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商鞅变法(《历史与社会》八上第四单元 第一课)课程标准:4-2 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好人物,说出他(它)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2、能力目标:通过对商鞅变法前的争论,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改革活动的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体会商鞅变法的过程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观念、制度、政策都要随时代的发展而改革,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不畏困难、追求真理、进取创新等良好品格的教育。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评价;难点:商鞅变法的影响和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课堂表演、讨论法等。课堂准备: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教材以及商鞅变法相关的书籍、文章,或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商鞅变法。教学过程:课前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目的是营造课堂气氛,以便成功导入“改革”的教学内容。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坐上时光列车,回到那战乱频繁、动荡不安的战国时期,去感受古人的生活。(播放录像)从刚才的录像中我们可以知道战国时期的主要国家有(生:七个)他们分别是(幻灯:七国分布图)东齐、南楚、西秦、北燕、中(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与学生共同得出)。师:这时各国已不再满足称霸,而是要灭掉对方,统一天下。师:面对战国时期各国间如此残酷的斗争形势,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国君,你将会采取什么办法才能使自己不被其他国家所吞并,甚至还可以吞并其他国家?生:讨论回答。师:刚才各位“国君”为了强国都充分展现了自己的雄才伟略,那么我们看一下战国时期的国君他们又是采取了什么方法来实现他们的雄才伟略的?生:通过变法;师:那么在当时都有哪些国家进行了哪些变法呢 生:师:PPT展示七国改革情况表,并作小结。国家 国王 措 施 成 效魏国 魏文侯 李悝变法,发展经济,改革军事 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楚国 楚悼王 吴起变法,加强中央集权 国力一度强盛赵国 武灵王 学习胡服骑射 军力强大韩国 韩昭侯 申不害改革 取得一定成效齐国 齐威王 邹忌改革 成为较强大的国家燕国 燕昭王 乐毅改革 国家强盛秦国 秦孝公 商鞅变法 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师: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战国时期的各位国君为了在战争中取胜,竞相网罗人才,弃旧图新,实行改革,发展经济,加强军事,这一点与在座的各位是不谋而合,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七国先后进行的改革中,成效最大的、在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个?生: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师:那么商鞅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又是如何变法的?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改革家吧!先请商鞅来自我介绍一下(打出幻灯片“我是商鞅”。)师:听了商鞅的自我介绍以后,你认为商鞅是一个怎样的人?生:一位智勇双全的奇才。(幻灯 如学生回答不出,可引导学生看材料中关键语句)师:在魏国不得志的商鞅来到了秦国,与秦孝公长谈三次,最后说得秦孝公心花怒放,连连称是,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秦孝公很想支持商鞅在秦国变法图强,又怕遭到贵族们的反对、干涉,于是决定举行宫廷辩论,辩论的胜负成为能否实行变法的关键。让我们一起到二千三百多年前的秦国宫廷感受这场商鞅舌战旧贵族的关键之战吧!(出示幻灯片:《舌战宫廷》,学生表演小品)秦孝公(坐在椅上):寡人乃秦国国君秦孝公,我们秦国地处西部、土地贫瘠,在七国中最弱、最被别的国家看不起,不久前召开的诸侯会议竟然不通知寡人,无视我秦国的存在,魏国还夺去了我国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如果我还固守以前的统治方法,还不求变,很快我就会沦成亡国之君。所以我很希望有识之士帮助我强大,我愿意给他高官,分给他土地。但愿商鞅这次不要让我失望。宣甘龙上朝:一学生扮演甘龙(自我介绍):各位21世纪的朋友,我叫甘龙,是代表了旧奴隶主贵族,想我现在无功可以受禄,爵位可以世袭,日子过得多好啊,偏偏跑来这么一个商鞅搞什么变法,无论如何我要阻止他。宣杜挚上朝:另一学生扮演杜挚(自我介绍):我叫杜挚,也是一个奴隶主贵族,想我们不仅无功受禄,爵位世袭,而且还有大量的奴隶为我服务,任我生杀,这感觉实在是太爽了,可这个商鞅竟然要剥夺我所拥有的快乐,不管怎样我都不能让他得逞。宣商鞅上朝:再一个学生扮演商鞅(自我介绍):各位21世纪的客人,很高兴你们到我们秦国做客,现在我国的形势已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如果再不求变,只怕灭国指日可待。这一次我无论如何要说动那些老家伙,起码要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何况孝公也在注视着我的一言一行,我决不能失败。演出过程:商鞅首先开口:“大王,我请求您允许我在您的国家改革变法,因为只有变革才能让秦国富强。