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变革与争霸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在继上一课商周历史,讲述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周王室日渐衰微,各路诸侯乘机纷纷进行改革,出现了春秋五霸。春秋五霸的相继出现、战国七雄的并立也为下一课百家争鸣做了铺垫;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中的齐桓公任人唯贤、勾践的卧薪尝胆对于学生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知道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战国时期主要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史称“战国七雄”。了解齐桓公任用管仲,提出“尊王”和“攘夷”的口号,首先称霸。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地理方位的学习,能区分历史地图和地理地图的差异,并运用教科书提供的历史地图指出其特定的方位(东、西、南、北、中),掌握基本的空间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须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要求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的目标,学习勤奋努力、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通过讲述勾践复国的故事,给学生以启示:要想成就大事,必须发愤努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难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商鞅变法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四、教学方法本课主要是采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教师的教授法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采用讲授难点、重点等为题,积极引导学生思维的活跃。五、教学准备和教学工具学生在课前准备“烽火戏诸侯、卧薪尝胆、退避三舍”等成语典故,熟悉、回顾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及所在省份。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说一说:烽火戏诸侯(中国西周末代君主。姬姓,名宫湦(湦一作涅、湼)。只为了褒姒一笑,周幽王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儿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昏庸无道,到处寻找美女。大夫越叔带劝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恼羞成怒,革去了越叔带的官职,把他撵出去了。这引起了大臣褒响的不满。褒响来劝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关进监狱。 褒响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其子将美女褒姒献给周幽王,周幽王才释放褒响。周幽王一见褒姒,喜欢得不得了。褒姒却老皱着眉头,连笑都没有笑过一回。周幽王想尽法子引她发笑,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虢石父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就会笑的。您说我这个办法好不好?”周幽王眯着眼睛,拍手称好。烽火一点起来,半夜里满天全是火光。邻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跑到京城。听说大王在细山,又急忙赶到细山。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看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当,十分愤怒,各自带兵回去了。 褒姒瞧见这么多兵马忙来忙去,于是笑了。周幽王很高兴,赏赐了虢石父。 隔了没多久,西戎真的打到京城来了。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这些诸侯上回上了当,这回又当是在开玩笑,全都不理他。烽火点着,却没有一个救兵来,京城里的兵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一个郑伯友出去抵挡了一阵。可是他的人马太少,最后给敌人围住,被乱箭射死了。周幽王和虢石父都被西戎杀了,褒姒被掳走。)转承:这件事就发生在西周末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周之后的中国历史。(二)讲授新课师: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772,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重新建国,迁都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为东周。那么东周又可分为那两个时期呢?生:春秋和战国时期阅读:“春秋”和“战国”名称的由来师:给大家看两副图片,这一副是出土与我国5、6千年前河姆渡时期的生产工具,另一副是春秋时期出土的生产工具。你们有谁知道你是做什么用的吗?生:翻土、耕地……师:假设你是当时的农民,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生:铁农具尖锐、便于翻土;种类增多,适宜各种条件的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师:牛力与人力相比哪一个效率更高?生:牛力。师: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从而引起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革。诸侯日益强大,不再向周王室进贡、周王室直辖土地大大缩小,经济实力衰落。天下呈群龙无首之势,一些随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起来的诸侯国,争作天下霸主,出现了大国争霸的斗争。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各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师:哪位同学知道春秋五霸是指哪五霸呢?活动:结合图4-4找一找春秋五霸的地理位置及相应的帝王合作探究: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谁?为什么他能首先称霸?在诸多因素中哪一个因素最重要?生:齐桓公生:总结:齐桓公能够称霸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管仲相齐实行改革。管仲受命为相后,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2)“尊王攘夷”。当时周天子已名存实亡,只是形式上的“共主”。齐桓公看出这一形势,采用管仲的谋略,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3)葵丘会盟(前651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这是他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指图中地名──葵丘),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生:其中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是最重要的因素师:就象我们在坐的各位同学,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不断地改变学习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记得古代有人在几次考科举落第下写下了这样一副自我勉励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师:这副对联包含了哪几个成语?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卧薪尝胆。师:与本节课有关的是哪一个?它反映的是哪两国争霸斗争的故事呢?有谁知道这个故事吗?讲一讲:卧薪尝胆(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并找到时机,灭亡吴国。)想一想: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师:可见,越王勾践能雪耻复国,终成霸业靠的是毅力。但不管是齐桓公还是越王勾践他们之所以能成就霸业,都离不开管仲、范蠡等优秀的人才。正所谓国强要革新、国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的关键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领略了春秋时期那段风云巨变、惊心动魄的历史,这给了我们一些思考和启发。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应该从历史中获得勉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四)布置作业:收集与春秋、战国时期有关的成语,采用讲故事、漫画或绘画演示、短剧表演等等形式把他表现出来。七、板书设计变革与争霸1、 东周2、 春秋五霸3、 齐桓公称霸的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