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二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讨和经济建设探索课件+教案(共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二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讨和经济建设探索课件+教案(共2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高二年级
思想政治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讨和经济建设探索
一、专题知识建构
二、重点内容解析
三、总结反思提升
本节课学习内容
一、专题知识建构
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斯大林的探索
毛泽东的探索
列宁
的探索
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斯大林的探索
毛泽东的探索
列宁
的探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斯大林的探索
毛泽东的探索
列宁
的探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物质基础
理论准备
二、重点内容解析
(一)比较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对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认识
1.列宁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探索
列宁对商品、货币以及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发生的变化
之后
新经济
政策
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
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
之前
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探索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
的唯一可能的道路。
◆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
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
不是商品。
在商品流通领域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
斯大林对价值规律的认识
价值规律是客观的,是一个很好的实践的学校,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作用
在生产领域有影响,但不是调节者
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探索
◆在工商业生产经营方面,应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
主体,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在生产的计划性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
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
◆在市场方面,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
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把计划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把市场与资本主义联系起来的观念,是中国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改革,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了引导和奠基作用。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毛泽东对斯大林理论观点的发展和突破
人物观点
比较范围
斯大林的观点
毛泽东的观点
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发展商品经济不会导致
资本主义
强调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
存在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
商品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不发达状况决定的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范围
只有生活资料是商品,
生产资料不是商品
提出“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
价值规律的作用
不起生产调节者的作用
对生产不起决定性调节作用,主张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
列宁
斯大林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探索
探索
马克思主义
继承
发展
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发展
丰富
毛泽东
坚持
(二)全面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
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
毛泽东在1956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1976年12月26日,这一报告发表于《人民日报》。在报告中,毛泽东集中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成果。
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十个问题
主要是经济关系
主要是政治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以苏为鉴,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成果,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其中多数政策主张直到今天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改革开放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的重要创新及意义
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
1981年6月
十一届六中全会
?
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
1981年6月
十一届六中全会
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
1987年10月
十三大
?
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
1981年6月
十一届六中全会
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
1987年10月
十三大
十四大
1992年10月
1993年11月
十四届三中全会
?
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规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明确界定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属性,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都是经济手段,消除了人们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的意义
党的会议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论述
十六届三中全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大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
明确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十九大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证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正确的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科学的认识。我们必须坚持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小结: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1.新时代出现新矛盾
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
不充分
的发展
1.新时代出现新矛盾
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
不充分
的发展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新时代呈现新特征
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3.新时代需要新理念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新发展理念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4.新时代提出新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突出抓好的几项工作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
体系的坚实基础;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三、总结反思提升
主张消灭商品经济
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统一起来
限制市场发挥作用
肯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制度的范畴
承认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回看走过的路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感谢同学们收看!
再见!教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讨和经济建设探索
学科
思想政治
学段:高中
年级
高二
教材
书名:《经济学常识》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8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认识,领悟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相结合方面所做出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探索。
通过全面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及意义,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明确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理念和新要求。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教学重点】
比较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认识;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及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历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教学难点】
比较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认识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新课
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围绕《经济学常识》专题四和专题五的主要内容,系统梳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建设的探索历程。
引导学生形成对教学内容的整体认识
讲授新课
一、专题知识建构
简要构建专题四和专题五的知识框架,分析两个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重点内容解析
比较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认识,说明各自所做出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探索。
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及其内在联系,阐释《论十大关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分析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理念和新要求。
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课堂小结
三、总结反思提升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引导学生认同前人探索的理论成果的时代价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