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三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教案(杨丽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第三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教案(杨丽君)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第三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半岛的古代历史,如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国家的统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及灿烂的伊斯兰文明。而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帝国的建立等史实;说说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学习收集、处理和组织历史材料的方法,培养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伊斯兰教的创立在阿拉伯国家统一、帝国的建立等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比较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要求学生以故事的形式介绍六至七世纪阿拉伯半岛的基本情况、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阿拉伯民间故事。
(鉴别比较清真寺、本地清真寺与巴黎圣母院等古代建筑的特点,感受世界文明的融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伊斯兰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理解宗教对政治、社会生活、文化的影响。通过了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感受世界文明的融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古代文化的成就。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突破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归纳穆罕默德的活动,认识伊斯兰教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阿拉伯国家统一的历史过程。)
教学方法
课程模式是探究式学习,课前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课堂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参加课堂讨论,鼓励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和发表不同见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古代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天方夜谈》的有关资料。
教师准备:收集查阅有关地图、图片、资料。
●学与教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述(动画)《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的故事请学生回答它是来自于哪里的民间故事。
介绍阿拉伯帝国及其文化。
二、探究《伊斯兰教的创立》
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
1、学生活动,找到阿拉伯半岛,明确地理位置。
2、说说那里的气候特征,在这样的条件下,阿拉伯人是怎样生活的?(生产活动:游牧、经商)让学生感受宗教的创始并不神秘,任何一种文化的生长都离不开其社会土壤。
3、用适当的语言引导学生找出,补充一些学生缺乏的材料,以丰富学生对伊斯兰教创立原因的感知:社会状况:①半岛矛盾尖锐,经常发生战争;②渴望半岛尽早统一。这说明统一是当时历史的必然趋势。
4、出示《古兰经》
简要介绍穆罕默德,感受宗教的创始神秘。
思考: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创立伊斯兰教的时间、地点、经典、教义。
5、出示穆罕默德议论的一部分,讨论:麦加贵族为何反对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最后统一阿拉伯半岛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教义来探究出走原因与统一原因。
在讨论中培养阅读、分析能力。突破难点。
三、繁盛的阿拉伯帝国
1、出示《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看一下阿拉伯帝国跨哪三大洲。
2、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在哪里,在现在的哪个国家?(伊拉克。介绍巴格达的繁华,可与唐都长安相媲美)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并且直观感受阿拉伯帝国的强盛。
我们学过哪个国家也是地跨三大洲的?(罗马帝国)
探究园地:
(1)一个曾经贫瘠、荒凉的干旱半岛,为什么会在短短的一两百年中迸发出如此惊人的能量(伊斯兰文化成因分析) ?
帝国的阿拉伯人与其他民族在科学文化上持宽容与兼收并蓄的态度,从而大大推动了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当欧洲笼罩于基督教的黑暗之时,阿拉伯文明光芒璀璨。纵向来看,它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承前(希腊、罗马)启后(文艺复兴)的作用;横向来看,东、西方文明在此碰撞,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古代印度、希腊、波斯正是通过广大穆斯林科学家与学者的创造性劳动,古代印度、希腊、波斯与罗马的科学巨著得以矫正并保存。
(2)阿拉伯民族对世界文化有过怎样的贡献?
四、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1、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思考:(1)阿拉伯文化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强调阿拉伯文化的领先地位和融合精神。指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它是在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有鲜明的特点,又有很强的包容性。)
(2)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它也把中国和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阿拉伯文化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
2、阿拉伯文化成就
思考:阿拉伯帝国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哪些贡献?
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我们学数学时常用到什么?
强调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创造的。
(2)翻译、传播古代著作
如果不是阿拉伯人的努力,许多有价值的古代著作可能早已亡佚。
(3)清真寺建筑
出示各国清真寺图。
分组活动:是不是说世界上所有的清真寺全是一样的?为什么?
提示:从圆顶、塔楼、几何图案装饰、拱门看清真寺图,归纳清真寺建筑的主要特色。
指出: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与各地文化传统相结合。
丰富学生形象思维的素材,培养从直观材料出发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
(4)数学、天文学、化学和医学等科学技术
材料一:“代数”、“视网膜”、“原子”、“台风”等词语,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古代留传下欧几里德几何学和托勒密大阳系;阿拉伯留传下十进位制、代数学的发端,现代数字和炼金术;基督教的中世纪什么也没有留下。”
讨论:这两个材料反映了什么?使学生感受到阿拉伯帝国的数学、天文、化学等方面的成就之重要。
阅读课本63页,说说阿拉伯人的科学技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领先地位)
(5)文学:诗歌、寓言、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
出示图片《一千零一夜》及简介
说说这本书的由来。从它的由来中,你能知道什么?
(阿拉伯人广泛吸收了外来文化,才形成了如此灿烂的文学成就)
使同学们对阿拉伯文化产生亲近感。情感升华为理性,认识:交流才能发展。
五、思考总结:阿拉伯帝国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哪些贡献?
回顾第十张幻灯片,通过讨论分析文化繁荣的原因,从中感悟:特定的社会产生特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又影响着社会;世界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交流的重要作用。
追根溯源,培养阅读、分析能力。从实际材料中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容易信服,有深切体验。
六、新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寻访了古代的“新月之乡”---阿拉伯国家,了解了古代阿拉伯国家的基本情况。
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内容:四个一(一个人物、一种宗教、一个帝国、一种文化)。
七、课后活动
每人制作一张阿拉伯文化小报,举办一次阿拉伯文化展览。
●教学反思:
此课特点:内容较为枯燥,知识点繁杂。如何通过两条主线把零碎的知识点串边起来,这是关键。
“阿拉伯国家的统一”是本课的难点,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可采用下列步骤:
(1)关于伊斯兰教创立的过程及阿拉伯统一的过程,建议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①创立伊斯兰教(时间、地点、教义等);②在麦加城传教失败;③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④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2)关于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建议引导学生分析:因为:①七世纪阿拉伯地区,在严重的社会危机中,阿拉伯的各阶层,特别是广大中下层人民,渴望摆脱困境,但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因而幻想借助神的权威。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正是反映了阿拉伯人的这种需要。②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种一神教的信仰,极力贬低各部落在分裂状态下传统信仰的神,目的是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③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伊斯兰教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各部迅速统一,他死后,阿拉伯哈里发国家迅速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