“大王,不可。”甘龙急声叫道:“变革只怕会引起社会动荡,天下混乱,怕是要提早亡国啊!”商鞅慷慨激昂地说:“变革有利于黎民百姓,他们高兴还来不及,何来社会动荡,天下混乱。如果有乱,怕是阁下要作乱吧!”甘龙:“祖宗之法不能变!”商鞅:“现在是弱肉强食的时代,不变就要毁掉祖宗的基业。”这时杜挚不温不火地讲:“不是非常有利 ,就不能变法,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能变法。”商鞅:“我的法令能增加国家的收入,能激起士兵的斗志,怎么可能失败呢?”。杜挚气急败坏的说:“用古人的法令肯定没错。”商鞅面对大家,目光沉着,语气坚定地说:“现在形势与古代完全不同,古人的法令早已不适用。况且治理国家没有永世不变的常道,只要有利于治国就不一定效法古代。”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感染了大家 ,大家一起把目光投向秦王。秦孝公激动地说:“好!好!好!寡人立即封你为左庶长,负责新法。退朝。”师:听了上述这段辩论:大家想一想秦孝公支持商鞅实行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幻灯片)生:为了富国强兵。(引导学生回答,在幻灯片中插入)师:在获得秦孝公支持,又成功战胜旧贵族以后,商鞅并没有马上颁布法令,实行变法。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引导学生得出:变法还要得到广大老百姓的信任与支持,因为变法主要参与者是广大老百姓)师:对!那么商鞅用什么方式获得了广大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呢?生:立木取信(引导学生看书思考)师:立木取信做法对你有何启示?生:要讲诚信。师:这件事传开以后,第二天人们都到立木杆的地方准备搬木头,谁知在那里看到一张告示,告示所写的就是变法的法令。同学们你们知道法令的内容吗?生:回答(边答边打出内容幻灯片,并一起大声朗读)师:同学们再好好的研究一下,与以前相比,这一变法在内容上有哪些突破?生:边答边出示幻灯师:师:这些内容中哪些是属于经济的、哪些是属于军事的、哪些是属于政治的。生:(边答边显示幻灯)师:现在老师要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别代表当时社会四种不同身份的人:第一组代表旧贵族阶层、第二组代表地主阶层、第三组代表士兵阶层、第四组代表农民阶层,大家分别体会一下这些法令哪些对你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对你造成了什么影响?对秦国有什么作用?生:先分组,指定发言人,后讨论,老师参与讨论,学生代表回答,同组学生补充。老师适当点评、参与。师:变法就是对不同阶层的人利益的调整。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归纳一下商鞅变法对哪些人有利?对哪些人不利?对当时秦国有什么作用?生:引导学生回答:对当时旧贵族、地主、士兵、农民的影响。对秦国的作用(取消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了旧制度;发展和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发展了农业,增加了国家收入;→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师:那么我们看一下变法是不是真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幻灯:兼并六国的图示过程,放登基录像)边放录像边解说:通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强大,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并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统一了全国,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师: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确实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鞅为秦国立下如此巨大功劳,他本该尽情地享受成功,但我们知道他最后落得五马分尸,车裂而死。因此有人说(ppt)生:回答后,教师简单地补充几句。[师:小结成功的原因(ppt展示):1、秦孝公的支持;2、令出必行,取信于民,得民心;3、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历史潮流;4、商鞅具有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师:生:回答师:一场变法的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师进一步问:商鞅被杀这件事告诉我们改革家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生:答(略)师: 我们知道当今中国也正处于变革时代,感受了商鞅变法,我们是不是对今天的改革有了新的认识呢?(打出幻灯片:启示园:我看变革:)生:(分组讨论,确定代表、老师指导、小组回答)综合大家的观点,我们可以知道(在幻灯中打出字条)师总结:同学们,从我们关于是否变法的争论中,我们知道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改革 ;从我们对商鞅变法的措施分析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商鞅变法的意义。明白了只有不断的变革,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从商鞅身上,我们看到了改革家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任何一场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同学们应该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结束 (幻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