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让创新教育的花朵绽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424213 湖南省宜章县浆水乡学校 谷江玉 13787774854“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的规定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创新教育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那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新教育的花朵开在学生心灵的深处呢?初中数学教师要首具创新意识。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能力,要靠教师的充分挖掘,积极引导。而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就必须要首先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1.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力创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思维优势,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实现由“教”向“学”的质的过渡,创设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泼的课堂氛围。2.纠正创新教育认识偏差。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的价值取向的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并不是去想或去做别人没有想过或做过的事情,只要是合情合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小发明等都是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的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1.创设情境、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身心规律和认知水平创设问题情境,巧设悬念,例如:在讲授“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时,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大约公元250年,希腊著名的数学家丢番图研究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解出来的两个分式:16/5与12/5.你知道丢番图在研究一个什么问题?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急切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接下来趁势引导:请你们计算(16/5)2+(12/5)2等于多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引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2.注重数学发展史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数学知识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革,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资料。如:我国使用负数比埃及早六七百年,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方程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算书《九章算术》。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七位,领先欧洲一千多年;秦九韶完善了中国的剩余定理,国外落后了554年才由高斯建立;杨辉三角的发明早于其它国家400多年。陈景润的“1+2”,成为了歌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华罗庚教授发明的优选法,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这些数学史知识,可以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加强对创新思维的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初中阶段是学生处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数学课要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1.设计“开放性”题目练习,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开放性题目被认为是当前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最富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对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确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极好材料。例如:(1)若多项式4a2+M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则单项式M=____(写出一个即可).(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是2,那么这个方程可以是_______________.2.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传授”为“探究”,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促使学生进入创新的思维状态,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人文理念。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努力搞教学水平,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3.循循善诱,挖掘学生创新潜能。“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见解,总结心得体会,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并探索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引导要循循善诱,要借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多彩的肢体动作,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引导、感动学生,使学习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发挥学生内在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情感智力教育,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创新过程并不仅是智力参与的过程,还要以创设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思维品质作后盾。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保护学生的天性。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原动力,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体现出来的好奇表现应给予肯定并加以保护和培养。2.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数学学科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课余时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拼七巧板、剪纸、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图形的镶嵌等。学生在活动中获取了新知、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能力、发展了思维。总之,要在初中数学中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使创新教育的之花开满数学课堂,既需要数学教师的正确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多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大胆尝试,不断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永不褪色,永具时代的特色。注:[1].郑斌,王定华主编.创新教育案例全书(上册).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2].葛建中.教师(2010.1)海南:海南出版社.[3].王继延主编.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数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