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综合探究二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①通过马镫来了解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②围绕马镫的传播,认识欧亚各文明间的演进;③通过马镫传播的史实,理解各区域文明之间的交往经历了不断扩展的过程。二、学习重点:马镫的作用、马镫的传播三、学习难点:马镫为什么能够影响中世纪的历史进程四、课前自主学习(一)马镫的起源1.含义:马镫是骑马时的_____和______,一般成对垂于马鞍两侧之下。2.功能:骑者脚踏一侧马镫跨上马背,双脚穿过马镫,这样,马镫能起到______的作用。行进时,骑者以______为主要支撑点,可以解放双手,在马背上做各种动作。3.出现背景:在古代人类骑马的大多数时间里,双脚都没有支撑。(1)古代埃及人尚不知马镫为何物。(2)亚历山大的骑兵横扫______时,都骑在马上无处搁脚。奔驰或跳跃时,骑兵必须紧紧抓住坐骑的鬃毛,以免颠下马背。(3)中国的战国时期,______为抗击北方游牧民族侵扰,推行“______”,但______的骑兵马具中也没有马镫。4.发明及发展:发明马镫的最初想法可能来自偶尔用来帮助上马的______。最先使用这种皮绳套的大概是中国的______、______或______。大约3世纪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在铸造______了。5.使用的意义: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______的完备,骑兵的发展由此进入新时期。骑兵可以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复杂的战术动作和训练变得容易了。骑兵不但可以穿上沉重的铠甲,还能够更好地运用马的力量,为重甲骑兵的发展提供了______。(二)马镫的传播1.传播(1)金属马镫发明后很快传播到东北亚的______地区,并通过______等草原游牧民族向西传播。(2)6世纪末至7世纪初,_____人从突厥人那里引入了马镫,并于7世纪初将这一技术传给_____人。(3)在7世纪早期,马镫传向_____和______帝国,并继续向北欧、西欧等地传播。2.传入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影响:马镫的传入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影响非同小可。马镫将______与______融为一体,这些骑手手持长矛或重的长枪,越来越普遍地披挂金属盔甲,他们就成为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000年的_____。五、问题探究1.资料1: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无须赘述骑士们的装备对于中世纪军事贵族封建主义制度具有何等意义。中国的火药在这一时期后期有助于摧毁这一社会形式,而中国的马镫最初曾促成这一社会形式的形成。”(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资料2: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除了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外,“传遍整个欧洲大陆、具有深远影响的其他中国发明是船尾舵、马镫和胸戴挽具等”,“马镫使中世纪欧洲穿戴沉重铠甲的封建骑士得以产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结合李约瑟和斯塔夫里阿诺斯观点,来说一下中国部分发明对欧洲的影响?2.哲学家罗素说:“不同文明的接触,以往常常成为人类进步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东罗马帝国。”(罗素《中国问题》)结合罗素的观点,依据所学知识,查找相关资料,列举不同文明间相互学习的事例3.从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的史实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六、课堂检测1.马镫的发明,使骑兵的双脚有了强劲的支撑点。中国人开始铸造金属马镫是在( )A.大约3世纪B.大约4世纪C.大约2世纪D.大约公元前3世纪2.金属马镫发明后,迅速在世界上传播开来。6世纪末7世纪初,萨珊波斯人从________那里引入了马镫。以上横线处应填入的是( )A.突厥人B.高句丽人C.阿拉伯人D.东罗马人3.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无须赘述骑士们的装备对于中世纪军事贵族封建主义制度具有何等意义。……中国的火药在这一时期后期有助于摧毁这一社会形式,而中国的马镫最初曾促成这一社会形式的形成。”李约瑟的观点表明( )①古代中华文明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②火药和马镫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③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响 ④马镫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下列关于马镫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中国传到东北亚地区B.由突厥人从波斯人处引入C.由阿拉伯人传给波斯人D.从西欧、北欧传到东欧5.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充当使者的是( )A.埃及人B.法兰克人C.中国人D.阿拉伯人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很少有发明像马镫那样简单,而又很少有发明具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马镫把畜力应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英]科技史专家怀特材料二 无须赘述骑士们的装备对于中世纪军事贵族封建主义制度具有何等意义。