲解
日本平成天皇明仁
新知讲解
  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据《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公元1~2世纪时,日本列岛上已有100多个小国,同中国交往的就有30余国。公元57年(东汉初),九州北部的倭奴国曾谴使向东汉进贡,汉光武帝赐给其“汉委奴国王”金印。
东汉光武帝画像
汉委奴国王金印
1.大化改新的背景:
国内背景:
国际背景:
推动力量:
二、大化改新
材料研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
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假设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大和国谴唐使,面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你能概括出大化改新的背景吗?
内因: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新知讲解
公元645年(日本皇极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太极殿。这一天日本朝廷正在接见“三韩”(新罗、百济、高句丽
)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随着“嘎吱吱”的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氏,在场的许多贵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
为什么会出现这场宫廷巨变?
皇室和改革派拥立哪一位天皇?年号是什么?
7世纪中叶,苏我氏贵族是日本豪强贵族的代表。他们独揽朝政,专权跋扈,成为改革的主要绊脚石。于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发动这场政变。
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
中大兄皇子刺杀苏我氏
新知讲解
  日本大和国贵族。曾向唐朝归来的日本学者学习中国的儒、佛等学说。中大兄皇子与其发动政变,除掉苏我氏。大化改新后,中大兄皇子以太子身份摄政,中臣镰足任内臣,高向玄理任国博士,共同辅佐孝德。
孝德天皇
日本第36代天皇
  因不满苏我氏专权,以患足疾为名不参与政治。中大兄、中臣镰足发动宫廷政变,诛灭苏我入鹿一族后,即位。
中臣镰足
知识小结
二、大化改新
1.大化改新的背景:
国内背景:
7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经济上:世袭大贵族经济实力强大。
政治上: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豪强贵族专权,皇权旁落。
国际背景:
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朝鲜半岛上一些国家蒸蒸日上。
推动力量:
皇室和改革派渴望仿隋唐制实行改革,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日本留学生力倡改革。
新知讲解
2.大化改新的内容:
经济上
均田制:将国有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
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物(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

日本
废除豪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每六年按人口把田地分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受田者死后,田地归还国家。
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新知讲解
2.大化改新的内容:
政治上

日本
神祗官
太政官
中务省
宫内省
大藏省
式部省
治部省
民部省
兵部省
刑部省
天皇
地方分为道、州、县三级,由中央任命官员.
设省、郡、里,官吏由中央任命。
加强中央集权
新知讲解
中国:岳阳楼
日本:京都平安神宫
建筑
新知讲解
公元8世纪,中国唐代服装传入日本,对起源于日本本土的和服产生了影响。
服饰
中国
日本
新知讲解
日本书法(空海《风信帖》)
中国书法(唐·欧阳询《张翰帖》)
书法
新知讲解
中国唐朝铸币
日本的铸币
日本仿唐朝第一次铸造的铜币
“和同开珎(宝
)”,即“开元通宝”的简称。
铸币
新知讲解
文字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楷书的偏旁创制的。
新知讲解
城市布局
平城京平面图
唐长安城平面图
比较一下,平城京与长安街在城市布局方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唐风洋溢奈良城”
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朱雀大街名称与走向相同。【唐招提寺是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后主持兴建的】。
新知讲解
3.大化改新的影响:
(1)积极性:
(2)局限性: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后,日本成为依靠律令....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
新知讲解
大化改新时推行的由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很多豪强贵族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庄园。
庄园和武士阶层的出现
庄园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蓄养武士,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在此后的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日本武士图
新知讲解
武士道精神内容有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等。武士腰间常佩利刃,作为勇武的象征。“明治维新”后,军队战士仍被长期灌输武士道精神,强调效忠天皇、绝对服从,军人在必要时必须勇于拨刀"切腹"(剖腹自杀),以示忠勇、义烈。
新知讲解
日本的大化改新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启示?
①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制度和文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②要正视自己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课堂练习
1.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的时间是(
)
A.公元前1世纪前后
B.1世纪前后
C.5世纪时
D.7世纪中期?
B
2.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来改称为(

A.皇帝
B.国王
C.天皇
D.首相
C
课堂练习
3.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建立法西斯专政
D.战后社会改革
A
课堂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