……中国的火药在这一时期后期有助于摧毁这一社会形式,而中国的马镫最初曾促成这一社会形式的形成。——[英]科技史专家李约瑟(1)成熟马镫的使用有何重大意义?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的“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的含义。(2)马镫传入中世纪的欧洲后,对欧洲的影响非同小可。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马镫传入欧洲后的影响。答案:自主学习:(一)马镫的起源1.踏脚、支撑装置2.在奔跑在稳定身体、马镫3.中亚、胡服骑射、战国乃至汉初4.皮绳套、中原人、印度人、与中国接壤的中亚游牧民族、金属马镫5.骑马用具、技术支撑(二)马镫的传播1.高句丽、突厥、萨珊波斯、阿拉伯、东欧、东罗马2.罗马、马、封建骑士问题探究:1.2.3.①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同文明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与融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②世界上不同文化应该多元共存,和平共处课堂检测:1.A2.B3.C4.A5.D6.(1)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骑兵的发展由此进入新时期。骑兵可以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复杂的战术动作和训练变得容易了;骑兵不但可以穿上沉重的铠甲,还能够更好地运用马的力量,为重甲骑兵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2)马镫将骑手与马融为一体,这些骑手手持长矛或重的长枪,越来越普遍地披挂金属盔甲,他们成为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000年的封建骑士。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综合探究二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新知导入中世纪欧亚大陆上出现了诸多疆土辽阔的帝国,消除了由来已久的地区孤立,欧亚各地区之间的文明在商业、技术、宗教和知识等方面建立起联系并相互影响,马镫就是这种联系和影响的见证之一。有学者评价说,“几乎没有什么发明像马镫这么简单,但是几乎没有什么发明对历史有如此的催化作用。”让我们以马镫为切入点,来探究一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新知讲解一、马镫的起源在马镫发明之前,骑士们怎么骑上马?当时上马的主要姿势或左手紧抓马鬃,飞身上马;或用手中的矛点地支撑身体而跳上马;或靠踩住安装在矛上的横栓而上马当骑在马上时,骑士们的双脚是无处搁置的,奔腾或跳跃时,骑士们必须紧紧抓住马鬃,夹住马肚,才能避免被颠下马背。新知讲解马镫,是一个平底的环开物,用皮带固定,悬挂于骑乘动物(主要是马,也包括骡等马科动物).上鞍的两边,供骑者放置双脚,也可以辅助骑者上下。有了镫,骑者更容易在鞍上坐稳,也更容易控制马匹,从而能够解放双手,在马上做出各种动作,这使骑乘动物在交通、通信和军事_上开始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马镫的作用新知讲解古希腊石刻汉代无马镫的重骑兵石画马镫的历史古代各国军队,如埃及人、罗马人、巴比伦人以及希腊人都不知道,更谈不上使用马镫;甚至亚力山大大帝率军横跨整个中亚时,他的骑士们的双腿也是横跨于马鞍两旁,双脚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支撑,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中国的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抗击北方游牧民族侵扰,推行"胡服骑射”,但战国乃至汉初的骑兵马具中也没有马镫。新知讲解地点: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市。最早的马镫实物时间: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发现:1965年,考古人员在北票县(今北票市)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是国际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新知讲解欧洲最早的马镫,出土于公元6世纪的匈牙利阿瓦尔人的墓葬中,以窄踏板直柄金属马镫为主。阿瓦尔人是来自蒙古高原的柔然人的后代。柔然人的重点活动地区是阴山以北的草原,与鲜卑人及北魏王朝发生多次战争被打败之后,柔然人于6世纪沿欧亚草原之路西迁到匈牙利定居。因此,有些西方考古学者认为,是柔然人从中国北方把马镫传播到欧洲,甚至认为阿瓦尔人的马镫就是中国传统的直柄横穿金属马镫,或者有中国工匠直接参与到为阿瓦尔人制做马镫上来。因此,马镫被称为“中国靴子”。新知讲解通过上述考证与论述,可以确认:最早的马镫发现于公元3—4世纪鲜卑人活动的中国北方草原地区,这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世界的一项伟大贡献。新知讲解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骑兵的发展从此进人新时期。(1)骑兵可以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复杂的战术动作和训练变得容易了。(2)骑兵不但可以穿上沉重的铠甲,还能够更好地运用马的力量,为重甲骑兵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成熟的马镫的使用,对骑兵有什么影响?重甲骑兵新知讲解二、马镫的传播中国(西晋)通过突厥等草原民族向西传播萨珊波斯人引入(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人(7世纪初)东欧、东罗马帝国(7世纪早期)北欧、西欧东北亚高句丽地区新知讲解马镫的传入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影响非同小可。马镫将骑手与马融为一体,这些骑手手持长矛或重的长枪,越来越普遍地披挂金属盔甲,他们就成为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000年的封建骑士。马镫的传播对中世纪欧洲历史有什么影响?新知讲解资料1: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无须赘述骑士们的装备对于中世纪军事贵族封建主义制度具有何等意义。中国的火药在这一时期后期有助于摧毁这一社会形式,而中国的马镫最初曾促成这一社会形式的形成。”(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资料2: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除了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外,“传遍整个欧洲大陆、具有深远影响的其他中国发明是船尾舵、马镫和胸戴挽具等”,“马镫使中世纪欧洲穿戴沉重铠甲的封建骑士得以产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结合李约瑟和斯塔夫里阿诺斯观点,来说一下中国部分发明对欧洲的影响?新知讲解发明影响马镫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对中世纪军事贵族封建主义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对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交流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新知讲解哲学家罗素说:“不同文明的接触,以往常常成为人类进步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东罗马帝国。”(罗素《中国问题》)结合罗素的观点,依据所学知识,查找相关资料,列举不同文明间相互学习的事例。新知讲解文明传播事例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中世纪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东罗马帝国希腊建筑深受古埃及影响(克里特文明遗址)继承和发扬了希腊哲学,吸收了希腊建筑成果(建筑广泛采用柱廊)阿拉伯文化中的伊斯兰教的若干律例取自罗马法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14世纪,欧洲以复兴阿拉伯人保存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科学,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新知讲解从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的史实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①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同文明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与融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②世界上不同文化应该多元共存,和平共处课堂练习1.马镫是( )A.喂马的厨具B.骑马时的踏脚和支撑装置C.马休息的地方D.马的装饰物,起美观作用B2.发明马镫的最初想法可能来自偶尔用来帮助上马的皮绳套。最先使用这种皮绳套的最有可能是( )①中国的中原人 ②印度人 ③与中国接壤的中亚游牧民族 ④古希腊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A课堂练习3.下列关于马镫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中国传到东北亚地区B.由突厥人从波斯人处引入C.由阿拉伯人传给波斯人D.从西欧、北欧传到东欧A课堂练习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综合探究二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马镫来了解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②围绕马镫的传播,认识欧亚各文明间的演进;③通过马镫传播的史实,理解各区域文明之间的交往经历了不断扩展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地图、表格、文字等形式的资料进行分析,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且学会对信息进行归纳、比较、综合等加工。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马镫的发明,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发展力。【教学重点】马镫的作用、马镫的传播【教学难点】马镫为什么能够影响中世纪的历史进程【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中世纪欧亚大陆上出现了诸多疆土辽阔的帝国,消除了由来已久的地区孤立,欧亚各地区之间的文明在商业、技术、宗教和知识等方面建立起联系并相互影响,马镫就是这种联系和影响的见证之一。有学者评价说,几乎没有什么发明像马镫这么简单,但是几乎没有什么发明对历史有如此的催化作用。让我们以马镫为切入点,来探究一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二、新课学习一、马镫的起源交流:同学们有没有骑过马?或者在电视上看过别人怎么上马的?(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情况自己回答),老师引出:在马镫发明之前,骑士们怎么骑上马?当时上马的主要姿势为:或左手紧抓马鬃,飞身上马;或用手中的矛点地支撑身体而跳上马;或靠踩住安装在矛上的横栓而上马当骑在马上时,骑士们的双脚是无处搁置的,奔腾或跳跃时,骑士们必须紧紧抓住马鬃,夹住马肚,才能避免被颠下马背。马镫的作用:马镫,是一个平底的环开物,用皮带固定,悬挂于骑乘动物(主要是马,也包括骡等马科动物).上鞍的两边,供骑者放置双脚,也可以辅助骑者上下。有了镫,骑者更容易在鞍.上坐稳,也更容易控制马匹,从而能够解放双手,在马上做出各种动作,这使骑乘动物在交通、通信和军事_上开始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马镫马镫的历史古代各国军队,如埃及人、罗马人、巴比伦人以及希腊人都不知道,更谈不上使用马镫;甚至亚力山大大帝率军横跨整个中亚时,他的骑士们的双腿也是横跨于马鞍两旁,双脚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支撑,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中国的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抗击北方游牧民族侵扰,推行"胡服骑射”,但战国乃至汉初的骑兵马具中也没有马镫。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市。1965年,考古人员在北票县(今北票市)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是国际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多媒体课件播放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欧洲最早的马镫,出土于公元6世纪的匈牙利阿瓦尔人的墓葬中,以窄踏板直柄金属马镫为主。阿瓦尔人是来自蒙古高原的柔然人的后代。柔然人的重点活动地区是阴山以北的草原,与鲜卑人及北魏王朝发生多次战争被打败之后,柔然人于6世纪沿欧亚草原之路西迁到匈牙利定居。因此,有些西方考古学者认为:是柔然人从中国北方把马镫传播到欧洲,甚至认为阿瓦尔人的马镫就是中国传统的直柄横穿金属马镫,或者有中国工匠直接参与到为阿瓦尔人制做马镫上来。因此,马镫被称为“中国靴子”。通过上述考证与论述,可以确认:最早的马镫发现于公元3—4世纪鲜卑人活动的中国北方草原地区,这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世界的一项伟大贡献。>>>多媒体课件播放鲜卑地图成熟的马镫的使用对骑兵的影响?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骑兵的发展从此进人新时期。骑兵可以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复杂的战术动作和训练变得容易了。骑兵不但可以穿上沉重的铠甲,还能够更好地运用马的力量,为重甲骑兵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多媒体课件播放重甲骑兵2、马镫的传播金属马镫发明后很快传播到东北亚的高句丽地区,并通过突厥等草原游牧民族向西传播。6世纪末至7世纪初,萨珊波斯人从突厥人那里引人了马镫,并于7世纪初将这一技术传给阿拉伯人。在7世纪早期,马镫传向东欧和东罗马帝国,并继续向北欧、西欧等地传播。马镫的传播对中世纪欧洲历史有什么影响?马镫的传人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影响非同小可。马镫将骑手与马融为一体,这些骑手手持长矛或重的长枪,越来越普遍地披挂金属盔甲,他们就成为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000年的封建骑士。资料1: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无须赘述骑士们的装备对于中世纪军事贵族封建主义制度具有何等意义。中国的火药在这一时期后期有助于摧毁这一社会形式,而中国的马镫最初曾促成这一社会形式的形成。”(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资料2: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除了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外,“传遍整个欧洲大陆、具有深远影响的其他中国发明是船尾舵、马镫和胸戴挽具等”,“马镫使中世纪欧洲穿戴沉重铠甲的封建骑士得以产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结合李约瑟和斯塔夫里阿诺斯观点,来说一下中国部分发明对欧洲的影响?哲学家罗素说:“不同文明的接触,以往常常成为人类进步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东罗马帝国。”(罗素《中国问题》)结合罗素的观点,依据所学知识,查找相关资料,列举不同文明间相互学习的事例。从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的史实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①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同文明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与融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②世界上不同文化应该多元共存,和平共处三、课堂练习1.马镫是(B)A.喂马的厨具B.骑马时的踏脚和支撑装置C.马休息的地方D.马的装饰物,起美观作用2.发明马镫的最初想法可能来自偶尔用来帮助上马的皮绳套。最先使用这种皮绳套的最有可能是( A)①中国的中原人 ②印度人 ③与中国接壤的中亚游牧民族 ④古希腊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下列关于马镫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从中国传到东北亚地区B.由突厥人从波斯人处引入C.由阿拉伯人传给波斯人D.从西欧、北欧传到东欧四、作业布置1.背诵本课知识点2.做练习册【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综合探究二 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 (学案).doc 综合探究二 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 (课件).pptx 综合探究二 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